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112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313589.4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H05B6/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6/6402 , H05B6/6411 , H05B6/64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量分布均匀的微波加热装置,属于微波加热装置领域。一种能量分布均匀的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腔,在加热腔的任一壁上开有微波输入口,微波输入口与波导管一端连接,波导管另一端设置磁控管,所述磁控管产生正弦波形的微波,所述加热腔中心距微波输入口的距离小于微波波长的1.2倍,实现近场加热,所述加热腔至少有一对相平行的侧面,两个相平行的侧面之间距离为0.2~1.2倍的微波波长,实现单模加热。利用单模微波腔实现微波能量在加热腔中部的分布均匀,对不同的食物进行较均匀的加热,克服了现有微波炉加热区域在边缘过度集中,不利于对食品均匀加热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72947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14836.1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23L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波加热方法与智能微波系统。该方法包括利用第一水循环系统将预热腔内的水加热到预热温度并对食品预热;利用微波将微波加热腔内的水加热到加热杀菌温度并对食品加热,利用第二水循环系统使水温维持在加热杀菌温度并对食品杀菌;利用第三水循环系统将冷却腔内的水加热到冷却温度并对食品冷却。该智能微波系统用于控制食品加载装置将食品移进/移出工作腔体及在腔体中移动、对腔体内水流速度和水温实时监控以及控制微波发生功率。本发明借助食品加载装置和智能微波系统,实现微波加热的工业化应用;利用独立的水循环系统,提高了食品加热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15036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63058.X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快速杀菌技术的软包装即食鱼块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对新鲜鱼清洗、去皮、去骨;(2)、分装,将鱼肉切块,称重,分装入蒸煮袋;(3)、真空密封包装,将加入鱼的蒸煮袋真空包装封口;(4)、采用微波快速加热,加热时间小于5min,微波升温60℃-90℃,使鱼块最冷点温度达到90℃-100℃;(5)、微波加热后鱼块在95℃±2℃下,保温3min-6min;(6)、水浴冷却10min,鱼块最冷点温度降至25℃以下;(7)、最后常温或0-4℃冷库贮藏。微波加热利用交变电场对物料整体加热,加热效率更高,速度更快,能够实现高品质、低盐、低添加的健康产品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26145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610914840.8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23L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化微波加热的食品加载装置。该装置包括食品载体和用于移动所述食品载体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工作腔体内部,所述工作腔体至少包括一个微波加热腔,所述食品载体沿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多个轴突,链条传送装置的链条上有多个凹口,所述轴突与链条上的凹口匹配,可拆卸地将食品载体固定在链条传送装置上。本发明借助食品加载装置,实现了微波加热的工业化应用;利用独立的水循环系统,提高了食品加热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76784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68028.5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波辅助流态化冷风干燥的方法,包括清洗预处理、第一阶段流态化冷风干燥、第二阶段微波与流态化冷风联合干燥、第三阶段流态化冷风干燥四个步骤。其优点表现为:该方法可使干燥过程中食品物料的传热传质更加均匀,利用微波辅助冷风干燥,解决了传统冷风干燥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以二氧化碳作为干燥介质,可有效避免干燥过程食品与空气接触而导致的氧化褐变,提高食品干燥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0731446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20990.4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龙虾的微波反压杀菌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新鲜小龙虾,吐污、清洗;步骤二,超声清洗;步骤三,分拣称重分级;步骤四,预煮、装袋;步骤五,袋内注入调味料,并真空包装;步骤六,微波快速升温,0.2Mpa压力下,3分钟内核心温度在达到115-121℃以上;步骤七,121℃保温3-5分钟;步骤八,反压冷却;步骤九,包装出库。对小龙虾进行预热处理,调味,之后采用预包装加工方式,隔绝了二次污染;在利用微波加热快速升温加热,之后进行保温和反压冷却,在防止包装胀袋的前提下提高了杀菌温度;根据杀菌程度可常温或0-4℃贮藏;虾体肉质细嫩,风味好;营养成分保留率高;开袋即食,食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26145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14840.8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23L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化微波加热的食品加载装置。该装置包括食品载体和用于移动所述食品载体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工作腔体内部,所述工作腔体至少包括一个微波加热腔,所述食品载体沿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多个轴突,链条传送装置的链条上有多个凹口,所述轴突与链条上的凹口匹配,可拆卸地将食品载体固定在链条传送装置上。本发明借助食品加载装置,实现了微波加热的工业化应用;利用独立的水循环系统,提高了食品加热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6743582U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20495029.0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H05B6/6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均匀分布的长方体形微波加热装置,属于微波加热装置领域。一种能量均匀分布的长方体形微波加热装置,包括长方体形加热腔,在长方体形加热腔的任一壁上开有微波输入口,微波输入口与波导管一端连接,波导管另一端设置磁控管,所述磁控管产生正弦波形的微波,所述长方体形加热腔中心距微波输入口的距离小于微波波长的1.2倍,实现近场加热,所述长方体形加热腔至少有一对相平行的面,两个相平行的面之间距离为0.2~1.2倍的微波波长,实现单模加热。利用单模微波腔实现微波能量在加热腔中部的分布均匀,对不同的食物进行较均匀的加热,克服了现有微波炉加热区域在边缘过度集中,不利于对食品均匀加热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709146U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20494601.1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分布均匀的柱形微波加热装置,属于微波加热装置领域。一种能量分布均匀的柱形微波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体加热腔,在圆柱体加热腔的上底面、下底面或侧壁开有微波输入口,微波输入口与波导管一端连接,波导管另一端设置磁控管,所述磁控管产生正弦波形的微波,所述加热腔中心距微波输入口的距离小于微波波长的1.2倍,实现近场加热;圆柱体加热腔的上底面与下底面之间距离为0.2~1.2倍的微波波长,实现单模加热。利用单模微波腔实现微波能量在加热腔中部的分布均匀,对不同的食物进行较均匀的加热,克服了现有微波炉加热区域在边缘过度集中,不利于对食品均匀加热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403121U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21141750.1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23L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化微波加热的食品加载装置。该装置包括食品载体和用于移动所述食品载体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工作腔体内部,所述工作腔体至少包括一个微波加热腔,所述食品载体沿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多个轴突,链条传送装置的链条上有多个凹口,所述轴突与链条上的凹口匹配,可拆卸地将食品载体固定在链条传送装置上。本实用新型借助食品加载装置,实现了微波加热的工业化应用;利用独立的水循环系统,提高了食品加热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