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硼化锆基超高温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122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95579.9

    申请日:2024-06-1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硼化锆基超高温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S1,制备二硼化锆陶瓷坯体;S2,将二硼化锆陶瓷坯体放入加热元件中通电进行烧结,加热元件将坯体包裹,加热元件由导电材料制成,烧结条件为:直流电源恒功率输出,输出功率为1300~2300W,保持时间10~90s,然后断开电源自然冷却。加热元件经过大功率通电就可快速升温,加热元件上下面之间就形成高温温场,通过热辐射把热量传导到坯体中,使得坯体烧结,从而完成致密化,实现了极快的升温速率,在较短的烧结周期内制得致密的超高温陶瓷,打破了超高温陶瓷烧结耗能多、耗时长的传统烧结模式,能够在极短周期内进行大批量生产。

    一种外液管式电热管及其烹饪器具

    公开(公告)号:CN11869541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89149.0

    申请日:2024-07-23

    发明人: 楼洪献 黄群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液管式电热管及其烹饪器具,是针对解决现有现有电热管结构设计较为简单,较难与蒸汽管道结构结合使用,现有蒸汽家电产品及空气炸锅产品的蒸汽功能结构设计复杂,电热管装配不便,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电热管的电热管组件包括油汽电热管和中空金属管;其要点所述油汽电热管外径表面设有密绕为一体的中空金属管,中空金属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油汽电热管和中空金属管一体设置于机体内锅体组件的锅口上方或者凹槽内,所述凹槽内或设有风叶,中空金属管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水泵的进水孔连接,中空金属管的出液口位于锅体组件的锅口内径,锅体组件通过机体一侧的开口设置于机体内,所述锅体组件为蒸锅组件或炸锅组件。

    一种耐高温电加热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024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71338.1

    申请日:2023-08-24

    发明人: 戚洪明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高温电加热器。包括:发热管;电热管,呈周向布设于所述发热管内;温井,呈轴向布设于所述发热管的轴线处;金属冶金粉末,填充于所述发热管、所述电热管和所述温井之间的间隙内;其中,所述发热管内部的所述电热管、所述温井和所述金属冶金粉末经过高压锻打缩管而成;所述发热管、所述电热管和所述温井均使用inconel600或inconel625合金,保证整个所述发热管能够长期使用温度在1000℃左右。本发明整个发热管重量重,加热过程中热容量大,抗温度冲击能力强,单支功率大,特适合于温度在1000℃左右的流体加热。

    衬套单元管式电加热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33529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880042631.6

    申请日:2018-09-13

    发明人: V·A·加夫林

    IPC分类号: G21C3/04 H05B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核工程,尤其涉及核电站反应堆安全系统中的电加热元件。在用于管状电加热元件组件的总线装置中,所述装置包括管状电加热元件组件、密封的接线盒以及用于将电源引线连接到成组布置的管状电加热元件的端子的组件、用于将电源引线连接到管状电加热元件的端子的组件的形式为耐热密封卡口插头连接器,其公端为管状电加热元件的端子,卡口连接器的插针配置在管状电加热元件的主体,并且卡口连接器的槽以倾斜的轮廓表面的形式构造。本发明的技术结果是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简化了管状电加热元件组件的安装和使用,减少了安装时间和维护人员进行的费力的工作,并且增加了管状电加热元件的电源组件的耐热性。

    Y型速接电缆及其加工方法、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44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05671.7

    申请日:2023-06-15

    摘要: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Y型速接电缆及其加工方法、布置方法,其中,Y型速接电缆,适配于电发热膜/板,包含一根电缆主线及设置于其上的多根电缆支线,电缆主线与多根电缆支线电性连接且每处连接位置均包覆有一电缆端子外套,电缆端子外套整体注塑而成且呈一圆柱结构,由电缆端子外套的入线端接入电缆主线、由电缆端子外套的出线端分别伸出电缆主线及电缆支线,每根电缆支线未与电缆主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速接组件,速接组件为公插接头或母插接头,借助速接组件、电缆支线可与电发热膜/板电性连接。本申请的Y型速接电缆成品具有防水、耐高温、轻便易施工、杜绝使用过程中安全隐患等诸多优点。

    一种陶瓷红外线辐射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5668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304636.4

    申请日:2023-03-27

    发明人: 储江顺 樊护钊

    IPC分类号: H05B3/08 H05B3/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红外加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陶瓷红外线辐射装置,包括外层弧板、主体焊接件与内层弧板,所述外层弧板、主体焊接件与内层弧板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主体焊接件的本体均匀设置有多组陶瓷红外线辐射器,所述陶瓷红外线辐射器远离内层弧板的一侧连接有陶瓷绝缘管,所述外层弧板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外管护板,本发明方案为90度扇形结构内部均匀布置陶瓷红外线辐射器,可以对受热件进行局部辐射加热,也可以四件拼凑成360度的热辐射装置对聚乙烯类管进行外部圆周加热,且热辐射温度最高能达到800~900度,比电红外加热管具有高温度高可靠性优势,比燃气红外陶瓷板辐射具有热辐射稳定温度可控等优势。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干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93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911167350.6

    申请日:2019-11-25

    IPC分类号: H05B3/08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干烧检测方法。该电磁加热装置包括:谐振电路;检测电路,与谐振电路连接,检测电路用于将谐振电路的谐振电压与预设电压进行比较,其中预设电压为非零电压;控制电路,与谐振电路和检测电路连接,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检测电路的比较结果确定谐振电压大于或小于预设电压的持续时间,并基于持续时间判断电磁加热装置是否干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电磁加热装置干烧检测的准确度。

    一种PTC加热器电源装置及其装配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64040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811532088.6

    申请日:2018-12-14

    发明人: 田春辉

    IPC分类号: H05B3/00 H05B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PCT加热器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PTC加热器电源装置及其装配工艺,包括PCB印刷电路板,所述PCB印刷电路板上连接有用于与外部控制电源接插的插头机构,所述PCB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多个PTC加热器组件;每个所述PTC加热器组件都包括多个设置在PCB印刷电路板上的PTC加热单元;每个所述PTC加热单元通过弹簧插座与PCB印刷电路板相连接。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PTC加热器的结构,通过增加弹簧插座2,使得PTC加热单元31的安装更为简单,装配时直接将所述弹簧插座2与PTC加热单元31插接,并将外部控制电源与所述插头机构相连接,这样的设置方式使产品装配效率大大提高。

    一种大型弧形金属工件的电磁感应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14472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1382373.9

    申请日:2019-12-28

    IPC分类号: B21D37/16 H05B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弧形金属工件的电磁感应加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待加热工件放置于滚轮架上,然后将电磁感应加热工装放置于待加热工件的下方,并使电磁感应工装贴近于待加热工件的最小半径处,保持电磁感应加热工装固定不动;电磁感应模块通电后首先对待加热工件最小半径位置处进行加热,当加热至需求温度后,待加热工件在滚轮架上转过一定位置,此时电磁感应模块对转过后对应的位置进行加热,如此待加热工件边滚动边加热,直至完成整个待加热工件的加热。本发明能够使加热工装尽可能的贴近不断转动的不规整直径的弧形被加热工件,同时提高感应加热设备在实际使用中的容错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电热膜智能料理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0546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353510.3

    申请日:2021-11-16

    发明人: 张勇

    IPC分类号: H05B3/26 H05B3/28 H05B3/08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热器具的领域,尤其涉及电热膜智能料理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加热盘,还包括依次设置的陶瓷绝缘层、发热层以及隔热层;其通过薄片性的薄膜发热片作为发热层以及下侧的隔热层,将热量定向向上传递,且隔热层距离加热盘底部距离较少,有效减低热量向四周散失,从而使得热量仅能向上传递到加热盘上,大大提升整个装置的热效率,本方案的有效改进,其热效率可高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