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7163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232370.2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调节微波能量分布的非金属微波作用元件和带有非金属微波作用元件的微波食品包装。通过打印的方式,将碳系材料油墨或者含有金属纳米颗粒的碳系材料油墨打印到微波食品包装或标签上,形成厚度为10~500μm涂层。本发明利用非金属高导电性材料取代传统微波作用元件上的金属箔片,实现微波作用元件的快速、低成本生产及在各种微波包装及容器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7450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1166097.9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包装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的食品保鲜膜,包括可降解高分子树脂和增塑剂,所述增塑剂至少包括单辛酸甘油酯、月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所述可降解高分子树脂基膜至少包括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中的一种;所述可降解食品保鲜膜还包括活性抑菌剂。本发明的可降解食品保鲜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可降解食品保鲜膜具有更低的氧气透过率和抗氧化性能,可以有效减缓食物的化学变化,抑制食品表面好氧细菌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4931693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17573.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27/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8 , G01N27/3275 , G01N33/543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包括复合碳纳米管电极、免疫生物探针、待测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Layer-by-Layer方法,形成层层自组装的致密纳米结构薄膜,并对薄膜进行改性,获得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高导电性,高稳定性的纳米电极材料,提高灵敏度,和检测稳定性,减少检测时间。使得导电率、比表面积等性能更优越,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在改性时,官能团的密度可控,给生物分子与电极表面的结合量提供了参考。化学键共价结合法的应用克服了物理吸附法固定过程中的随机导向问题严重,特异选择性不够,生物分子与固体表面的结合不牢固,易脱落、灵敏度差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3169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317573.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包括复合碳纳米管电极、免疫生物探针、待测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Layer‑by‑Layer方法,形成层层自组装的致密纳米结构薄膜,并对薄膜进行改性,获得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高导电性,高稳定性的纳米电极材料,提高灵敏度,和检测稳定性,减少检测时间。使得导电率、比表面积等性能更优越,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在改性时,官能团的密度可控,给生物分子与电极表面的结合量提供了参考。化学键共价结合法的应用克服了物理吸附法固定过程中的随机导向问题严重,特异选择性不够,生物分子与固体表面的结合不牢固,易脱落、灵敏度差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6145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14840.8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23L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化微波加热的食品加载装置。该装置包括食品载体和用于移动所述食品载体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工作腔体内部,所述工作腔体至少包括一个微波加热腔,所述食品载体沿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多个轴突,链条传送装置的链条上有多个凹口,所述轴突与链条上的凹口匹配,可拆卸地将食品载体固定在链条传送装置上。本发明借助食品加载装置,实现了微波加热的工业化应用;利用独立的水循环系统,提高了食品加热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65880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610914904.4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H05B6/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微波能量分布的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微波发生器和波导系统,所述微波发生器连接波导系统,通过波导系统将微波传送到微波加热腔,所述波导系统的喇叭口通过第一法兰与盒式振荡腔连通,所述盒式振荡腔通过第二法兰和微波加热腔连通,在连通部分用工程塑料进行密封,经喇叭口扩散后的微波在盒式振荡腔内形成稳定的设定微波模式,所述盒式振荡腔的高度不小于设定微波的半波长。本发明通过在波导系统内设置微波调节器,改变了微波加热腔内部的能量分布,从而对食品的不同部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747450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611166097.9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包装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的食品保鲜膜,包括可降解高分子树脂和增塑剂,所述增塑剂至少包括单辛酸甘油酯、月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所述可降解高分子树脂基膜至少包括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中的一种;所述可降解食品保鲜膜还包括活性抑菌剂。本发明的可降解食品保鲜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可降解食品保鲜膜具有更低的氧气透过率和抗氧化性能,可以有效减缓食物的化学变化,抑制食品表面好氧细菌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88112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313589.4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H05B6/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6402 , H05B6/6411 , H05B6/64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量分布均匀的微波加热装置,属于微波加热装置领域。一种能量分布均匀的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腔,在加热腔的任一壁上开有微波输入口,微波输入口与波导管一端连接,波导管另一端设置磁控管,所述磁控管产生正弦波形的微波,所述加热腔中心距微波输入口的距离小于微波波长的1.2倍,实现近场加热,所述加热腔至少有一对相平行的侧面,两个相平行的侧面之间距离为0.2~1.2倍的微波波长,实现单模加热。利用单模微波腔实现微波能量在加热腔中部的分布均匀,对不同的食物进行较均匀的加热,克服了现有微波炉加热区域在边缘过度集中,不利于对食品均匀加热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7329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812957.X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23L3/365
Abstract: 一种提升射频解冻均匀性的方法,将一定浓度的介质溶液冷却至与冷冻食品相同的温度;将所述介质溶液倒入不易被射频波加热的容器中;将待解冻的食品进行预包装;将预包装的冷冻食品浸入所述介质溶液;将食品连同整个容器及介质溶液通过射频加热器进行解冻。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应用性广泛的复杂形态食品的工业化射频解冻均匀性提高方案,提高解冻食品品质,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射频加热器及各种冷冻食品,且介质溶液及其容器可重复运用,成本低,易操作。本发明同时适用于规则形状食品的边角集中效应,不需运用常规的调整电极板距离、电极板大小等复杂方案,也不需为了提升加热均匀性降低解冻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7329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812218.0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23L3/365
Abstract: 一种均匀解冻的射频加热装置,包括射频加热器、介质容器及热交换器;所述介质容器设置在射频加热器的两极板之间,所述介质容器内充满介质溶液,所述介质容器上端设置开口,待解冻物体浸入介质容器中通过射频加热器进行解冻。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应用性广泛的射频解冻装置,提高了解冻品质,能够既解决规则物体中的边缘加热效应,又解决非规则形状物体的在平行极板中由厚度不均导致电磁场分布不均从而导致的加热不均现象,隧道容器及其内部介质溶液可重复使用,设备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成本低,附加运行成本低,易操作,适用性广,并可实现多种不同体积及形状冷冻物体同时快速均匀的工业化解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