-
公开(公告)号:CN107620600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628692.8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MJS工法和管幕法联合支护大断面小净距暗挖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要求以及现场地质的实际情况,设计钢管的相关参数、钢管的位置排布、MJS桩的相关参数等;在拟建大断面小净距隧道两端部施做工作竖井;沿拟建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的外轮廓水平顶进钢管,形成管幕;采用混凝土对管幕内部进行填充密实;沿所述管幕外围施做MJS桩;开挖并完成拟建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的内部结构施做。采用混凝土对管幕内部进行填充密实,形成刚度足够的管幕围蔽,围绕管幕外围施做MJS桩,实现钢管间隙之间的止水,从根本上保证拟建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开挖的安全,风险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713097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405134.5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21D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105
Abstract: 一种盾构空推过矿山法隧道的管片抗浮结构及施工方法,此管片抗浮结构包括设置在矿山法隧道初衬与盾构管片之间的注浆袋体,注浆袋体的敞口端从盾构管片的注浆孔伸出,盾构管片的注浆孔处可拧入带螺纹的双液注浆管构件,通过双液注浆管构件向注浆袋体同时注入水泥浆和水玻璃,布袋可约束抗浮结构体形成的范围,可有效的形成块状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填充处于矿山法隧道初衬与盾构管片之间空隙的抗浮结构体,其以块状面接触方式填充处于矿山法隧道初衬与盾构管片之间的空隙,能有效地防止局部应力集中引起管片的开裂和变形;而且,盾构管片上部的三个间隔布置的抗浮结构体范围较大,对隧道具有较好的包裹和紧箍,完全限制了盾构管片的位移和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0067259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27797.9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抗滑墙结构,包括锚固在地层上的抗滑墙体和若干锚索,抗滑墙体的根部插入到地层内,锚索的一端与抗滑墙体连接且锚索的另一端锚入到地层内,抗滑墙体包括并排布置的若干墙体单元和连接各个墙体单元的连梁,各个墙体单元的根部插入地层内且各个墙体单元都分别与同一连梁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中的锚索设置有预应力,可帮助抗滑墙体抵抗滑动体下滑。连梁使各个墙体单元相互连接,单个墙体类似于高层结构中的剪力墙,通过连梁连接后形成大刚度的抗滑结构体系,有利于提高边坡的安全防护等级。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7387092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23010.4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个矩形顶管并联在复杂环境下形成地下空间的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做工作井;在工作井内对多个并联的矩形顶管交错顶进施工;在矩形顶管间的间隙及间隙的上下端部形成注浆加固体;在矩形顶管管片间不相邻部分的矩形顶管管片内侧施做二次衬砌;拆除矩形顶管管片间相邻的部分,完成剩余地下空间的内部结构二次衬砌施工。本发明可通过增加或减少并联矩形顶管的数量来满足开挖不同尺寸的地下空间,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通过对矩形顶管间的间隙及间隙的上下端部进行注浆加固,并采取分段渐进的施工方式,悬挑部分增加了钢支撑临时支撑,确保了拆除剩下矩形顶管管片间相邻部分时地下空间的稳定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484762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852674.9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断面顶管侧向开大洞口的施做方法,在顶管工作井内将两段或两段以上的钢管节段沿纵向依次连接成开洞口型顶管管片结构,相邻的钢管节段由螺栓部件连接固定,之后在至少两段钢管节段侧面开设一连续的洞口。本发明的开洞口型顶管管片结构是在顶管工作井内将钢管节段依次连接而成,能够减少吊装难度和吊装场地要求,减小工作井的尺寸;保证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因此,尺寸较大的洞口能够开在两段或以上的钢管节段上及钢管节段的连接处,从而避免了在同一钢筋混凝土管片上开设大洞口所带来管片重、吊装难、纠偏困难等问题。本发明可应用于顶管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5484762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510852674.9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断面顶管侧向开大洞口的施做方法,在顶管工作井内将两段或两段以上的钢管节段沿纵向依次连接成开洞口型顶管管片结构,相邻的钢管节段由螺栓部件连接固定,之后在至少两段钢管节段侧面开设一连续的洞口。本发明的开洞口型顶管管片结构是在顶管工作井内将钢管节段依次连接而成,能够减少吊装难度和吊装场地要求,减小工作井的尺寸;保证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因此,尺寸较大的洞口能够开在两段或以上的钢管节段上及钢管节段的连接处,从而避免了在同一钢筋混凝土管片上开设大洞口所带来管片重、吊装难、纠偏困难等问题。本发明可应用于顶管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738709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23010.4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个矩形顶管并联在复杂环境下形成地下空间的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做工作井;在工作井内对多个并联的矩形顶管交错顶进施工;在矩形顶管间的间隙及间隙的上下端部形成注浆加固体;在矩形顶管管片间不相邻部分的矩形顶管管片内侧施做二次衬砌;拆除矩形顶管管片间相邻的部分,完成剩余地下空间的内部结构二次衬砌施工。本发明可通过增加或减少并联矩形顶管的数量来满足开挖不同尺寸的地下空间,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通过对矩形顶管间的间隙及间隙的上下端部进行注浆加固,并采取分段渐进的施工方式,悬挑部分增加了钢支撑临时支撑,确保了拆除剩下矩形顶管管片间相邻部分时地下空间的稳定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08829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261030.8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D29/045 , E02D2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盖挖逆作中围护墙与中板的嵌入式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中板、浇筑在基坑四周的围护结构连续墙以及设置在中板和围护结构连续墙之间的主体结构侧墙,所述围护结构连续墙的内侧面设置有一圈连续墙凹槽,所述中板的侧面设置有中板凸榫,所述中板凸榫嵌在所述的连续墙凹槽内。中板凸榫与连续墙凹槽的嵌入式连接结构利用围护结构连续墙把中板自重荷载和中板上施工荷载传到地基,不需施作主体结构侧墙边上的中板临时竖向支撑,节省造价和施工工期;同时中板凸榫与连续墙凹槽的嵌入式连接结构中主体结构侧墙能采用混凝土自防水+全包外防水,防水质量可靠,防水效果好;中板凸榫与连续墙凹槽的嵌入式结构连接装置型式简单,施工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206888996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624997.7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21D11/10
Abstract: 一种盾构空推过矿山法隧道的管片抗浮结构,包括设置在矿山法隧道初衬与盾构管片之间的注浆袋体,注浆袋体的敞口端从盾构管片的注浆孔伸出,盾构管片的注浆孔处可拧入带螺纹的双液注浆管构件,通过双液注浆管构件向注浆袋体同时注入水泥浆和水玻璃,布袋可约束抗浮结构体形成的范围,可有效的形成块状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填充处于矿山法隧道初衬与盾构管片之间空隙的抗浮结构体,其以块状面接触方式填充处于矿山法隧道初衬与盾构管片之间的空隙,能有效地防止局部应力集中引起管片的开裂和变形;而且,盾构管片上部的三个间隔布置的抗浮结构体范围较大,对隧道具有较好的包裹和紧箍,完全限制了盾构管片的位移和变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053969U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20978748.3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与明挖主体洞门环梁密封防水结构,包括内衬墙和盾构隧道管片,在所述内衬墙侧壁上预埋有第一预埋钢环,在所述盾构隧道管片端部预埋有第二预埋钢环,在所述第一预埋钢环与第二预埋钢环之间焊接连接有密封搭接钢环,在所述第一预埋钢环、密封搭接钢环及第二预埋钢环围成的区域内植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以成型洞门环梁。通过第一预埋钢环、密封搭接钢环及第二预埋钢环三者焊接形成了隔水屏障,有效阻挡来自管片与围护结构间缝隙流出的水,从根本上保证了后期洞门环梁的施工质量,从而根本上解决盾构隧道管片和内衬墙连接处渗漏的顽疾,同时也减少了运营维护的费用和安全隐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