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82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7084.3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西北铁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体力学原理的无动力视窗气动防蚊虫结构,涉及机车技术领域,包括视窗防护罩结构和导流结构,所述视窗防护罩结构内用于放置铁路机车的视觉机器,所述视窗防护罩结构与所述导流结构连通,所述导流结构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视窗防护罩结构设置有出风口,空气由所述进风口依次进入所述导流结构和所述视窗防护罩结构中,在所述视觉机器的表面形成气流屏障,并由所述出风口流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流体力学原理的无动力视窗气动防蚊虫结构无需外部动力,能够有效防护视觉机器的视窗不受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5682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92123.6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浙江大丰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观光车旋转式车厢,包括位于底部的车厢底架以及可转动安装在车厢底架上的车厢主体,车厢主体的旋转轴线与车厢底架的前进方向相垂直;车厢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车厢底板,车厢底架与车厢主体之间安装有水平调节装置;水平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当车厢底架上下坡使得车厢底板发生倾斜时,通过水平调节装置驱动车厢主体转动,将车厢底板调整至水平状态;水平调节装置包括安装于车厢底架上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驱动齿轮,车厢主体的外圆周壁上固定有弧形齿条,驱动齿轮与弧形齿条相啮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观光车旋转式车厢,克服了现有观光车车厢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较差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568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53727.1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钢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矿山有轨运输系统,涉及矿山运输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运输车和行驶通道;所述行驶通道至少设有地面和两侧壁面,所述地面和两侧所述壁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运输车的底部设有主动力轮,所述运输车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支臂,所述支臂的远端连接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回转连接侧向动力轮;所述主动力轮和所述侧向动力轮分别行走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所述运输车还包括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力轮和所述侧向动力轮转动。基于设置了额外的第二电机增加动力,并且第二轨道能够为运输车提供更加充沛的支撑力,所以运输车能够实现更高速和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5510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36153.7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交铁检验认证实验室(成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铁路轨道形变安全检测装置,包括可在轨道上行走的检测机器人,所述检测机器人的顶面设置有监控摄像头;所述检测机器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开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延伸到连接腔内的连接板;检测机器人在轨道上行走时,若是轨道出现变形时,滚轮会经过变形处,此时滚轮会带动连接板发生位移,使得检测弹簧对压力感应器提供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让压力感应器将这一数据发送给检测机器人,检测机器人再将这一数据上传到云端,以达到对轨道进行形变安全检测的效果,避免受到各种恶劣天气的影响,大大提高对轨道形变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510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75071.9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武汉中车智能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工字梁的直线电机驱动空轨煤炭运输车、空中轨道运输系统及装卸煤系统,该运输车包括转向架和车体,转向架与车体通过中央悬吊装置连接;车体通过转向架运行在空中工字梁轨道上;转向架包括构架、两组轮对组成、直线电机和用于对轮对组成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构架呈开口向上的U字形结构,两组轮对组成对称设置在构架的开口两侧;直线电机设置在构架上,两组轮对组成位于直线电机的上方;空中工字梁轨道底部设有定子,构架上设有与定子相互耦合的动子,通过动子与定子线圈间相互耦合作用,实现驱动车体沿空中工字梁轨道方向行走。本发明的空轨煤炭运输车运用直线电机驱动,不受钢轮和轨道的黏着限制,可以实现大坡道爬坡。
-
公开(公告)号:CN114506355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011287129.7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涉及轨道工程车辆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轨道车辆在过曲线轨道时,人员跨车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该轨道车辆包括踏板组件和至少两节车体,车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车端,踏板组件位于相邻两节车体之间,并连接两个车端。相邻两个车端之间具有中间区域,中间区域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包括位于中心的中心区和位于中心区相对两侧的两个边缘区。两个边缘区中的任意一个中设置有踏板组件,或,两个边缘区内均设置有踏板组件。踏板组件在车体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可调。本发明能使轨道车辆在过曲线轨道时,降低人员在跨车时的安全隐患,提高人员在跨车时的安全系数和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5940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010374026.8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太原中车时代轨道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IPC: B61D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源排污净化收集装置,涉及铁路车辆技术领域,包括:箱体,设置于车辆一侧,所述箱体一侧上端设置有多个进风口,所述箱体顶盖上设置有安全阀孔和排风口,箱体下侧设置有排污口;冷凝板,设置于箱体内部,所述冷凝板将箱体分隔成进风室和出风室,所述进风口、安全阀孔和排污口均设置于进风室一侧,所述排风口设置于出风室一侧;该装置连接风源系统的各个排风口,具有冷凝板,可以对车辆排出气体中的油污冷凝后收集,统一排放,具有风源排污净化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27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87651.X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北京中铁科客货运输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飞 , 何涛 , 马玉坤 , 李善坡 , 李涵 , 汪正义 , 殷涛 , 李可佳 , 孙艳鹏 , 史村 , 孙胜楠 , 李建贞 , 黄中伟 , 蒋波 , 龙坤建 , 边云龙 , 江大勇 , 李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轨运输架及钢轨运输总成,钢轨运输架包括两个转向架,两个转向架用以分别设置在两辆铁路平车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转向架具有下架体和上架体,下架体用以沿左右方向安装在对应铁路平车上,上架体沿左右方向设置并安装在对应下架体上,且上架体在对应下架体上具有沿前后方向移动以及周向转动的活动余量,钢轨用以托放在两个上架体上,且至少一个转向架上对应的上架体在前后移动时具有前后缓冲作用,如此使得两辆铁路平车在过弯道、制动或加速的过程中,托放在两个转向架上的钢轨相对于两辆铁路平车具有摆转和前后活动的余量,同时在铁路平车制动或加速时,还可由具有缓冲作用的转向架来对钢轨进行缓冲,以避免钢轨前后窜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03749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14692.4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
IPC: B61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有防护结构的动车加热器,包括外壳架、连动式翻转机构和防尘式保护机构,所述连动式翻转机构设置在加热器本体的左端,其用于加热器本体的自动翻转展开或翻转折叠操作,展开后呈开放状态辅助进行加热器本体的便捷清扫操作,所述防尘式保护机构呈卡设状态设置在外壳架中窗口内,其用于加热器本体的防尘保护处理,且通过能拆卸的方式进行其便捷拆解,辅助进行清扫更换操作。该设有防护结构的动车加热器,满足对加热器起到防尘保护的使用需求,避免出现灰尘污染物积留于加热器上导致制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另外采用展开辅助呈开放状态的设置,易于采用清洁工具对加热器进行清扫处理,保证清扫的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1636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349323.2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32B27/38 , B61D17/10 , B61D17/08 , B61D17/12 , B61D17/04 , B61D19/00 , B32B27/20 , B32B27/06 , B29C64/141 , B29C70/38 , B33Y1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仿刺猬刺微结构轻量化抗冲击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仿刺猬刺微结构轻量化抗冲击复合材料板,包括:由横向加强筋与纵向加强筋组成的多孔结构芯层和上下面板结构,多孔结构芯层采用短纤环氧树脂材料,上下面板采用变模量、变密度的混杂纤维环氧树脂材料,且上下面板采用纤维铺层设计,整体结构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制备,形成一种仿生多孔结构复合材料夹芯板材,与传统的夹芯板材结构相比,其比刚度、比强度进一步提升,缓解了因异质材料的属性突变而引发的局部应力集中,解决了上下面板与芯层界面因应力集中而脱黏断裂,提前破坏失效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