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堆核岛带法兰奥氏体不锈钢吊篮筒体整体锻造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300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80395.6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堆内构件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反应堆核岛带法兰奥氏体不锈钢吊篮筒体整体锻造成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钢锭原料加热并压制成八棱柱型钢锭;进行切剁和去除表层氧化皮;在一定加热制度下进行钢锭的镦拔;进行滚圆拔长压肩制成坯料;坯料冲孔、扩孔;切剁坯料形成筒体与法兰的分料槽;对分料槽一侧的筒体部分坯料再次进行滚圆拔长:对筒体部分坯料进行多次加热;压制法兰部分坯料,使法兰坯料产生的应变大于8%;粗加工;吊篮筒体锻件的固溶热处理和时效热处理;成品加工。采用上述方法提升了反应堆核岛带法兰奥氏体不锈钢吊篮筒体的性能参数,特别是法兰的晶粒度和冲击性能,并且该工艺方法整体耗能降低。

    一种采用锻造替代铸造成型的舵筒锻件

    公开(公告)号:CN11287759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600175.8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能彻底克服了舵筒铸件生产难度大、加工周期长、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又能使用新型锻造成型的低碳合金钢舵筒锻件质量等级能大大提升且在大吨位船型舵系中能得到广泛运用的采用锻造替代铸造成型的新型舵筒锻件,质量分数%:C0.20~0.22、Si0.22~0.24、Mn0.74~0.77、P0.012~0.013、S0.008~0.016、Cr1.05~1.11、Mo0.20~0.22、Cu0.05~0.07。优点:一是彻底克服了舵筒铸件生产难度大、加工周期长、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其性达到抗拉强度Rm671~673MPa、屈服强度ReL472~521 Mpa、伸长率A 21.5%、断面收缩率Z53.5~61.5%、0℃冲击吸收能量Kv2平均值85~122 J;二是在0℃~‑20℃低温状态下的冲击韧性非常稳定;三是经超声波探伤检测没有发现任何超标缺陷,符合DNV‑GL船级社的规范要求。

    一种GH4163环形锻件胎模锻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511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613009.5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H4163环形锻件胎模锻造方法,所述方法将锻造对数应变确定为ε=0.4~0.7,坯料的长度L=1.5H~2H,坯料直径D满足关系式:L=4V/((3.14D2)*1.05),并满足L/D<2。使用本发明方法进行GH4163合金环形锻件进行锻造,提高了锻件表面质量,锻件变形均匀,避免出现自由锻造容易产生裂纹、组织及性能不均匀性、晶粒粗大等问题,锻件的晶粒度可达平均7‑8级,确保了得到的环形锻件的性能。

    一种电力电容器铝壳加工用挤压机的送料器

    公开(公告)号:CN11357915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46574.8

    申请日:2021-08-18

    Inventor: 郑国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铝壳加工用挤压机的送料器,属于电容器生产制造领域,包括竖直设置在加热成型模具左表面挤压槽一侧的送料轨道,所述送料轨道下方设置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用于逐个承接送料轨道内铝块的接料装置,所述送料器还包括通过挤压头的左右运动带动接料装置前后运动的运动方向同步改变装置和在接料装置运动到与挤压槽对应位置时将接料装置内的铝块填入挤压槽的填料装置。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电力电容器铝壳加工用挤压机的送料器易与挤压装置发生干涉和易磨损的问题。

    核电热交换器用左、右筒体一体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7774859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078776.5

    申请日:2017-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3/02 B21K21/00

    Abstract: 核电热交换器用左、右筒体一体成型制造模具,主要由双芯冲头和双孔模座两部分组成;所述双芯冲头通过燕尾与液压机上砧连接;所述双孔模座固定在工作台上,双孔模座顶部两边各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设置二个脱模卡槽,在脱模卡槽内设有脱模卡销。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锻制不同材料、不同尺寸的半圆筒体与圆环相贯异形件,使其纤维方向随形分布,综合性能高,且机械加工余料小,加工周期短,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球类薄壁容器局部增厚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85545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031013.X

    申请日:2015-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类薄壁容器局部增厚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球类薄壁容器需增厚部位的形状及其尺寸设计并制作增厚压力机的下模和上模,制作好后,分别将下模和上模安装到增厚压力机上,使该两者相互对齐;B、将球类薄壁容器需增厚部位固定在增厚压力机的下模上,通过压机使增厚压力机上的下模、上模与球类薄壁容器需增厚部位相贴合,接着继续进行加压,保压20‑30分钟后,解除压力,测量增厚尺寸,1小时后检验变形的回弹量,如有回弹变形需重新进行加压至检验合格。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节约用料,工艺简单,易操作,节省时间,加工成本低,实用性强,极大的满足了市场需求。

    油井管外加厚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造的油井管

    公开(公告)号:CN103143669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10583561.X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井管外加厚方法,方法包括S1、根据加热长度,加热待加厚油井管;S2、设定送料长度及第一次加厚顶锻力后将待加厚油井管送至加厚装置加厚,完成第一加厚量并冷却;S3、设定第二次加厚顶锻力,完成第二加厚量并冷却;S4、设定第三次加厚顶锻力,完成第三加厚量,产品成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厚现有13Cr油井管,延长过渡带,使油井管符合现有开采需要的同时,延长油井管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