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584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23002.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涉及螺旋桨激励力测量技术领域的一种压电解耦式推进器三向激励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三向压电式力传感器、螺旋桨以及传动轴,三向压电式力传感器一端连接螺旋桨,三向压电式力传感器另一端连接传动轴,且三向压电式力传感器安装在传动轴内部;三向压电式力传感器对螺旋桨在纵向、横向及垂向三个方向上进行非定常水动力或非定常气动力的测量。本发明采用薄板构型的测力盘与杆状构型的测量杆,将螺旋桨径向激励与纵向激励解耦,通过压电式力传感器,测量安装在传动轴前端螺旋桨的三向激振力。占用空间小,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对螺旋桨的三向非定常激振力进行直接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49595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19536.3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K9/00 , G06K9/62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舰船螺旋桨轴承力和轴系参数的联合识别方法,利用轴系上布设的非接触式遥测系统采集环境激励下的轴系振动响应数据,通过运行模态分析进行周期‑随机响应分离和桨‑轴系统运行模态参数识别;将关键轴系参数和螺旋桨动态载荷视为具有先验概率分布的随机参数,基于有限元模型和Kriging响应面方法建立系统代理模型;将识别的模态参数和周期响应作为参考数据,利用贝叶斯推断和代理模型对螺旋桨轴承力和轴系参数同时进行反演,进而为舰船振动噪声的准确预报、优化设计和有效控制提供关键输入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04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0964683.2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转静子系统碰摩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转静子碰摩的有限元仿真模型;步骤2:找出设计阶段、加工及装配、工作运转环节中存在的不确定参数,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影响转静子碰摩的主要不确定性来源及各参数的概率分布类型,输入参数;步骤3:利用自适应实验设计算法,在基于极限状态曲面附近添加精心选择的样本,构建代理模型来替代有限元仿真模型;步骤4:利用训练后的代理模型,在给定的初始转速下预测MCS样本点的功能响应,根据功能响应结果计算失效概率;步骤5:在所考虑的转速范围内,迭代增加转速,重复步骤4,依次计算每个转速下的失效概率,最终得到失效概率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06087611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444258.X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勾厚渝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无锡迅达减震器有限公司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交通构件,包括:消声垫,所述消声垫设置在轨枕上;扣件底板,所述扣件底板设置在所述消声垫上;轨道,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扣件底板上,所述轨道通过锚固螺钉穿设于所述消声垫及所述扣件底板与所述轨枕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消声垫以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为基材,橡胶是高分子材料家族中的一支。优良的配方设计可保证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方便的加工和成形能力、橡胶的阻尼性能和与之匹配的声学结构可使以纵波形式进入的声波通过波形转换,散射、反射、粘滞吸收等机理在橡胶中不断耗散,以达到消声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240415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11260687.2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屈曲梁/板负刚度动力吸振器的大载荷高阻尼减振器,减振器内嵌有动力吸振器,其中,减振器包括上连接件、弹性元件、下连接件,弹性元件连接在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所述动力吸振器包括依次设置的弹性体、质量块和复合屈曲梁/板结构,所述弹性体与所述上连接件连接;所述复合屈曲梁/板结构包括负刚度元件,所述负刚度元件与所述质量块连接;当所述减振器在额定载荷作用下,会同时压缩所述弹性元件和所述动力吸振器,使得所述复合屈曲梁/板结构处于负刚度工作点。本发明在减振器内嵌有动力吸振器,并采用负刚度元件来提供等效的惯性力,通过该技术措施使提出的减振器满足宽频带隔振、以较小的质量实现在峰值处的高阻尼。
-
公开(公告)号:CN104976263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244814.4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16F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型电磁作动器,其包括:磁轭组件、衔铁组件以及挡板组件,其中:磁轭组件和衔铁组件之间通过弹簧片连接,磁轭组件为可动组件,衔铁组件为静止组件,磁轭组件在衔铁组件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挡板组件用于限制磁轭组件的运动;磁轭组件、衔铁组件以及挡板组件分别包括两组,且两组磁轭组件、衔铁组件以及挡板组件相互对称。本发明的对称型电磁作动器采用两组电磁结构显著增强了作动力,且体积小、质量小、漏磁小。
-
公开(公告)号:CN11349558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616056.X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模拟电路的超临界轴系减振装置,与仅针对特定抑振频率的传统被动压电控制电路和系统复杂且功耗大的主动控制方法相比,通过采用具有非线性电压‑电流关系的振动控制电路随轴系多阶频率振动并且耗散能量,从而有效增加抑振带宽,对轴系不同临界转速处振动响应和失稳振动响应都能取得良好控制效果;以更小的电感和电阻耗散轴系的振动能量,更易实现在更宽频率范围内保持高效的能量耗散,并增强轴系对系统结构随机和时变特征的鲁棒性,可用于实现超临界轴系非线性振动响应的有效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07421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463623.2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16F15/127 , F16F1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轴系振动抑制装置,涉及振动抑制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和外框架,外框架与基座固定连接,外框架垂直于轴系的方向为敞口结构,外框架内部的每个壁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上连接有板簧,板簧平行于压紧机构与外框架的连接面,板簧的第一端与压紧机构固定连接;板簧围合的区域内悬置有导向套,导向套与每一个板簧的第二端接触;导向套内连接有阻尼环,轴系设置在阻尼环内。本发明采用层叠式板簧、浮动式的阻尼环设计,使减振装置具有非线性刚度特性,实现良好的振动抑制,并避免了轴系与减振装置的剧烈碰摩。
-
公开(公告)号:CN108240415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1260687.2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屈曲梁/板负刚度动力吸振器的大载荷高阻尼减振器,减振器内嵌有动力吸振器,其中,减振器包括上连接件、弹性元件、下连接件,弹性元件连接在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所述动力吸振器包括依次设置的弹性体、质量块和复合屈曲梁/板结构,所述弹性体与所述上连接件连接;所述复合屈曲梁/板结构包括负刚度元件,所述负刚度元件与所述质量块连接;当所述减振器在额定载荷作用下,会同时压缩所述弹性元件和所述动力吸振器,使得所述复合屈曲梁/板结构处于负刚度工作点。本发明在减振器内嵌有动力吸振器,并采用负刚度元件来提供等效的惯性力,通过该技术措施使提出的减振器满足宽频带隔振、以较小的质量实现在峰值处的高阻尼。
-
公开(公告)号:CN104976263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244814.4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16F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型电磁作动器,其包括:磁轭组件、衔铁组件以及挡板组件,其中:磁轭组件和衔铁组件之间通过弹簧片连接,磁轭组件为可动组件,衔铁组件为静止组件,磁轭组件在衔铁组件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挡板组件用于限制磁轭组件的运动;磁轭组件、衔铁组件以及挡板组件分别包括两组,且两组磁轭组件、衔铁组件以及挡板组件相互对称。本发明的对称型电磁作动器采用两组电磁结构显著增强了作动力,且体积小、质量小、漏磁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