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喷涂石墨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8961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11863.2

    申请日:2016-04-06

    Inventor: 李小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喷涂石墨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钻杆加厚机上栋梁和钻杆加厚机下栋梁,钻杆加厚机下栋梁的设置有转轴,转轴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石墨喷嘴,转轴端部设有锤头连杆,锤头连杆端部设有锤头,锤头通过绳索连接于钻杆加厚机上栋梁,当钻杆加厚机上栋梁远离钻杆加厚机下栋梁时,绳索通过牵引锤头旋转转轴使石墨喷嘴旋转到钻杆加厚机上栋梁与钻杆加厚机下栋梁之间。由此,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在不额外添加动力源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对加厚模具内部进行喷涂石墨,将石墨喷涂均匀,使锻造过程润滑更好。有效降低因石墨喷涂不均而造成锻造次品废品率,减少石墨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延长模具寿命,减少生产成本。

    油井管外加厚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造的油井管

    公开(公告)号:CN10314366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10583561.X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井管外加厚方法,方法包括S1、根据加热长度,加热待加厚油井管;S2、设定送料长度及第一次加厚顶锻力后将待加厚油井管送至加厚装置加厚,完成第一加厚量并冷却;S3、设定第二次加厚顶锻力,完成第二加厚量并冷却;S4、设定第三次加厚顶锻力,完成第三加厚量,产品成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厚现有13Cr油井管,延长过渡带,使油井管符合现有开采需要的同时,延长油井管使用寿命。

    油井管外加厚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造的油井管

    公开(公告)号:CN103143669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10583561.X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井管外加厚方法,方法包括S1、根据加热长度,加热待加厚油井管;S2、设定送料长度及第一次加厚顶锻力后将待加厚油井管送至加厚装置加厚,完成第一加厚量并冷却;S3、设定第二次加厚顶锻力,完成第二加厚量并冷却;S4、设定第三次加厚顶锻力,完成第三加厚量,产品成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厚现有13Cr油井管,延长过渡带,使油井管符合现有开采需要的同时,延长油井管使用寿命。

    一种自动喷涂石墨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629246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279763.9

    申请日:2016-04-06

    Inventor: 李小星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喷涂石墨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钻杆加厚机上栋梁和钻杆加厚机下栋梁,钻杆加厚机下栋梁的设置有转轴,转轴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石墨喷嘴,转轴端部设有锤头连杆,锤头连杆端部设有锤头,锤头通过绳索连接于钻杆加厚机上栋梁,当钻杆加厚机上栋梁远离钻杆加厚机下栋梁时,绳索通过牵引锤头旋转转轴使石墨喷嘴旋转到钻杆加厚机上栋梁与钻杆加厚机下栋梁之间。由此,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在不额外添加动力源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对加厚模具内部进行喷涂石墨,将石墨喷涂均匀,使锻造过程润滑更好。有效降低因石墨喷涂不均而造成锻造次品废品率,减少石墨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延长模具寿命,减少生产成本。

    钻杆打包机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12258U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20547360.4

    申请日:2013-0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杆打包机,包括旋转轴、料架、PLC控制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的旋转臂和与料架相连接的推动装置,料架与旋转轴对应设置,旋转臂设有电磁吸盘,电磁吸盘和推动装置均与PLC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钻杆打包机具有打包效率高,且能有效保护钻杆的特点。

    一种石油钻杆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74881U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21023933.3

    申请日:2016-08-31

    Inventor: 李小星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石油钻杆,包括杆体,杆体一端设有柱形的销部件、另一端设有环状的套部件;杆体横截面为勒洛三角形结构,杆体内设有通孔;销部件的前端设有阳螺纹,套部件的内壁设有阴螺纹,销部件与套部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销部件上依次设有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位于第二台阶面和阳螺纹之间,套部件与销部件连接的一端内壁依次设有第一台肩和第二台肩,第一台肩位于第二台肩和阴螺纹之间,第一台肩与第一台阶面相吻合,第二台肩与第二台阶面相吻合,阳螺纹和阴螺纹的起始牙部设有大倒角。由此,通过将钻杆截面设置成勒洛三角形,在旋转时,钻出的孔为正方形的孔,减少钻杆杆体磨损不均匀,为后期作业减少损耗和提高效率。

    钻杆加厚端车刀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526596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549296.3

    申请日:2013-0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杆加厚端车刀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车刀的固定件,固定件呈锥形,固定件的锥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车刀的安装孔,多个安装孔位于锥面的不同径截面,由于固定件呈锥形,使得安装在锥面上的车刀呈阶梯状分布,实现切削过程中车刀随着固定件转动而减少车刀偏离切削中心。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钻杆加厚端车刀固定装置具有一次切削成型,切削效率高的特点。

    管端加厚机模具更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526444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547472.X

    申请日:2013-0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端加厚机模具更换装置,装置包括气缸提升装置、下模安装模具、滑轨装置以及上模安装模具,气缸提升装置与滑轨装置相接触,下模安装模具与上模安装模具在滑轨装置上滑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取代现有的人工更换技术,在保证加厚机模具更换准确性的同时,提高操作安全性,通过滑轨装置与滚轮相结合,减轻劳动强度。

    外加厚油井管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45845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20740564.5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加厚油井管,包括油井管本体,油井管本体两端设置有加厚带,油井管本体与加厚带之间设置有过渡带,过渡带长度为80mm。超长的过渡带,能够有效避免应力的集中,提升了本实用新型耐疲劳的性能。过渡带为平滑曲线过渡。在超长过渡带的条件下可以设置曲率半径更为合适的曲率半径。上述措施,进一步避免应力的集中,更加提升本实用新型的耐疲劳性能。本实用新型还采用13Cr不锈钢作为材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二氧化碳和少量硫化氢下的耐腐蚀能力。

    钻杆外加厚成型模具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40669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20733319.1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供了一套钻杆外加厚成型模具,该钻杆外加厚成型模具包括:加厚模,加厚模在长度方向上包括工作圆柱部分、过渡部分和夹持部分,过渡部分位于工作圆柱部分和夹持部分中间,过渡部分长度为80至120厘米。过渡部分为平滑曲线过渡。在加厚过渡区超长的基础上,能够设置超大的过渡区曲率半径,将应力集中减少很小,耐疲劳及抗腐蚀疲劳性更好。有效降低因管端加厚处壁厚变化造成过大的应力集中,减少该部位刺穿、断裂,从而延长钻杆疲劳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