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93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36028.6

    申请日:2023-08-1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应用于电子技术领域。该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触控层和防窥层,触控层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防窥层位于触控层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防窥层包括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依次层叠设置的调光膜层和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每个第一电极为条状电极,且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之间存在间隙,调光膜层用于至少在多个第一电极施加的电压作用下呈现出透光状态或遮光状态。这样,通过防窥层使得触控显示模组可以实现防窥功能;并且,通过对第一电极层进行图形化,以降低第一电极层对触控层中的触控电极的屏蔽作用,使得触控显示模组可以正常实现触控功能。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26602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111549465.9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属于电致变色领域。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基底、电致变色层和第二导电基底;第一导电基底包括层叠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一基底层,第二导电基底包括层叠的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底层,且第一基底层层叠在第一导电层远离电致变色层的一侧,且第二基底层层叠在第二导电层远离电致变色层的一侧;第一导电层的硬度和第二导电层的硬度中,至少其一不小于第一硬度值,通过调节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的硬度,以避免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接触发生短路,从而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稳定性。

    电致变色器件及电致变色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1077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731883.3

    申请日:2024-11-28

    Inventor: 林耕平 张天宇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电致变色设备,该器件包括: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功能层;第一电极层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层区域,第二电极层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电极层区域,第一电极层区域和第二电极层区域分别用于连接信号线;第一电极层区域的数量和/或第二电极层区域的数量大于1,以便电致变色功能层被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层区域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电极层区域划分为M个电致变色区域;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层区域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电极层区域中不存在完全重叠的第一电极层区域和第二电极层区域,以便第一电极层区域和第二电极层区域的总和小于2*M。本申请可以降低功耗且提高着色效率。

    包含参比电极的电致变色器件结构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70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41486.2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包含参比电极的电致变色器件结构和制备方法,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参比电极以及由下至上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基底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和第二导电基底层,参比电极设置在电解质层中靠近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或靠近离子储存层的一侧,参比电极与电解质层接触且不参与电致变色反应,用于提供电位参考,引入两个参比电极时,其中一个能够作为第三电极与第一导电基底层组成电压回路,另一个则与其他三个电极中的任意一个组成电压回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监测电致变色器件中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存储层的电压及电流变化,实现原位电致变色光谱研究,基于电位参考精确控制电致变色层的电位,提高器件的电化学与光谱重复性。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09052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1303971.4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包括:第一调光层,位于显示面板的一侧,包括第一基底和沿第一方向突出于第一基底的第一凸条部,第一凸条部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沿第三方向排布的第一凸条,相邻第一凸条之间具有第一间隔;第一电极层包括覆盖第一凸条的第一部;第一电致变色层覆盖第一部;第二电极层位于第一电致变色层远离第一电极层的一侧。通过将改变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压差,切换第一电致变色层的透明态和暗态,实现显示模组的宽视角状态和窄视角状态的转换,从而实现显示模组的共享态和防窥态的切换。

    一种棕红色柔性电致变色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76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64769.6

    申请日:2024-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棕红色柔性电致变色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柔性电致变色技术领域。制得的电致变色组件包括柔性基底、工作电极、电解质、对电极和具有结构色的柔性封装材料;通过在柔性封装材料上制备结构色,赋予了组件色彩和变色效果;采用全液相镀膜工艺有效的降低了组件的生产成本;采用Li+掺杂Zn(PO4)x凝胶能有效提高其电解质层的离子传导效率,并延长电致变色组件的循环寿命;复合变色层使组件色彩饱和度高,不易褪色;因此,本发明制得的电致变色组件柔性高尺寸灵活,色彩种类多,饱和度高,不易褪色,循环寿命和离子传导效率高;并且制备过程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操作,在柔性电致变色技术领域具备重要应用价值。

    用于全年动态光热管理的电致变色智能窗

    公开(公告)号:CN1191657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81967.9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张如范 黄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全年动态光热管理的电致变色智能窗。该智能窗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发射性电解液层、电致变色层、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反射薄膜,发射性电解液层用于透过太阳光波段的光,发射中红外波段的光;电致变色层在施加正电压时,太阳光波段的光透过率升高,电致变色层在施加负电压时,太阳光波段的光透过率降低;反射薄膜用于透过所述太阳光波段的光,反射中红外波段的光。由此,该智能窗实现了电化学过程与光热调控过程的耦合,以及太阳光波段与中红外波段调控的完全解耦,可以有效实现兼具可见光、近红外以及中红外波段的多波段的大幅度动态调控,有助于使用该智能窗的房间实现冬暖夏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