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8025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80017241.9
申请日:2017-05-08
申请人: 株式会社LG化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其包括:第一电极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上的第一电致变色层;设置在第一电致变色层上的电解质层;设置在电解质层上的第二电致变色层;和设置在第二电致变色层上的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电致变色装置包括各自设置在介于其间有电解质层的彼此对置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和第二电致变色层各自的相对表面上的第一辅助电极层和第二辅助电极层。
-
公开(公告)号:CN1087619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79366.X
申请日:2018-05-18
申请人: 清华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电解液的电致变色方法。该方法利用赝电容反应释放与消耗氢氧根离子循环调控电解液中酸碱性,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状态,即通过电解液的变色实现电致变色,脱离了传统利用电极材料实现电致变色的途径,显著降低了电致变色器件的成本,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870078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4085.0
申请日:2017-03-07
申请人: 巴斯夫欧洲公司
CPC分类号: G02F1/163 , G02F1/155 , G02F2202/3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换电致变色电池(100)的方法,电致变色电池(100)至少包括第一电极层(106)和第二电极层(108),其各自能够可逆地插入离子。此外,电池(100)包括将第一电极层(106)与第二电极层(108)隔开的离子导电层(110)和用于测量电致变色电池(100)之中或之上或其附近的温度(T)的温度传感器(216)。此外,第一接触部件(101)与第一电极层(106)以电子方式连接且第二接触部件(102)与第二电极层(108)以电子方式连接,其中第一电极层(106)和第二电极层(108)为彼此的对电极。此外,至少所述第一电极层(106)包含有机聚合物基质和分散在所述有机聚合物基质中的电致变色材料、电子导电纳米物(112)和溶于溶剂中的电解质(114)。此外,所述方法包括在将电压(UC)施加至电极层(106,108)时测量流经电池(100)的电流(iC),并将电压(UC)施加至接触部件(101,102)且作为电流(iC)的函数而改变该所施加的电压(UC),从而使得在电极层(106,108)之间产生的电压(UC)保持在预定的温度(T)依赖性安全氧化还原极限内且使得电池电流(iC)限于预定的温度依赖性极限。此外,所施加的电压(UC)仅在电池电流(iC)小于根据以下确定的最大电池电流(i最大)时增加:i最大=j最大×面积+(T‑T0)×F,其中j最大为预定的最大电流密度,面积为有效电池面积,T为用该温度传感器(216)测量的电致变色电池(100)的温度,T0为参考温度,F为因子。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200)和系统(300)。
-
公开(公告)号:CN10846376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80078643.5
申请日:2016-12-20
申请人: 唯景公司
发明人: 罗伯特·T·罗兹比金 , 戈登·杰克 , 迪沙·曼塔尼 , 罗宾·弗里德曼
CPC分类号: G02F1/155 , E06B3/6722 , E06B9/24 , E06B2009/2464 , G02F1/153
摘要: 所描述的实施方案包括用于电致变色或其他光学状态改变装置的汇流条。所述汇流条被构造来与其所述光学装置中的周围环境进行颜色匹配和/或提供最小光学对比度。这类汇流条可以是透明汇流条。
-
公开(公告)号:CN108363257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39861.6
申请日:2018-02-11
申请人: 宁波祢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电致变色器件,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在基底的边缘粘结金属电极用于电致变色器件中透明导电层或导电反射层与外接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可应用于智能变色镜以及变色窗等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能扩大电致变色器件的反射面积或透过面积,同时能减少或省去密封胶中不溶粒子的使用,降低所述不溶粒子对电致变色器件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45863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80025425.0
申请日:2015-05-21
申请人: 法拉典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1G53/00
CPC分类号: C01G53/40 , C01G53/50 , C01G53/66 , C01P2002/72 , C01P2006/40 , G02F1/155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4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以下通式的含掺杂的镍酸盐的材料:AaM1vM2wM3xM4yM5zO2‑δ,其中A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钠、锂和钾的碱金属;M1为2+氧化态的镍,M2包括一种或多种4+氧化态的金属,M3包括一种或多种2+氧化态的金属,M4包括一种或多种4+氧化态的金属,和M5包括一种或多种3+氧化态的金属,其中0.4≤a 0,x>0,z≥0,0≤δ≤0.1,且其中选择a、v、w、x、y和z以保持电中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87890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380038600.0
申请日:2013-07-22
申请人: 株式会社理光
IPC分类号: G02F1/153
CPC分类号: G02F1/161 , B32B37/182 , B32B2305/026 , B32B2307/304 , B32B2309/105 , B32B2457/202 , B32B2457/206 , G02F1/1525 , G02F1/1533 , G02F1/155 , G02F1/157
摘要: 公开了电致变色装置,其具有:第一电极层、提供成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相对的第二电极层、提供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致变色层、以及填充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预定区域的电解质,其中贯通孔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至少一个层上,和其中支持体提供在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外侧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外侧的仅任一侧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76549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200757.5
申请日:2017-11-27
申请人: 怡通科技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G02F1/1523 , G02F1/1525 , G02F1/1533 , G02F1/15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电致变色隔热智能窗膜及其制备工艺,该窗膜采用卷对卷磁控溅射或蒸镀等真空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在PET等柔性基材表面依次镀制透明导电膜层、电致变色功能膜层、固态薄膜电解质层、离子存储膜层、透明导电膜层,获得柔性电致变色功能窗膜;采用卷对卷磁控溅射连续镀膜工艺,在PET等柔性基材表面制备含银多层隔热窗膜;进一步,电致变色窗膜与隔热窗膜通过夹胶工艺复合,获得电致变色、隔热节能、同时兼具防爆、防飞溅的多功能智能窗膜。本发明柔性电致变色隔热智能窗膜,与传统低辐射隔热窗膜相比,可进一步降低窗户能耗50%以上;与现有电致变色玻璃产品相比成本更低、安装更便捷且安全性更高;与现有柔性电致变色薄膜研发技术相比,具备更优异的稳定性、更优异的节能隔热特性、工艺更适用于大尺寸窗膜批量生产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53326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3096.0
申请日:2016-03-18
申请人: 唯景公司
CPC分类号: G02F1/155 , G02F1/1533 , G02F2001/1536 , G02F2201/50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中的至少一者是多层导体。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还包括电致变色堆叠,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在与基板相邻的所述导体之间。所述至少一个多层导体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夹在第一非金属层与第二非金属层之间,使得所述金属层不会接触所述电致变色堆叠。
-
公开(公告)号:CN10735710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167066.3
申请日:2011-07-29
申请人: 唯景公司
发明人: 罗宾·弗里德曼 , 斯里达尔·凯拉萨姆 , 拉奥·米尔普里 , 罗恩·鲍威尔 , 达埃尔亚·什里瓦斯塔瓦
CPC分类号: G02F1/161 , C03C17/34 , C03C17/36 , C03C17/3657 , C03C17/3681 , E06B7/28 , E06B9/24 , E06B2009/2464 , E06B2009/2643 , G02F1/1347 , G02F1/1523 , G02F1/153 , G02F1/155 , G02F1/157 , G02F2001/1555 , H05B3/86 , H05B2203/013
摘要: 本发明描述了窗户单元,例如具有至少两个窗格,每一个窗格上均具有电致变色(EC)装置的中空玻璃单元(IGU)。双窗格窗户单元的每一个窗格上的两个光学状态装置为窗户单元提供四种光学状态。描述的窗户单元使得窗户用户在有多少光可透过电致变色窗方面具有更多选择。此外,通过使用两个或更多个窗格,每一个窗格均具有各自的电致变色装置且在窗户单元内对齐,则可凭借该非常小的可能性(任何视觉缺陷将很好地对齐,如此用户便可看到)来抵消任何单个装置的视觉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