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峰值检测的分级采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1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76195.8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峰值检测的分级采样方法,属于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采样方法容易出现波形失真、显示界面无法看到数据全貌的问题。方法包括:基于当前数据曲线的波峰波谷位置,将数据曲线划分为若干递增/递减采样区间、递增递减混合采样区间;对递增/递减采样区间采用简单采样方法进行采样,获取递增/递减采样区间的采样点;对递增递减混合采样区间采用基于峰值检测的采样方法进行采样,获取递增递减混合采样区间的采样点;将每个递增/递减采样区间和每个混合采样区间的采样点按时间顺序进行合并,得到当前数据曲线的采样点;将当前数据曲线的采样点形成的数据曲线作为下一级采样时的当前数据曲线,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分级采样。

    一种负载均衡算法中的节点锁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869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1195017.7

    申请日:2017-11-24

    Abstract: 一种负载均衡算法中的节点锁定方法,步骤如下:(1)创建多个数据处理进程作为虚拟节点,同时对应并行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各个实际节点;(2)根据后续节点中分级抽样的抽样间隔z和最大抽样级数n,以及连续1‑N包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计算得到N;(3)对一批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数据包a;(4)判断并行地各个虚拟节点中是否已有数据包a,没有:基于负载均衡算法对数据包a进行数据分发;有:则进入步骤(5);(5)判断新的数据包a是否为该节点中第kN个数据包a,是:基于负载均衡算法对数据包a进行数据分发;否:启动节点锁定机制,直接将这一数据包a分发至该节点;(6)进行下一批数据包的循环。

    一种基于截止频率映射的姿态控制增益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515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88263.3

    申请日:2022-09-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姿态控制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截止频率映射的姿态控制增益整定方法,包括:为解决姿态控制设计对稳定性和机动性较难同时兼顾的问题,在控制方程中引入了自适应整定增益系数,同时构建了截止频率与整定增益系数的映射关系。飞行中通过实时调整控制增益,将截止频率配置到预设值并限幅,在保证控制稳定性的同时,实现了对控制机动性的在线优化。本发明对传统姿态控制设计方法进行了优化,解决了设计稳定性与机动性的矛盾,方法简洁、易操作,创新性强。

    一种负载均衡算法中的节点锁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8697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95017.7

    申请日:2017-11-24

    Abstract: 一种负载均衡算法中的节点锁定方法,步骤如下:(1)创建多个数据处理进程作为虚拟节点,同时对应并行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各个实际节点;(2)根据后续节点中分级抽样的抽样间隔z和最大抽样级数n,以及连续1-N包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计算得到N;(3)对一批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数据包a;(4)判断并行地各个虚拟节点中是否已有数据包a,没有:基于负载均衡算法对数据包a进行数据分发;有:则进入步骤(5);(5)判断新的数据包a是否为该节点中第kN个数据包a,是:基于负载均衡算法对数据包a进行数据分发;否:启动节点锁定机制,直接将这一数据包a分发至该节点;(6)进行下一批数据包的循环。

    一种大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预处理守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799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76194.3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预处理守护方法,属于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大数据预处理方法造成的后续数据处理精度低、效率低以及界面无法展示全部数据点的问题。方法包括:对数据进行过滤、时间对齐处理,得到过滤对齐后的数据;对过滤对齐后的数据进行分级采样,形成多级采样数据;对采样失败的数据,重新进行采样,获取多级采样数据;对所述多级采样数据进行压缩,获得压缩后的多级采样数据;创建数据导入进程,将压缩后的多级采样数据批量导入数据库中。本发明的数据预处理方法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提高后续大数据处理的处理精度和效率,同时能够不失真的显示多级采样数据,能够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