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管外加厚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造的油井管

    公开(公告)号:CN103143669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10583561.X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井管外加厚方法,方法包括S1、根据加热长度,加热待加厚油井管;S2、设定送料长度及第一次加厚顶锻力后将待加厚油井管送至加厚装置加厚,完成第一加厚量并冷却;S3、设定第二次加厚顶锻力,完成第二加厚量并冷却;S4、设定第三次加厚顶锻力,完成第三加厚量,产品成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厚现有13Cr油井管,延长过渡带,使油井管符合现有开采需要的同时,延长油井管使用寿命。

    油井管外加厚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造的油井管

    公开(公告)号:CN10314366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10583561.X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井管外加厚方法,方法包括S1、根据加热长度,加热待加厚油井管;S2、设定送料长度及第一次加厚顶锻力后将待加厚油井管送至加厚装置加厚,完成第一加厚量并冷却;S3、设定第二次加厚顶锻力,完成第二加厚量并冷却;S4、设定第三次加厚顶锻力,完成第三加厚量,产品成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厚现有13Cr油井管,延长过渡带,使油井管符合现有开采需要的同时,延长油井管使用寿命。

    一种高抗滑脱和抗粘扣性能长圆螺纹套管接头

    公开(公告)号:CN210068000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960914.0

    申请日:2019-06-25

    Inventor: 徐培林 邓龙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抗滑脱和抗粘扣性能长圆螺纹套管接头。该高抗滑脱和抗粘扣性能长圆螺纹套管接头包括钻杆外螺纹接头和内螺纹接头,外螺纹接头与内螺纹接头之间通过长圆螺纹的方式连接,外螺纹接头与内螺纹接头的一端为大端部,另一端为小端部,内螺纹接头采用渗锌工艺制备成厚度为15~25um。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优化大端螺纹锥度,增加抗滑脱性能;采用渗锌工艺制备成合理厚度的内螺纹接头,提高螺纹的抗粘扣性能的效果。

    一种下料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19028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20016743.2

    申请日:2016-01-08

    Inventor: 邓龙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料装置,包括:下料台以及接料台,下料台包括阶梯以及滑轮,滑轮设于阶梯边缘,下料台上设有盛料台,盛料台与下料台铰接,接料台的前壁开有接料凹槽,接料凹槽位于下料台的下侧,接料凹槽的底部设有推板,推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推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接料凹槽可以将物料整齐排列,便于包装运输,可以有效保护物料且节省人力。

    外加厚油井管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45845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20740564.5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加厚油井管,包括油井管本体,油井管本体两端设置有加厚带,油井管本体与加厚带之间设置有过渡带,过渡带长度为80mm。超长的过渡带,能够有效避免应力的集中,提升了本实用新型耐疲劳的性能。过渡带为平滑曲线过渡。在超长过渡带的条件下可以设置曲率半径更为合适的曲率半径。上述措施,进一步避免应力的集中,更加提升本实用新型的耐疲劳性能。本实用新型还采用13Cr不锈钢作为材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二氧化碳和少量硫化氢下的耐腐蚀能力。

    钻杆外加厚成型模具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40669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220733319.1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供了一套钻杆外加厚成型模具,该钻杆外加厚成型模具包括:加厚模,加厚模在长度方向上包括工作圆柱部分、过渡部分和夹持部分,过渡部分位于工作圆柱部分和夹持部分中间,过渡部分长度为80至120厘米。过渡部分为平滑曲线过渡。在加厚过渡区超长的基础上,能够设置超大的过渡区曲率半径,将应力集中减少很小,耐疲劳及抗腐蚀疲劳性更好。有效降低因管端加厚处壁厚变化造成过大的应力集中,减少该部位刺穿、断裂,从而延长钻杆疲劳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