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5522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1398295.7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电机与蜗杆的连接机构,包括:电机端卡接件,具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壁上具有卡接凸台;蜗杆端卡接件,包括本体和卡爪,卡爪设置在本体的一端,且在该端的端面上,任意相邻两个卡爪之间具有一个凹槽;橡胶衬套,安装在安装腔内,其包括衬套本体和卡接凸起,卡接凸起设置在衬套本体朝向蜗杆端卡接件的一面,卡接凸起与凹槽一一相对布置,任意相邻两个卡接凸起之间具有一个用于容纳卡爪的第一卡槽;衬套本体朝向电机端卡接件的一面具有用于容纳卡接凸台的第二卡槽。本发明能够有效消除由于蜗杆轴向窜动导致的蜗轮蜗杆间隙变大后引起的蜗轮蜗杆撞击异响的问题,同时节约零部件成本,降低零部件尺寸控制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197103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662385.2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怠速功率补偿方法,该方法对转向系统消耗的功率进行计算,可以实时的计算出需补偿的发动机功率并以占空比信号的形式输出给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发动机及时进行合适的功率补偿,从而避免了车辆怠速转向时发动机熄火或者转速严重下降的风险,并且在满足怠速功率补偿的同时实现了最佳的发动机油耗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怠速功率补偿控制系统,包括车辆怠速转向行驶检测单元、EPS控制器、发动机控制单元和发动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对电动助力转向车辆怠速转向功率补偿的智能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45522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398295.7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电机与蜗杆的连接机构,包括:电机端卡接件,具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壁上具有卡接凸台;蜗杆端卡接件,包括本体和卡爪,卡爪设置在本体的一端,且在该端的端面上,任意相邻两个卡爪之间具有一个凹槽;橡胶衬套,安装在安装腔内,其包括衬套本体和卡接凸起,卡接凸起设置在衬套本体朝向蜗杆端卡接件的一面,卡接凸起与凹槽一一相对布置,任意相邻两个卡接凸起之间具有一个用于容纳卡爪的第一卡槽;衬套本体朝向电机端卡接件的一面具有用于容纳卡接凸台的第二卡槽。本发明能够有效消除由于蜗杆轴向窜动导致的蜗轮蜗杆间隙变大后引起的蜗轮蜗杆撞击异响的问题,同时节约零部件成本,降低零部件尺寸控制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5349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524215.7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54 , H02K7/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助力电机,包括电机输出轴以及与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蜗杆,其中:所述蜗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轴承支撑,所述蜗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轴承支撑,所述蜗杆的第一端设置有顶块和压紧弹簧,所述顶块通过压紧弹簧连接于所述蜗杆的第一端的端面上;所述电机输出轴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蜗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的第一端抵压于所述顶块的背离所述压紧弹簧的一侧,所述电机输出轴的第二端通过第三轴承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顶块和压紧弹簧结构,压紧弹簧有较大的初始压力,足以消除轴向的三个轴承的轴向游隙,确保电机输出轴及蜗杆在运转及工作过程中不发生轴向窜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