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1064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089337.X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D311/62 , C07D405/04 , A61K31/4025 , A61P25/28 , A61P3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的肉桂酰酯儿茶素及四种新的苯丙素黄烷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制备上述苯丙素儿茶素时,首先将表儿茶素、肉桂酰氯、三氟乙酸及四氢呋喃,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收集乙酸乙酯溶液,取部分分离纯化得到3-O-肉桂酰基-表儿茶素。再将茶氨酸与3-O-肉桂酰基-表儿茶素加热反应,收集甲醇部分,在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四种儿茶素衍生物,通过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实验中发现,得到的5种化合物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上有显著的功效,具有开发成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潜力。同时5种化合物在抗疟实验中也有一定功效,具有开发成抗疟疾药物的潜力。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简单环保,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0179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38856.3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61K9/107 , C12P17/16 , A61K31/353 , A61K47/44 , A61P39/06 , A61P35/00 , A61P29/00 , A61P3/10 , A61P3/06 , A61K8/92 , A61K8/49 , A61K8/06 , A61Q19/00 , A61Q19/08 , A23L33/105 , A23L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茶黄素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植物活性成分研究技术领域。将儿茶素类化合物溶解于纯水中制成水相,将油相、乳化剂混合研磨,研磨后的混合液分次滴加水相,制成儿茶素纳米初乳。将儿茶素类化合物溶于纯水中,再加入多酚氧化酶液,得到反应液备用。将反应液与儿茶素纳米初乳在一定温度下避光反应,即得一种提高茶黄素产率的儿茶素纳米乳。本发明的方法利用纳米乳作为反应物的载体,在保护包埋的反应物的同时还能够使反应物有效地向目标产物进行反应,极大地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从而显著提高茶黄素类物质的合成产率。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适合扩大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8785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9912.4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D405/04 , C07D493/04 , C07D311/62 , A61P39/06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肉桂酰黄烷类生物碱和苯丙素取代的酯型儿茶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衰老和降脂药物中的应用。经体内实验证实,本发明中的肉桂酰黄烷类生物碱和苯丙素取代的酯型儿茶素具有在对秀丽隐杆线虫模型不具有生殖毒性的前提下可以延长线虫的平均寿命、提升线虫运动能力、提升线虫抗逆性、降低内源性ROS水平和脂褐素含量、减少线虫体内脂肪含量。因此,本发明中的肉桂酰黄烷类生物碱和苯丙素取代的酯型儿茶素可应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衰老和降脂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0934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51829.7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D407/04 , C07D493/04 , A61K31/353 , A61K31/37 , A61P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丙素酯型儿茶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碱类化合物制备领域。采用紫鹃绿茶为原料,将其粉碎干燥后,得到绿茶粉末;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分步浸提绿茶粉末,得到浸提液;浸提液进行萃取处理和减压浓缩处理,得到浸提物;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处理,即得苯丙素酯型儿茶素。本发明提取制得的苯丙素酯型儿茶素对秀丽隐杆线虫具有寿命延长的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抗衰药,对农业和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有效开发利用紫鹃绿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苯丙素酯型儿茶素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可用于寻找含有苯丙素酯型儿茶素的生物资源,增加了苯丙素酯型儿茶素的获取路径,提高其利用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585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11868.4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茶饮料中咖啡碱且保留原茶饮料风味的方法,属于茶饮料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茶饮料置于阴离子交换树脂中,以乙醇水溶液洗脱以除去咖啡碱,再用氯化钙溶液进行洗脱,洗脱完成后通入二氧化碳沉淀钙盐并过滤除杂,可最大程度的不引入新杂质,排除杂质对茶饮风味的影响,最终获得除去大量咖啡碱后的茶饮。检测结果显示,本发明方法中咖啡碱的去除效果明显,且去除咖啡碱后茶饮的苦味显著减弱,而其他风味基本保持不变。本方法有效去除了茶饮中的咖啡碱,大幅度降低了茶饮中的咖啡碱含量,减轻了饮品的苦味,提高了饮品的口感,且可获得高纯度的咖啡碱。该方法操作简单,清洁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09340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851829.7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D407/04 , C07D493/04 , A61K31/353 , A61K31/37 , A61P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丙素酯型儿茶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碱类化合物制备领域。采用紫鹃绿茶为原料,将其粉碎干燥后,得到绿茶粉末;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分步浸提绿茶粉末,得到浸提液;浸提液进行萃取处理和减压浓缩处理,得到浸提物;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处理,即得苯丙素酯型儿茶素。本发明提取制得的苯丙素酯型儿茶素对秀丽隐杆线虫具有寿命延长的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抗衰药,对农业和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有效开发利用紫鹃绿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苯丙素酯型儿茶素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可用于寻找含有苯丙素酯型儿茶素的生物资源,增加了苯丙素酯型儿茶素的获取路径,提高其利用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41064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0089337.X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D311/62 , C07D405/04 , A61K31/4025 , A61P25/28 , A61P3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的肉桂酰酯儿茶素及四种新的苯丙素黄烷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制备上述苯丙素儿茶素时,首先将表儿茶素、肉桂酰氯、三氟乙酸及四氢呋喃,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收集乙酸乙酯溶液,取部分分离纯化得到3‑O‑肉桂酰基‑表儿茶素。再将茶氨酸与3‑O‑肉桂酰基‑表儿茶素加热反应,收集甲醇部分,在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四种儿茶素衍生物,通过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实验中发现,得到的5种化合物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上有显著的功效,具有开发成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潜力。同时5种化合物在抗疟实验中也有一定功效,具有开发成抗疟疾药物的潜力。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简单环保,成本较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