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826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80069328.6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抑制来自两个液压泵的压力油的非合流状态与合流状态的频繁切换引起的冲击。作业机械具有:液压驱动装置,其包含第一液压泵、第二液压泵、第一液压致动器、以及使压力油合流而向第一液压致动器连通的合流阀;操作部件;以及控制器,其中,控制器在操作部件从初始位置到达第一位置的期间,控制合流阀以便将来自第一液压泵的压力油向第一液压致动器供给,在操作部件超过第一位置而被向操作量增加的方向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合流阀以便将合流后的压力油向第一液压致动器供给,在操作部件从超过第一位置的任意位置到达比第一位置接近初始位置的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控制合流阀以便将来自第一液压泵的压力油向第一液压致动器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199482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80068660.0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夸利塔斯制造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卷帘的锁定系统,包括壳体、主体和锁定条杆。壳体有纵向的壳体通道。主体具有主体通道,定位在壳体通道内并且在壳体通道内可横向运动。锁定条杆定位于主体通道内,并且可在远离主体延伸的锁定位置与朝向主体缩回的解锁位置之间相对于主体和壳体纵向运动。主体在壳体通道内的运动与锁定条杆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相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9452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4354.9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构件,包括:彩钢瓦;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边框,所述边框固定于所述层压件的背光面;夹具,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沿第一方向夹持所述彩钢瓦;固定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边框连接,以将所述光伏组件固定于所述彩钢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本申请的光伏构件能够提升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从而提升光伏构件的输出功率。固定件沿第二方向连接夹具与光伏组件,使得光伏组件能适配于不同宽幅的彩钢瓦,灵活度较高,还能提高单位面积内光伏组件的装机量,从而有利于提高光伏构件的发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426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21209.1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7C9/00 , G01S5/00 , G01S5/02 , G01S5/06 , G01S19/43 , G01S19/48 , G01S13/46 , G01S13/06 , G01S13/88 , G01S13/93 , G01S13/931 , G01S7/02 , H04W4/80 , H04W4/021 , E01F13/04 , E04H6/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蓝牙AOA定位的自动化地锁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蓝牙AOA定位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的蓝牙信号,并反馈定位信息;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传的定位信息,进行位置验证后,发出用于控制地锁锁定与解锁的驱动信号;执行机构,用于接收所述驱动信号,实现地锁的锁定和解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体提高了用户定位精度和地锁反应速度、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操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4102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18517.1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甘肃农业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Q50/26 , E02D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阻沙固沙带防护体系稳定性发展趋势评价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生态防护体系维护技术领域,在该方法中,针对当前稳定性评价指标和稳定性驱动因子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随后通过实地考察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得分,并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得分和权重,确定当前稳定性评分和稳定性驱动因子评分;最后根据当前稳定性评分、稳定性驱动因子评分和各自的权重,确定稳定性发展趋势评分;其能够准确揭示阻沙固沙带防护体系的稳定性发展趋势以及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风险,能够供研究人员根据发展趋势评分研究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为相关管理部门在防沙治沙、资源配置和政策调整上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65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20952.7
申请日:2025-04-07
Applicant: 西安思坦油气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N20/00 , G06N3/0442 , G06Q10/067 , G06Q50/02 , E21B4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使用碳量子点示踪剂的压裂井产出剖面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与整理已有的量子点示踪剂测试水平井产出剖面的历史数据,包括每口井对应的地质参数、工程参数以及产出剖面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压裂井产出剖面预测模型,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并对压裂井产出剖面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备用;将产出剖面预测数据与产出剖面事实数据进行对比,用于评估当前压裂井产出剖面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并对压裂井产出剖面预测模型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压裂井产出剖面预测模型。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对新开发的水平井进行产出剖面预测,有助于提高油气开采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2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94103.7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E21B43/16 , E21B47/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临界路径渗流的混相驱油模型构建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油气渗流技术领域;本方案基于核磁测井技术和临界理论建立临界半径模型;建立适用于油藏单井尺度的混相驱油数值模型;混相驱油数值模型包括混相流量模型和压力场;对混相驱油数值模型进行模拟求解,得到混相驱油模型;本方案基于临界路径渗流理论的微观参量(临界半径和临界路径长度)精细化表征混相驱油数值模型,能实现二氧化碳的捕捉溶解、扩散等复杂的物理现象这些细节,更直接的反应油藏各部位受力状态与流量变化过程,直接反映压力波及范围、CO2‑油两相流体界面空间位置与移动状态,便于及时调整混相驱油模型,解决混相驱油模型精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63575.9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E02B1/00 , E03B3/04 , G01N33/18 , G01N33/24 , G06F30/13 , G16C20/20 , G16C20/8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选址方法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取水口选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枢纽河道流域的水质污染源数据、土壤环境分析数据,得到枢纽河道流域初步水质分布图;S2、模拟盐水上溯对库区水质影响,获取不同边界条件下库区盐水上溯规律;S3、获取盐水上溯对某地饮用水取水口和/或农业用水取水口布设位置的影响,得到更新后的水质分布图;S4、利用更新后的水质分布图和生活农业用水标准进行对比,判断取水口位置是否合格;不合格取水口位置在水质分布图中进行位置调整并重新判断,直到合格,得到最终取水口布置。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通过实践表明,该取水口选址方法准确度高,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0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65013.7
申请日:2025-03-26
Applicant: 中电建振冲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注桩的灌浆质量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水泥浆检测技术领域,可解决目前难以对灌浆工序进行监测判断,灌浆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灌注桩的灌浆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生成待灌浆桩孔的桩孔三维模型;多次灌浆:单次灌浆体积为v,监测实时液面高度h;将单次灌浆体积v导入桩孔三维模型,生成预测液面高度H;比对实时液面高度h和预测液面高度H:根据比对结果:直接重复上述步骤或先启动振动器,直至实时液面高度h与预测液面高度H的高度差值回落至预设值范围后再重复上述步骤,或者先下插导管、启动振动器,直至实时液面高度稳定为h1,以实时液面高度h1为新的预测液面高度H后再重复上述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75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36332.2
申请日:2025-04-09
Applicant: 天津市地质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隆起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地铁拓建的抗隆起支护系统,包括:地质模型分析模块、特征分析模块、抗隆起支护模块、数据记录模块以及预警模块,地质模型分析模块确定地铁影响区域并获取变形信息;特征分析模块依据变形信息确定锚杆插入位置和深度;抗隆起支护模块结合多种因素确定锚杆预应力、应力变化量及应力补偿量;数据记录模块存储各类数据并建立应力补偿模型;预警模块在锚杆高度变化或变形速率异常时发出紧急预警,各模块协同保障地铁拓建施工安全,本发明显著提升了地铁拓建工程的施工效率、支护效果、监测预警能力及数据管理水平,同时增强了施工灵活性,有效降低了工程成本与安全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