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管道压扁修复工具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9075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17106.1

    申请日:2014-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属管道压扁修复工具,包括修复组件、传动组件,所述修复组件包括修复滑块(1)、设有槽口和斜面的固定块(2);传动组件包括丝杆(3)、设有圆孔的垫块(4)、调节螺母(5)、支撑管(6),丝杆(3)的一端与所述修复滑块(1)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所述垫块(4)、调节螺母(5)。丝杆(3)位于支撑管(6)的内部,并且与所述支撑管(6)同轴心,支撑管(6)位于受伤管件(7)的内部,并且与所述受伤管件(7)同轴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修复后的金属管,使金属管恢复至原来的尺寸,其质量和性能及外观不受影响,因此能继续投入使用,减少了不必要的报废。

    油井管外加厚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造的油井管

    公开(公告)号:CN10314366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10583561.X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井管外加厚方法,方法包括S1、根据加热长度,加热待加厚油井管;S2、设定送料长度及第一次加厚顶锻力后将待加厚油井管送至加厚装置加厚,完成第一加厚量并冷却;S3、设定第二次加厚顶锻力,完成第二加厚量并冷却;S4、设定第三次加厚顶锻力,完成第三加厚量,产品成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厚现有13Cr油井管,延长过渡带,使油井管符合现有开采需要的同时,延长油井管使用寿命。

    油井管外加厚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造的油井管

    公开(公告)号:CN103143669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10583561.X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井管外加厚方法,方法包括S1、根据加热长度,加热待加厚油井管;S2、设定送料长度及第一次加厚顶锻力后将待加厚油井管送至加厚装置加厚,完成第一加厚量并冷却;S3、设定第二次加厚顶锻力,完成第二加厚量并冷却;S4、设定第三次加厚顶锻力,完成第三加厚量,产品成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厚现有13Cr油井管,延长过渡带,使油井管符合现有开采需要的同时,延长油井管使用寿命。

    深孔镗刀排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48685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17105.7

    申请日:2014-08-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27/0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孔镗刀排,包括刀杆(1)、设有刀头(2)的圆形的刀盘(3)、刀片,所述刀头(2)呈环形阵列状分布于所述刀盘(3)上,所述刀头(2)的数量为三到四只;所述刀片(4)与所述刀头(2)相固定;所述刀盘(3)设于所述刀杆(1)的首端。有益效果为,选用了环形阵列状分布于所述刀盘的刀头,平衡了刀杆切削时的弯矩,因而减小了刀杆的振动,提高了加工产品的精度,同时也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多道次加厚成型整体加重钻杆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7035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13684.0

    申请日:2014-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5/00 E21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杆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道次加厚成型整体加重钻杆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一)、选用含高钼、高铬合金的大壁厚无缝钢管为原料;(二)、采用中频炉对所述无缝钢管的端部进行中频加热,其加热温度为1190~1210℃;本发明首先采用含高钼、高铬合金的无缝钢管作为管体,其次采用整体式镦粗加重钻杆工艺对含高钼、高铬合金的无缝钢管进行镦粗加厚成型,最后进行后续处理,使其成品达到屈服强度980MPa、抗拉强度1105MPa、延伸率16%、冲击功(-20)75J的标准;且该生产工艺能够解决传统技术工艺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原材料用量过多、整体热处理的成本过高以及中心深孔打钻时合格率过低等情况。

    新型API石油管螺纹修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7021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13805.1

    申请日:2014-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G9/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杆螺纹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API石油管螺纹修扣方法,所述具体步骤如下:(一)、取一根好的第一钢管,用数控机床按照常规方法对管端进行API石油管螺纹加工;(二)、用端面刀具切除所述第一钢管的螺纹端面L1长度,保证新的螺纹端面到卡盘端面的距离为L2长度;本发明通过旋转卡盘的方法来进行对扣,从而完成了石油管螺纹修复作业,且方法简单、速度快,有效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修扣效率。另外,该修扣方法适用于所有的数控系统,包括目前市场上常用的FANUC和SIMENS各个型号的数控系统。

    外加厚油井管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45845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20740564.5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加厚油井管,包括油井管本体,油井管本体两端设置有加厚带,油井管本体与加厚带之间设置有过渡带,过渡带长度为80mm。超长的过渡带,能够有效避免应力的集中,提升了本实用新型耐疲劳的性能。过渡带为平滑曲线过渡。在超长过渡带的条件下可以设置曲率半径更为合适的曲率半径。上述措施,进一步避免应力的集中,更加提升本实用新型的耐疲劳性能。本实用新型还采用13Cr不锈钢作为材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二氧化碳和少量硫化氢下的耐腐蚀能力。

    钻杆外加厚成型模具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40669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20733319.1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供了一套钻杆外加厚成型模具,该钻杆外加厚成型模具包括:加厚模,加厚模在长度方向上包括工作圆柱部分、过渡部分和夹持部分,过渡部分位于工作圆柱部分和夹持部分中间,过渡部分长度为80至120厘米。过渡部分为平滑曲线过渡。在加厚过渡区超长的基础上,能够设置超大的过渡区曲率半径,将应力集中减少很小,耐疲劳及抗腐蚀疲劳性更好。有效降低因管端加厚处壁厚变化造成过大的应力集中,减少该部位刺穿、断裂,从而延长钻杆疲劳寿命。

    金属管道压扁修复工具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52456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476930.X

    申请日:2014-08-23

    Abstract: 本实用公开了金属管道压扁修复工具,包括修复组件、传动组件,所述修复组件包括修复滑块(1)、设有槽口和斜面的固定块(2);传动组件包括丝杆(3)、设有圆孔的垫块(4)、调节螺母(5)、支撑管(6),丝杆(3)的一端与所述修复滑块(1)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所述垫块(4)、调节螺母(5)。丝杆(3)位于支撑管(6)的内部,并且与所述支撑管(6)同轴心,支撑管(6)位于受伤管件(7)的内部,并且与所述受伤管件(7)同轴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修复后的金属管,使金属管恢复至原来的尺寸,其质量和性能及外观不受影响,因此能继续投入使用,减少了不必要的报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