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64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08407.1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大型部段轴线下沉的检测与恢复方法,包括:测量并建立洞体状态基准;将超扩段回退到位,支撑固定伸缩段;将超扩段与伸缩段断开;将超扩段整体抬高;清洗导轨滑块;检测平面导轨和V型导轨,对平面导轨和V型导轨进行修复;对导轨滑块局部高点进行修复;在导轨滑块与超扩段主体连接处垫垫片,将超扩段各连接部位复位并紧固到位;将超扩段分别运动至跨声速与超声速试验工位,模型攻角走至零位,进行超扩段轴线测量,分析数据,直至高度方向与横向均达到要求;多次迭代,直至综合效果达到维修要求。本发明解决了超扩段下沉的检测修复问题,有效解决了挂钩别卡、辅助支撑滚轮频繁损坏等问题,同时保证洞体状态前后基本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62468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511437.X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超声速起动与关车的模型抑振装置,包括试验模型和用于支撑试验模型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支撑试验模型后固定在风洞内,所述试验模型的对称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可以在风洞壁移动于试验模型之间移动的平板。本发明与模型投放法对模型进行投放不同,本发明对抑振装置进行投放,结构简单、易于控制;与模型夹持法对模型进行固定不同,本发明与试验模型不接触,不会对传感设备造成任何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7444612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97780.3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14 , B64C3/28 , B64C39/10 , B64C2003/146 , B64C2201/028 , B64C2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λ机翼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的变机翼前缘装置,所述变机翼前缘装置包括设置在机翼前缘的尖形翼边条、移动式钝形翼边条和固定式钝形翼边条,所述固定式钝形翼边条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移动式钝形翼边条的一端连接有滑动连杆,所述滑动连杆通过丝杆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移动式钝形翼边条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沿着所述固定式钝形翼边条内部空间和尖形翼边条移动;机翼前缘几何形状可以根据飞行条件的不同,在相关控制程序作用下实时作出改变,完成第二区段的形状由尖变钝或由钝变尖的转变。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34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63897.8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曳光管尾焰辐射特性风洞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红外曳光管通过支撑装置安装在直流式风洞的试验段内,发火线从支撑装置内引出试验段与直流点火电源连接;试验段的侧壁上设置有红外玻璃观察窗,洞体外侧布置中波红外热像仪、光谱辐射计和工控机;工控机控制支撑装置带动红外曳光管做水平前后运动和竖直上下运动。试验方法包括风洞试验条件准备,安装红外曳光管,调整红外曳光管测量位置,红外曳光管尾焰辐射特性测试,试验关车和烟雾吹除,数据处理和分析,撰写曳光管尾焰红外辐射特性测试报告。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提高了试验效率、节省了试验成本,为防空武器靶机测试和仿真模拟提供了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36246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1810511437.X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超声速起动与关车的模型抑振装置,包括试验模型和用于支撑试验模型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支撑试验模型后固定在风洞内,所述试验模型的对称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可以在风洞壁移动于试验模型之间移动的平板。本发明与模型投放法对模型进行投放不同,本发明对抑振装置进行投放,结构简单、易于控制;与模型夹持法对模型进行固定不同,本发明与试验模型不接触,不会对传感设备造成任何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4216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508407.1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大型部段轴线下沉的检测与恢复方法,包括:测量并建立洞体状态基准;将超扩段回退到位,支撑固定伸缩段;将超扩段与伸缩段断开;将超扩段整体抬高;清洗导轨滑块;检测平面导轨和V型导轨,对平面导轨和V型导轨进行修复;对导轨滑块局部高点进行修复;在导轨滑块与超扩段主体连接处垫垫片,将超扩段各连接部位复位并紧固到位;将超扩段分别运动至跨声速与超声速试验工位,模型攻角走至零位,进行超扩段轴线测量,分析数据,直至高度方向与横向均达到要求;多次迭代,直至综合效果达到维修要求。本发明解决了超扩段下沉的检测修复问题,有效解决了挂钩别卡、辅助支撑滚轮频繁损坏等问题,同时保证洞体状态前后基本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4461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710697780.3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λ机翼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的变机翼前缘装置,所述变机翼前缘装置包括设置在机翼前缘的尖形翼边条、移动式钝形翼边条和固定式钝形翼边条,所述固定式钝形翼边条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移动式钝形翼边条的一端连接有滑动连杆,所述滑动连杆通过丝杆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移动式钝形翼边条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沿着所述固定式钝形翼边条内部空间和尖形翼边条移动;机翼前缘几何形状可以根据飞行条件的不同,在相关控制程序作用下实时作出改变,完成第二区段的形状由尖变钝或由钝变尖的转变。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34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63897.8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曳光管尾焰辐射特性风洞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红外曳光管通过支撑装置安装在直流式风洞的试验段内,发火线从支撑装置内引出试验段与直流点火电源连接;试验段的侧壁上设置有红外玻璃观察窗,洞体外侧布置中波红外热像仪、光谱辐射计和工控机;工控机控制支撑装置带动红外曳光管做水平前后运动和竖直上下运动。试验方法包括风洞试验条件准备,安装红外曳光管,调整红外曳光管测量位置,红外曳光管尾焰辐射特性测试,试验关车和烟雾吹除,数据处理和分析,撰写曳光管尾焰红外辐射特性测试报告。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提高了试验效率、节省了试验成本,为防空武器靶机测试和仿真模拟提供了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188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531433.X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声速风洞光学试验段。该跨声速风洞光学试验段包括试验区,试验区的上内壁和下内壁上开有阵列的通气孔;包括套装在试验区外侧的外洞体,试验区和外洞体之间的空腔为驻室;在试验区的左右两侧、试验区和外洞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左隔离套筒和右隔离套筒,在左隔离套筒和右隔离套筒的内侧、位于试验区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内窗,内窗上设置有光路窗和摄像窗,左隔离套筒和右隔离套筒的外窗通过各自的外窗框装卡在对应的外洞体的左、右侧壁上。该跨声速风洞光学试验段减少了玻璃窗和驻室带来的干扰,提高了气动光学效应测量的精度,适于开展气动光学效应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2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56171.4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翼尖涡流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翼尖涡流特性分析主要采用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方法,数值模拟对前处理规模和计算资源的要求极高,通常无法做到全范围模拟,而风洞试验成本极高,而且试验结果为长机对僚机影响的间接量,无法分析长机的翼尖涡流特性,对于不同的飞行速度或不同的飞行器构型的通用性较低的问题。该测量装置包括测试耙单元、位移单元、连接支撑板,所述位移单元与连接支撑板相连,所述测试耙单元与位移单元相连。本发明通过全新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能够实现长机翼尖涡流的准确、快速测试,提高飞行器翼尖涡流测试效率和准确性,为翼尖涡流影响评估提供有力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