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60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595439.7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江苏恒昌铸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冷作模具钢稀土添加与精炼方法。采用的精炼渣由下述组分组成:CaO 42%~46%,SiO2 17%~21%,Al2O3 24%~26%,Ce2O3 10%~12%,余量为不可避免杂质,精炼时间20~25分钟。所述冷作模具钢稀土添加与精炼方法采用的精炼渣中,二元碱度(w(CaO)/w(SiO2))为2.2~2.5。所述冷作模具钢稀土添加与精炼方法采用的精炼渣,以CaO、SiO2、Al2O3、CeO2为主要基料(CeO2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被还原成Ce2O3),大大降低了精炼渣的生产成本。创新的提出往精炼渣中添加稀土氧化物的方式替代直接往钢液中加入纯稀土而达到冶炼稀土钢的目的,有效的提高了稀土资源的利用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89571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71097.5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融钢渣脱磷和循环利用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自放热型助熔剂实现钢渣减量循环利用的方法。本发明针对冶炼后的熔融态钢渣,通过自放热助熔剂和搅拌来抑制钢渣结壳,并搭配还原剂实现熔融钢渣在线快速还原脱磷。此工艺能够生产高碱度、低全铁、低磷的CaO‑SiO2‑Al2O3‑MgO系热态渣,并且可以直接循环回转炉炼钢环节,可减少石灰等矿物类造渣剂的消耗,显著提升冶炼过程的节能降碳效果,同时减少钢渣的产生。在还原脱磷过程中,通过引入预先准备的碳饱和铁作为捕捉剂,能够高效捕获还原生成的磷和铁,形成少量磷铁合金。本发明工艺设计合理,控制简单精准,便于产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258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376366.8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江苏恒昌铸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钢电炉冶炼微合金稀土钢的方法,属于废钢再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是通过废钢电炉冶炼高碱度精炼渣去除杂质元素S、P等;硅锰合金化及脱氧,铝强化脱氧;然后通过合金元素和稀土元素调控冶炼获得高性能微合金稀土钢。本发明是通过废钢电炉冶炼微合金稀土钢,可实现废钢的高附加值循环利用并确保稀土具有极高的收得率。本发明中所引入的适量稀土提高了微合金钢材的各项性能极限,降低服役环境要求和提高服役年限,极其具有有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同时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高效、可控,便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8677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387467.0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3/06 , B22D7/00 , C21C7/00 , B22D27/04 , B22D46/00 , C21D6/00 , C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耐磨性高强韧性含稀土Cr‑Mo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含稀土Cr‑Mo合金,以42CrMo钢为基准,同过引入0.18~0.21%的Al和0.011~0.015%的Ce并控制S与O质量比为6.5~7.3,得到了具有高耐磨性高强韧性的产品。其制备方法包括熔炼和后期分阶段的降温。本发明通过调节合金中元素配比,采用独特的控温程序,调控合金的凝固组织,解决Cr‑Mo合金中析出的铁碳等相粗大的问题,进而得到一种高耐磨性高强韧性含稀土Cr‑Mo合金。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561283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084834.6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磷铁矿脱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按照一定的比例将高磷铁矿粉与氢氧化钠固体充分混合均匀,在200℃‑400℃进行焙烧,随后利用余热进行水浸并加酸调节pH至6.5‑7,后经过滤干燥,最终得到磷含量低于0.2wt%,铁回收率达到90%以上,脱磷率大于80%的低磷铁矿粉。本发明焙烧温度大幅降低,节省能源消耗,提高铁的回收率;与传统酸浸工艺相比,本发明的水浸加酸调节pH工艺可减少铁的损失,降低酸的消耗。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降磷效果好,适于工业化规模利用高磷铁矿,能够解决目前高磷铁矿不能被充分利用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1436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598673.1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时提高高碳钢小方坯角部强度与塑性的冷却制度方法,属于连铸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在高碳钢方坯连铸生产的二冷区段,采用非均匀冷却工艺对方坯进行冷却;在二冷区出口处,方坯的角部的温度为A℃、方坯铸坯面部除角部外,其他部位的温度为B1~B2℃,B1大于等于A,A的取值为195~205,B2的取值为790‑810,B1小于B2;S2:方坯经二冷区冷却后进入空冷区,坯件角部的温度回升至495‑505℃,之后坯件整体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实现、能够实现高碳钢方坯角部强度与塑性的同时提升,性能提升效果显著;便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7045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20972.9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拉速连铸用结晶器保护渣。所述保护渣在加入结晶器前,包括基础渣和发热剂;所述发热剂含有零价硅、零价钙、硅钙合金、碳化硅、碳化钙、碳化硅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础渣包括CaO、SiO2、Al2O3、B2O3、MgO、Na2O、CaF2、C。所述保护渣,加入结晶器后,反应形成二元碱度(CaO/SiO2)在0.6‑1.0之间的最终保护渣。该保护渣具有较低的黏度和熔化温度,熔化速度较快,能形成稳定的液态层,很好的润滑铸坯,并控制传热,能吸收钢中的夹杂物而不发生保护渣性能恶化,保证了连铸过程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85564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10059.6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1B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低碳还原的钢渣全量化利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从熔融钢渣中提取回收有价元素铁、磷和全量循环利用低磷尾渣。该技术包括加入废钢和/或铁水与熔融钢渣、熔融钢渣还原、渣铁分离与分别利用三个过程。本发明还原所得含磷铁水可进行转炉冶炼,或作为增磷剂使用;所得尾渣可作为熔剂进入烧结工序,随后作为高炉渣产出,可作为水泥原料;或作为造渣剂用于转炉脱磷,或直接冷却凝固后制备石材或用作水泥原料,由此实现大宗固废转炉钢渣的全量循环利用。本发明是一种低碳、低能耗、全量化利用的钢渣循环方法,工艺设计合理,不仅实现了有价元素铁和磷的高效回收与增值利用,还充分利用熔渣余热和废钢的情况下实现钢渣循环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155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095459.0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IPC: B22D11/16 , B22D11/22 , B22D11/0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55SiCr弹簧钢小方坯连铸结晶器倒角结构和大小的改变来降低连铸坯角部微裂纹的方法。结晶器结构和大小的改变包括小方坯倒角采用1/4圆弧,圆倒角半径为15~23mm;圆倒角结晶器铜模厚度为10~18mm,倒锥度为0.1~0.5%。在连铸工序中控制拉速2.0~2.5m/min,过热度15~25℃,结晶器冷却水流量1500~1850L/min,振频150~200Hz,振幅4.0~5.0mm,二冷比水量约0.8~1.0L/kg。本发明通过设计优化了连铸结晶器倒角结构与大小,配合连铸工艺快速有效的降低小方坯角部裂纹出现的概率。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钢材的使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5167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1054606.X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06 , B22D11/22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02 , C22C33/04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钴马氏体时效钢冷轧薄带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冶炼成分合格的钢水;(2)钢水流入双辊薄带连铸机铸造出厚度为3.0‑5.0mm的铸态薄带;(3)薄带出辊后立即进行二冷,快速冷却到室温;(4)室温冷轧;(5)退火;(6)薄带卷取。本发明利用薄带连铸铸带尺寸薄、晶粒细小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多道次热轧的工序;利用冷轧产生的大量位错促进第二相析出,提升了强化效果;利用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抑制元素偏析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的长时间均匀化退火、高温固溶退火等工序,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强度和塑性,提高了产品的韧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