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水下航行器打捞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8101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028281.0

    申请日:2016-0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C7/16 B62B1/2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用水下航行器打捞装置。此多用水下航行器打捞装置包括把手、弯杆、主支撑架、支杆、托放架、车轮架、销轴、车轮、着地支撑杆、后支板、前支板、开口销。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用水下航行器打捞装置,结构简单,使用轻便,可完成对水下航行器的打捞、搬送、放置,具有小结构多功能的优点,是一种十分方便的水下航行器配套装置。

    一种投放物水下回收抓钩

    公开(公告)号:CN10579988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32413.4

    申请日:2016-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C7/02 B63C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放物水下回收抓钩,属于水下回收装置结构技术领域。该回收抓钩包括钩体、配重块和回收绳,外围设备为细绳;钩体与回收绳固定连接,配重块连接在钩体的直柄段上,回收抓钩通过配重块上的通孔与细绳的配合导向下沉入水,配重块的配重质量保证抓钩的整体质心位于细绳的下方,使得回收抓钩自由下放时钩体始终处于细绳的上方。本发明能够沿与水下投放物相连的细绳下放,通过抓住水下投放物实现用粗绳置换细绳,从而实现水下投放物的可靠回收。

    一种新能源海上无人智能打捞船

    公开(公告)号:CN106143834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29720.9

    申请日:2016-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6 B63C7/16 B63B49/00 G01B11/00 H02J7/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海上无人智能打捞船,包括船体控制舱、吊架、吊线和用于抓取打捞物的自动抓臂,在船体底部还设有机载激光3D探测成像系统,该3D探测成像系统获取被打捞物的3D图像,并将图像数据传送至数据分析中心模块,分析出抓取着力点和吊线、吊架和自动抓臂三者的角度和长度信息后,发送给控制器,从而操作吊线、吊架和自动抓臂进行抓取打捞物,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自动抓臂和打捞物的压力,判定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阈值,若符合,则为最佳抓取力度,进行打捞物的打捞,如不符合,则通过压力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进行控制策略的调整,重新进行判定,直到达到最佳抓取力度进行打捞。

    大型海洋结构物半潜船浮装设施

    公开(公告)号:CN10712845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64261.5

    申请日:2017-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C7/16 B63B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海洋结构物半潜船浮装设施,属于沉船打捞领域,包括半潜船、1号抬浮驳和2号抬浮驳,1号抬浮驳通过交叉的强力缆绳与半潜船连接,两交叉的强力缆绳分别连接在1号抬浮驳的船头和船尾,2号抬浮驳也通过强力缆绳与半潜船连接,两根强力缆绳分别连接在1号抬浮驳的船头和船尾,打捞的沉船通过强力缆绳和提升系统固定在1号抬浮驳与2号抬浮驳之间。本发明的通过采用两艘大型抬浮驳将无自浮力的大型海洋结构物或船舶抬浮于水面、利用拖轮和绞车即可安全装载到半潜船上,再依靠半潜船排载起浮托出水面后再进行运输,给一些特殊海洋结构物装载运输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一种与双体船配套使用的水面救援打捞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99504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119228.6

    申请日:2017-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C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双体船配套使用的水面救援打捞机构,与双体船连接,布置在双体船的后方,其包括升降驱动机构、联杆机构和平衡联杆机构;联杆机构上的打捞框在升降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执行垂直方向的运动,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执行水平方向的运动,在升降驱动机构和联动机构的协同作用下,执行复合运动;并且,在升降机构工作时,平衡联杆机构可保证打捞筐位姿稳定,且升降运动与水平运动既可独立运行,也可以联合运行,而且不产生侧摆和振动。本发明的水面救援打捞机构,其驱动行程短,四杆运动灵活,打捞深度理想,自动化程度高、装置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机械替代人工的救援打捞作业方式转变,提高了救援打捞作业效率。

    水下设备的回收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60646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680051410.2

    申请日:2006-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C7/16 B63B2241/02 B63C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一片水域中回收设备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承载网状物的框架和接合元件。该接合元件具有与该网状物相互接合的形状,并在该设备部署之前与要回收的设备附接。在该设备部署之后,通过将由框架承载的网状物降低到设备上、从而使得该接合元件与该网状物相互接合来实现该设备的回收。该框架和网状物可随后与该设备一起被提升至水面。回收可包括在框架和网状物在不同地点处被降低和提升时、通过监测与框架和网状物相关联的负载来搜索该设备,由此利用负载中的适当增加来指示该设备已经与所述网状物附接。

    高海况下完成事故船与救援船对接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8234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942074.1

    申请日:2015-12-16

    Inventor: 王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C11/52 B63C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能够在高海况条件下进行事故船与救援船对接的系统及实现方法。系统包括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放缆系统、母船控制器。机器人采用前后两段的设计,两段之间由防水舵机铰接。使用磁性履带完成船体表面的行走,由两个水平推进器和两个垂直推进器完成水下的运动。导航定位系统采用两种定位模式结合的形式,以救援船为核心,救援船对事故船通过AIS雷达进行定位,并且通过USBL对机器人在水下的位置进行定位。放缆装置由岸基放缆装置组成,放缆设备具有单独的伺服驱动功能,可快速的释放机器人脐带缆,减轻缆绳对机器人的影响。该系统为高海况下事故船的救援工作提供了足够的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