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0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44074.4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非能动冷却系统,包括:换热装置、第一管路和分离箱;所述换热装置用于与海水发生热交换,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分离箱连接,加热后的海水进入所述分离箱内;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分离箱连接,所述第一管路用于排出加热后的海水;所述分离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用于阻挡蒸汽泡沿所述第一管路流动。上述的非能动冷却系统,通过在分离箱内设置隔板,可利用浮升力和隔板将汽水混合物分离,使蒸汽汇聚于分离箱的顶部,液体汇聚于分离箱的底部,从而将液体由第一管路排出,避免了第一管路中蒸汽与回流过冷海水直接接触发生冷凝,进而诱发水锤。
-
公开(公告)号:CN11378223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062700.X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21C15/16 , G21C15/18 , G21C15/247 , B01D53/62 , C02F1/00 , C02F1/04 , C02F1/16 , C07C1/12 , C07C9/04 , C25B1/04 , F01D15/10 , F01K13/00 , F28B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动换热和水氧除碳一体化的空间核电循环系统,包括内循环回路和外循环回路;内循环回路中通过核反应堆中流出的高温液体金属在脉动换热器中与外循环回路中的氦气进行换热;氦气升温后进入涡轮机发电,并经过回热器流向水氧除碳一体化装置;流出的氦气经过冷却器的进一步散热后,进入压缩机,由压缩机流入回热器中,预热至固定温度后,再进入脉动换热器进行下一轮换热;本发明还提供了换热介质脉动装置及控制模块,通过自定义参数,周期调节阀门开度,使换热介质产生周期脉动,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引入了水氧除碳一体化装置,实现废水利用和氧气制取,除去二氧化碳,维持空间系统中的生存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64910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494109.7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龙岗分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5/14 , G21C15/16 , G21C15/28 , G21C17/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铅基合金循环回路系统,其包括:储料罐,用于存储铅基合金介质;循环回路,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加热段、膨胀箱和空冷换热器,储料罐通过管道和阀门连接至加热段和空冷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真空泵,通过管道和阀门连接膨胀箱;以及惰性气体源,通过管道和阀门连接储料罐;其中,惰性气体源还通过气举系统连接至加热段和膨胀箱之间的管道上,气举系统包括管道、阀门、气体流量计、气体泵、气压表和设置于管道上的伴热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铅基合金循环回路系统无需机械泵等能动部件驱动即可改善铅基合金的循环,可简化循环传热系统设计,为铅基合金在循环传热系统中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14033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61904.7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内部换热器防护装置的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安全壳内外两侧,包括安全壳内侧部分及安全壳外侧部分;所述的安全壳内侧部分位于安全壳内部侧壁上部,主体包括内部换热器及防护装置,其中防护装置与内部换热器平行的位置布置,为拼接直板式换热器防护装置;所述的安全壳外侧部分位于安全壳外部侧壁上方,主体结构包括外部冷却水箱及汽水分离器;上述安全壳内侧部分与安全壳外侧部分之间通过管线及阀门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减轻反应堆内发生严重事故时引发的大量高质能工质喷放或飞溅物对内部换热器的冲击,确保事故条件下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3538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0302.6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沸腾合金冷却堆芯的新型碱金属热电转换核反应堆系统,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反应堆模块、钠蒸气分离器、第一回热器、冷凝器、第一电磁泵、热交换器、电极室、负载、第二回热器、第二电磁泵;反应堆模块包括燃料,燃料周围布置有冷却剂通道;冷却剂通道下端连接有分流室,上端连接有集流室;集流室的出口与钠蒸气分离器的入口连接;电极室包括液态钠电极室、BASE和熔融合金电极室;负载的两端分别与液态钠电极室、熔融合金电极室连接。本发明采用沸腾合金冷却堆芯,钠在冷却剂通道沸腾段中沸腾气化,合金还原发生于堆芯,取消了反应堆主冷却剂回路以及钠蒸馏分离室、主冷却剂回路与发电回路之间的换热器,简化了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19773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504039.X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树强
IPC: G21C15/16 , G21C15/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一回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电站一回路排气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一回路进行第一次充水排气;设置一回路的压力至第一起始压力,同时调节一回路的上充流量至第一起始上充流量,并根据一回路的压力调节一回路的下泄流量至第一起始下泄流量;依次点动主泵以使蒸汽发生器中的气体转移至反应堆压力容器,并根据一回路的压力调节下泄流量及上充流量,以使一回路的压力处于预设压力范围内;对一回路进行第二次充水排气。上述核电站一回路排气控制方法,通过根据一回路的压力调节上充流量与下泄流量,优化了启动和停运主泵的过程中的压力控制,保证了一回路的压力稳定,从而保证了主泵的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14592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38954.7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俊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一回路热试系统及方法,包括石墨和碳砖堆内构件、反应堆球床堆芯、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一回路混凝土舱室、第一截止阀、舱室通风装置、第二截止阀、真空泵、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第五截止阀、电加热器、氦-氦冷却器、低温吸附床、氦气压缩机、第六截止阀、氦-水冷却器、气水分离器及第七截止阀,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加速一回路热试期间氦气升温速率,提高加热除湿效率,缩短热试时间,提高热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2307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12341.1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式蒸汽发生器二回路启停系统,包括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启动分离器、启动换热器、除氧器、给水泵、蒸汽联箱、冷凝器和汽轮机,给水泵的出水口与蒸汽发生器之间设有给水流量调节阀,蒸汽发生器与蒸汽联箱之间设有主蒸汽管道,启动分离器通过旁路蒸汽管道与主蒸汽管道连接于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与蒸汽联箱间设有第一蒸汽隔离阀,启动分离器与第一位置之间设置启动分离器入口隔离阀,启动分离器与蒸汽联箱间设置启动分离器出口隔离阀和启动分离器出口调节阀,启动换热器与除氧器之间设置疏水调节阀和疏水隔离阀。本申请满足蒸汽发生器启停过程中汽水分离、工质回收和进出口参数控制的要求,提高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6733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995023.3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铅基冷却剂反应堆的氧控装置、方法、反应堆系统,该装置包括:氧浓度检测器、热电偶、第一贮存罐、第一管道、第一阀门、第二贮存罐、加热器、第二管道、第二阀门、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氧浓度检测器发送的氧气浓度信号,和热电偶测得的铅基冷却剂温度信号来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调节反应堆主容器内的铅基冷却剂的氧气浓度。本发明同时利用固相氧控技术和气相氧控技术进行氧浓度控制,气相氧控技术用于降低铅基冷却剂中的氧浓度,工程易实现,同时可以净化铅基冷却剂,固相氧控技术用于提升铅基冷却剂中的氧浓度,响应速度快,不会产生额外的氧化物杂质,两种技术同时使用扬长避短。
-
公开(公告)号:CN10997961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1445809.5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声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游式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围板螺栓检查装置。该检查装置结构小巧,运输、吊装和操作比较方便,对浮游装置的运动性能要求低,对人员操作技能也不高,检查效率高。本发明保证装置工作时,始终有两面与围板通过滚珠贴合,使得检测时有两个面的基准,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本检测装置中的探头可以进行横向运动,前后运动以及旋转,探头的横向移动可以将探头送至检测物的横向位置,探头的前后伸缩可以将探头顶至被检测物的顶部,探头旋转可以使探头角度与被检测物的角度一致,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