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合金表面多孔微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13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1815208.4

    申请日:2023-12-26

    Inventor: 黄鑫 倪骁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表面多孔微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钛合金切割成所需尺寸,用砂纸进行打磨,随后进行两次酸洗和电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后,将钛合金试样分别用蒸馏水、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0min,清洗后,在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中以80℃干燥20min,完成制备。通过利用金属表面的孔洞结构和聚合物柱形成“锁扣”结构,通过“锚栓效应”实现金属与聚合物的高强度结合,所制备的钛合金多孔结构的粗糙度和孔隙率有显著的提升,能提高钛合金与塑料注塑成型的结合强度。

    一种涂层钛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76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484704.X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涂层钛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方法包括步骤:在粗糙钛基底表面电沉积金属铂层,制得镀铂钛基底;将铱源化合物、钽源化合物和锶源化合物按照Ir:Ta:Sr=6:3:1的摩尔比加入到有机醇中,经超声分散后制得涂覆液;将涂覆液刷涂在镀铂钛基底表面后进行烘烤处理,得到干燥钛基底;将干燥钛基底在空气氛围下升温至400‑600℃进行保温第一预定时间,完成一次涂层的涂覆;重复数次涂覆后,将最后一次涂覆的钛基底在空气氛围下升温至400‑600℃进行保温第二预定时间,制得涂层钛电极。本发明通过在粗糙钛基底表面电沉积金属铂层作为中间层,能够有效提高涂层钛电极的电解寿命。

    半导体器件局部金属电极去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046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62808.2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局部金属电极去除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承片台,承载半导体器件移动至各缺陷标记位置;导电毛刷,固定在承片台上并与半导体器件的门极电极接触;第一探针,与半导体器件的缺陷电极接触;直流电源阳极与第一探针连接,阴极与导电毛刷连接,用于电解滴加电解液后的缺陷电极;电压检测模块正极与第一探针连接,阴极与导电毛刷连接,用于检测第一探针与导电毛刷间的电压,并根据电压控制直流电源的关闭。该方法基于该设备实现。本申请提供的半导体器件局部金属电极去除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自动检测和去除缺陷电极的问题,提高了缺陷电极去除精度,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半导体器件的良率。

    一种具有多孔钽-石墨烯复合涂层的钛钽合金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7071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81131.8

    申请日:2023-04-11

    Inventor: 周文昊 余森 王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孔钽‑石墨烯复合涂层的钛钽合金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一、将钛钽合金进行电解腐蚀得到具有多孔钽的钛钽合金;二、置于盐酸多巴胺的混合液中浸泡得到含辅助层的钛钽合金;三、置于石墨烯溶液中浸泡得到具有多孔钽‑石墨烯复合涂层的钛钽合金植入物;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钛钽合金植入物在医用器械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电解腐蚀制备多孔钽、构建辅助层以及浸泡石墨烯的方法制备得到具有多孔钽‑石墨烯复合涂层的钛钽合金植入物,利用多孔结构“陷阱杀菌”和石墨烯的光热杀菌性能,使得多孔钽和石墨烯协同工作,实现了极高的抗菌效率,且展现出极佳的成骨生物活性,在医用器械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γ-TiAl基合金的金相腐蚀剂及其腐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4711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356058.1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γ‑TiAl基合金的金相腐蚀剂及其腐蚀方法,属于金相样品制备技术领域。金相腐蚀剂由NaOH和去离子水组成NaOH水溶液,NaOH的质量浓度为0.1%~3%,余量为去离子水。金相腐蚀方法如下:将TiAl合金样品用不同号数水磨砂纸依次粗磨和精磨,抛光至镜面。将待观察金相样品连接阳极,纯钛片连接阴极,浸入金相金相腐蚀剂进行电解腐蚀,金相腐蚀剂温度为室温,电解腐蚀电压为15~35V,电解腐蚀时间为5~20s,采用常规光学金相显微镜明场像就能观察到组成相颜色差别明显、晶界清晰可见的γ‑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本发明解决了γ‑TiAl基合金的金相组织两相难以分辨、晶界模糊、晶粒尺寸统计困难的难题,有利于科研人员加快γ‑TiAl基合金及其部件的研制生产。

    一种钨针针尖制备方法和医用微创钨针

    公开(公告)号:CN1157870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47196.2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钨针针尖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钨针针尖制备方法和医用微创钨针,包括以下步骤:(1)将具有圆台形内腔的阴极台放入电化学池中,然后倒入电解液,使电解液流入阴极台内腔且电解液液面不低于阴极台的整体高度;(2)将待腐蚀钨棒插入阴极台的圆台形内腔中部且延伸至电解液中;(3)以所述阴极台、所述待腐蚀钨棒分别作为阴极和阳极,进行电化学腐蚀;其中,圆台形内腔的径向尺寸由上到下逐渐减小,且圆台形内腔的锥角θ锥根据所需的腐蚀后钨针针尖的锥角θ钨以及下述公式确定:θ钨=a×θ锥×D/(H×L),a为0.2‑0.6。本发明制得的钨针针尖曲率半径小,可达20μm,表面光洁,不容易断裂,可实现精细切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