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08208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80012743.9
申请日:2014-02-21
Applicant: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Inventor: 托马斯·列波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10 , B62D5/0409 , B62D5/0421 , F16C19/06 , F16C35/077 , F16C2326/24 , F16H5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转向系统的轴承装置,其中套筒(15)被设置在外轴承圈(9)和壳体(13)之间,其中,所述套筒(15)具有内接触表面(17),其与外轴承圈(9)的外圆周表面(20)接触,并且具有外接触表面(18),其与壳体(13)的座表面(19)接触,其中,或者所述内接触表面(17)或者所述外接触表面(18)是凸状的并且两个圆周表面(20)和所述座表面(19)是圆柱形地或凸状地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7914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851927.4
申请日:2018-07-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11/04 , B62D5/04 , B62D3/10 , B62D6/00 , B62D113/00 , B62D119/00 , B62D101/00 , B62D1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04 , B62D3/10 , B62D5/0421 , B62D6/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差动助力转向的汽车主动转向系统,包括:轮边独立驱动系统,其设置在车轮内侧,用于左右两侧车轮的独立驱动,并可利用左右车轮驱动力差值提供转向助力;转向器与转向传动机构,其固定在车身上,并连接在左右车轮内侧,用于拉动车轮左右转向;转角耦合机构,其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并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转向操纵机构,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耦合电机,本发明采用转角耦合机构具有较大的传动比变化范围,为耦合电机的选择和整车匹配带来了方便,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差动助力转向的汽车主动转向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26651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11443928.7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Inventor: 格哈德·弗里德里希 , 亚历山大·艾因·沃尔德
IPC: F16H55/24 , F16H57/022 , B62D3/10 , B62D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2 , B62D5/0409 , F16C27/066 , F16C2360/22 , F16C2361/61 , F16H1/16 , F16H2057/0213 , F16H2057/0222 , F16H2057/126 , B62D3/10 , B62D5/0403 , F16H55/24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齿轮单元(1),具有蜗轮轴(2)、橡胶弹性缓冲元件(10)和与橡胶弹性缓冲元件相对的接触面(8.1、11.1、30.4),该蜗轮轴经由驱动侧旋转轴承(5)和经由松配端侧旋转轴承(11)安装在壳体(30)上,使得蜗轮轴被预紧抵靠在蜗轮(3)上,橡胶弹性缓冲元件(10)和接触面(8.1、11.1、30.4)被构造成限制端侧旋转轴承(11)克服预紧力的移动,为了优化抑制蜗轮机构中的噪声发展,根据本发明提出,缓冲元件(10)至少大部分布置在向接触面(8.1、11.1、30.4)开口的缓冲接收部(9)中,并且抵靠缓冲接收部内侧,其中缓冲元件(10)被预压缩地布置在缓冲接收部(9)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856730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077521.7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浙江仕善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3/10 , F16H57/021 , F16H57/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10 , F16H57/021 , F16H57/028 , F16H2057/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动转向管柱用的蜗杆支撑结构,包括蜗杆、第一轴承、铆压挡圈、O型橡胶圈和第二轴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该蜗杆支撑结构中,通过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布置在蜗杆的两端,其中一端的第一轴承与蜗杆之间通过铆压挡圈固定,进而使蜗杆在轴向方向上得到可靠的固定。另一端的第二轴承的孔与蜗杆之间安装有O型橡胶圈,进而可以使O型橡胶圈能够吸收蜗轮蜗杆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冲击进而减少第二轴承和蜗杆的损伤,延长第二轴承和蜗杆的使用寿命;通过在该结构轴向使用铆压挡圈固定,径向使用O型橡胶圈减震,进而使结构具有结构简洁、装配方便、可靠性高,对各零件的配合精度均要求不高,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4991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948286.4
申请日:2018-08-20
Applicant: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04 , B62D3/10 , B62D6/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客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出轴、设置在输入轴与输出轴外部的壳体、与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蜗杆、与蜗杆连接的电机以及与电机通讯连接的ECU控制单元,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线设置,输入轴与输出轴两者通过扭力杆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连接端的外圆上设置有扭矩转角传感器,扭矩转角传感器与ECU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所述输出轴的外壁上通过平键固定连接有涡轮,涡轮与所述蜗杆为一对可逆减速传动副。本发明的客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与传统的客车液压转向系统结合,可实现三种工作模式,即液压助力与电动助力同时工作模式、电动助力单独工作模式和人工机械液压助力单独工作模式,使客车的转向助力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02112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046833.5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Inventor: 蒂莫西·杰拉德·奥费莱 , 蒲迈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00 , B62D3/10 , B62D3/12 , F16H19/04 , F16H57/0006 , F16H57/12 , F16H2057/123 , F16H2057/126 , B62D3/123 , F16H2057/127
Abstract: 一种转向机构具有压电元件以基于转向输入、道路输入和运行时间调节部件间隙和预载。压电元件定位在转向机构中用于电调节,从而可以电调节间隙和预载以对转向输入、道路输入和运行时间作出响应。当车辆架驶在平滑的道路状况上时,该布置允许低预载和低摩擦。当检测到粗糙的道路状况时,可以电增加间隙和预载两者以最小化噪声。公开的发明构思可以发现在许多转向机构中的应用以当车辆驾驶在粗糙的表面上时最小化和消除NVH。无需限制,压电元件可设置在齿条小齿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或在蜗杆蜗轮(转向柱)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99500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611204968.1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万都
Inventor: 李权镐
IPC: B62D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08 , B62D3/10 , B62D5/0409 , F16C25/083 , F16C2326/24 , F16H1/16 , F16H55/24 , F16H57/039 , B62D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减速器。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包括:一蜗杆轴,在所述蜗杆轴上形成一蜗杆;一蜗轮,在所述蜗轮上形成蜗齿,以与所述蜗杆相啮合;以及一间隙补偿装置,所述间隙补偿装置耦接至一设置在所述蜗杆轴的一端部的蜗杆轴轴承,并且被配置为弹性地支撑减速器壳体内的所述蜗杆轴的所述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452695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80078843.7
申请日:2013-08-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昭和
Inventor: 小暮章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50 , B62D3/10 , B62D5/0409 , B62D5/0421 , F16D3/02 , F16D3/12 , F16D3/66 , F16D3/68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联结结构和动力转向装置,其耐久性更高并且使要传输的转动力逐渐增加,联结结构包括第一接合部件(10)、第二接合部件(20)和弹性部件(30)。第一接合部件(10)包括第一本体(11)和第一接合爪(12)。第二接合部件(20)包括第二本体(21)和第二接合爪(22)。弹性部件(30)在周向上安置在第一接合部件(10)与第二接合部件(20)之间。当第一接合部件(10)与第二接合部件(20)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θ)小于预定角度(θ1)时,扭矩经由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30)传输,并且第一接合爪(12)与第二接合爪(22)在周向上不直接接触。当相对转动角度(θ)为预定角度(θ1)时,第一接合部(10)与第二接合部(20)在周向上直接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964947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177884.2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万都
Inventor: 成基雄
IPC: B62D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54 , B62D3/10 , B62D5/0409 , B62D7/226 , F16H1/16 , F16H55/14 , F16H57/00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动转向的蜗轮。该电动转向的蜗轮包括:内轮,联接到转向轴;外轮,设置在所述内轮的外周的外部并具有外周表面,在所述外周表面上形成有与蜗杆轴的蜗杆啮合的齿轮部;以及阻尼器,插入在所述内轮和所述外轮之间。由于阻尼器插入并介于蜗轮的内轮和外轮之间,因此蜗轮可以吸收从转向轴通过蜗轮传递到蜗杆轴的扭转载荷,以减小扭转载荷,并减小由扭转载荷引起的振动,以减少蜗杆轴的蜗杆和蜗轮的齿轮部的变形和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0545269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380078843.7
申请日:2013-08-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昭和
Inventor: 小暮章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50 , B62D3/10 , B62D5/0409 , B62D5/0421 , F16D3/02 , F16D3/12 , F16D3/66 , F16D3/68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联结结构和动力转向装置,其耐久性更高并且使要传输的转动力逐渐增加,联结结构包括第一接合部件(10)、第二接合部件(20)和弹性部件(30)。第一接合部件(10)包括第一本体(11)和第一接合爪(12)。第二接合部件(20)包括第二本体(21)和第二接合爪(22)。弹性部件(30)在周向上安置在第一接合部件(10)与第二接合部件(20)之间。当第一接合部件(10)与第二接合部件(20)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θ)小于预定角度(θ1)时,扭矩经由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30)传输,并且第一接合爪(12)与第二接合爪(22)在周向上不直接接触。当相对转动角度(θ)为预定角度(θ1)时,第一接合部(10)与第二接合部(20)在周向上直接接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