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54672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610905.5

    申请日:2015-09-23

    Inventor: 锺仪文

    Abstract: 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包含:一外框、一设置于该外框内的电致变色元件、一可透光的保护板,以及一修饰框层。该电致变色元件包括二基板、二透明导电层、一离子导体层、一电致变色层,以及一离子储存层。该保护板位于该电致变色元件前侧,以保护该电致变色元件。该修饰框层可遮挡该电致变色元件的周围部位。通过该保护板与该修饰框层的设计,将该保护板连同该修饰框层固定于该电致变色元件后,就可将该电致变色元件不欲被观察到的周围部位隐藏,于组装上相当方便。而且本发明整体装置制作简单、成本较低。

    隐私保护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47742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80031272.2

    申请日:2011-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23 G02F1/1533 G02F2001/1536 G02F220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私保护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隐私保护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隐私保护滤光片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其以与第一透明基板间隔预定的距离且相对地设置;电解质,其填充在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其设置在电解质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其中第一透明基板包括:具有线栅和沟槽的凸凹图形,其形成于第一透明基板上;第一透明导电层,其形成于凸凹图形的线栅和沟槽上;和电致变色层,其沿着线栅的侧壁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形成,并且包含电致变色材料以根据是否施加电信号来透射或吸收可见光。本发明的隐私保护滤光片在隐私模式下有效地阻挡了光的侧向透射而没有损失前侧透射,实现宽视野模式和窄视野模式之间的快速转换,并确保优异的滤光性能和驱动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