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1597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499328.2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3/00 , B01J6/00 , C07D319/12 , C07D31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状酯的生产设备,包括:料筒,设有物料腔,以及设有连通物料腔的入料口、熔体出料口和至少一个真空通气口;沿物料的进给方向穿过料筒的中空轴,中空轴中设有介质腔;于料筒内沿进给方向设置的若干中空盘,且中空盘设于中空轴的外周部,中空盘内设有连通介质腔的介质流道,介质流道的至少部分由外向内呈螺旋状,和/或介质流道包括多个并行的介质子流道。如此,热介质进入介质腔后将流入介质流道中,并借助介质流道在中空盘中进行较为均匀的分布,中空盘的设置还能够增加剪切和流动,这样中空轴和中空盘相互配合,实现对处于物料腔中的低聚物较为均匀的加热,以避免低聚物受热不均导致的碳化结焦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96842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6842.7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大连华一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华一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317/40 , B01J29/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亚乙烯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使氯代碳酸乙烯酯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碳酸亚乙烯酯;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改性钛硅分子筛以及负载在所述改性钛硅分子筛上的金属盐,所述改性钛硅分子筛通过将钛硅分子筛先煅烧然后采用四烷基氢氧化铵进行刻蚀获得,所述金属盐中的金属元素具有d轨道电子;实践表明,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够直接使氯代碳酸乙烯酯脱出氯化氢进而生成碳酸亚乙烯酯,而且反应温度获得了出乎意料的降低,能够降低至200℃甚至180℃以下,大大地降低了能耗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而且反应过程无需溶剂,无固废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646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557056.0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福建省德旭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酸亚乙烯酯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氯代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按质量体积比为42kg~48kg:100L在氮气环境下在混合釜混合,得到混合液;S2,将2,4二叔丁基酚加入反应釜,将S1得到的混合液以相应的流速加入反应釜,将三乙胺缓慢加入反应釜中参加反应,控制氯代碳酸乙烯酯与三乙胺的质量体积比为0.75kg~0.80kg:1L,控制温度40‑55℃;S3,升温至55‑70℃,连续反应16‑20h,反应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碳酸亚乙烯酯粗液;S4,将碳酸亚乙烯酯粗液精馏提纯,得到高纯度碳酸亚乙烯酯。
-
公开(公告)号:CN119327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90219.9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大连华一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D9/00 , C07D317/40 , B01D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酸亚乙烯酯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酸亚乙烯酯结晶工艺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一次结晶模块、二次结晶模块及控温模块,其中一次结晶模块用于碳酸亚乙烯酯半成品的一次结晶、一次发汗及一次化开工艺;二次结晶模块与一次结晶模块连接,二次结晶模块用于对一次结晶模块输出的碳酸亚乙烯酯溶液进行二次结晶、二次发汗及二次化开工艺;控温模块与一次结晶模块和二次结晶模块连接,控温模块分别为一次结晶模块和二次结晶模块提供各工艺过程的控温水。本发明能实现系统自动运行,产出合格产品,DCS操作人员只需监控,发现异常报警及时处理即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64971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17812.4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孔UiO‑67包裹Zn或Cu颗粒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合成Zn或Cu颗粒、再原位合成UiO‑67、最后经造孔剂溶液的溶剂热刻蚀反应,通过调节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时间以及温度,可以得到Zn或Cu颗粒和UiO‑67以及介孔UiO‑67包裹Zn或Cu颗粒催化剂,并保留了UiO‑67本身形貌和框架结构。本发明的催化剂尺寸为1‑2.5μm,孔径范围为5‑50nm,Zn或Cu颗粒尺寸为20‑70nm,Zn或Cu颗粒占催化剂质量的3‑8%,利用其介孔结构和Zn或Cu颗粒的协同作用以及刻蚀反应暴露催化剂更多的活性位点,应用于二氯代碳酸乙烯酯制备碳酸亚乙烯酯的催化领域中,二氯代碳酸乙烯酯的转化率为85%以上,碳酸亚乙烯酯的选择性为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64970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17811.X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孔UiO‑67包裹多元金属元素颗粒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合成多元金属元素颗粒、再原位合成UiO‑67、最后经造孔剂溶液的溶剂热刻蚀反应,得到了不同尺寸和不同孔径的介孔UiO‑67包裹多元金属元素颗粒催化剂,并维持了UiO‑67本身形貌和框架结构。本发明的催化剂利用其介孔结构和多元金属元素颗粒的协同作用以及刻蚀反应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应用于二氯代碳酸乙烯酯制备碳酸亚乙烯酯领域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转化率为90.5‑97.5%,选择性为99%以上,碳酸亚乙烯酯收率为90.0‑97.0%,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107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80037291.9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联合治疗公司
IPC: C07C271/28 , A61K31/325 , A61K31/357 , A61K31/445 , A61K31/5375 , A61P9/12 , C07C311/51 , C07D211/58 , C07D295/185 , C07D317/40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ralinepag前药及其药物组合物,以及其在治疗将受益于用前列环素(IP)受体激动剂化合物治疗的疾病或病况(诸如但不限于肺动脉高压(PH)疾病)中使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0159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499328.2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3/00 , B01J6/00 , C07D319/12 , C07D31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状酯的生产设备,包括:料筒,设有物料腔,以及设有连通物料腔的入料口、熔体出料口和至少一个真空通气口;沿物料的进给方向穿过料筒的中空轴,中空轴中设有介质腔;于料筒内沿进给方向设置的若干中空盘,且中空盘设于中空轴的外周部,中空盘内设有连通介质腔的介质流道,介质流道的至少部分由外向内呈螺旋状,和/或介质流道包括多个并行的介质子流道。如此,热介质进入介质腔后将流入介质流道中,并借助介质流道在中空盘中进行较为均匀的分布,中空盘的设置还能够增加剪切和流动,这样中空轴和中空盘相互配合,实现对处于物料腔中的低聚物较为均匀的加热,以避免低聚物受热不均导致的碳化结焦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814248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56756.8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福建省德旭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B01J19/18 , B01J19/00 , C07D31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亚乙烯酯制备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搅拌机构,包含搅拌管件,所述搅拌管件的中部安装有搅拌叶片,搅拌管件的中部转动套接有驱动轴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管件和驱动轴件分别进行转动;储固机构,包含隔离容器,所述隔离容器向上连接有储料筒体,所述储料筒体的上部套设于搅拌管件的下侧,所述驱动轴件延伸至储料筒体的下侧并固接有相应的螺旋送料板,驱动轴件上固接有轴流叶轮;排料机构,包含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进料端连接到所述隔离容器内,所述隔离容器内可升降安装有一相应的塞体。本发明能够对反应产物中的部分固态物料进行暂存,从而能够将含固量少的液态物料外排进行快速固液分离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81219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24651.2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IPC: B01D9/02 , B01D9/00 , B01J19/08 , C07D317/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晶提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碳酸亚乙烯酯的板式熔融结晶系统,包括高压静电场单元、料液循环单元、密闭制冷加热循环装置及PLC控制单元;还涉及碳酸亚乙烯酯的板式熔融结晶方法,步骤为:设定内外密封制冷加热循环装置温度均为23℃,内密封制冷加热循环装置由23℃以0.08K/min的速率进行降温,高压静电场强度为2KV/cm,降温终点温度为10℃,恒温30min;以0.05k/min进行升温发汗,发汗终温为18℃,恒温60min;之后设定内密封制冷加热循环装置温度为22度,将晶体全部融化,排入成品罐。本发明通过在高压静电场的环境下进行熔融结晶,物料在熔融状态下产生极化,与普通熔融结晶相比,晶体成核速率更快,提高了结晶效率,并且晶体尺寸、晶层厚度,沿电场方向均有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