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6258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66263.2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B21D26/027 , B21D26/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27 , B21D26/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大型薄板曲面零件数控充液拉深成形方法,根据充液拉深各成形阶段的不同特点,采用变压边力和变液压力优化组合的方式对板料进行充液拉深。由于板料在相对厚度非常小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起皱和破裂,因为板料在成形阶段所需压边力和液压力并不相同,该方法通过对不同成形阶段的压边力和液压力进行控制,使超大型薄板在成形过程中避免了起皱和破裂的产生。该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超大型薄板的成形能力和零件的成形质量。并通过优化获得最优变压边力和变液压力加载曲线。从而完成超大型薄板的充液拉深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1530877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129007.2
申请日:2009-03-13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41 , B21D26/027 , Y10T29/49805 , Y10T137/7738
Abstract: 一种用于液压成形包含高压流体的工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模具,所述工件在该模具中成形;控制压力源;处于低压的箱;以及阀,该阀包括可移位控制元件,该可移位控制元件响应被所述控制压力源施加到所述控制元件的第一力和相反于所述第一力作用于所述控制元件的所述工件内的所述流体的压力施加到所述控制元件的第二力的相对量值而交替地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间移动,从而相应地打开和闭合液压地连接所述工件和所述箱内的流体的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08134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448620.5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C37/02 , B21D39/02 , B21D26/027 , C22F1/04 , C22F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37/02 , B21D26/027 , B21D39/02 , C22F1/04 , C22F1/10
Abstract: 一种NiAl合金曲面板材构件合成制备与成形一体化方法,它涉及一种金属间化合物曲面板材构件合成制备与成形一体化方法,以解决现有的NiAl合金板坯由于塑性差而难以热成形曲面板材构件的技术问题。该方法的主要步骤是:一、将Ni箔与Al箔交替叠层热压,获得Ni/Al层压复合板;二、将Ni/Al层压复合板进行热气胀成形,获得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并在热气胀成形模具中使Ni箔与Al箔反应合成Ni‑Al金属间化合物;三、将成形件从热气胀成形模具中取出置入真空热处理炉进行高温真空热处理使生成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反应完全生成NiAl合金;四、将热处理后的制件重新置于热气胀成形模具中,在高压气胀作用下进行致密化处理。本发明适用于NiAl合金曲面板材构件的制备与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6238551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00454.1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南昌航空大学
IPC: B21D26/021 , B21D26/031 , B21D26/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21 , B21D26/027 , B21D26/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在普通液压机上实现板材液压成形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板材液压成形技术领域,包括凸模部分、压边部分和液室部分,凸模部分包括凸模(21)及凸模座(22),凸模(15)、压边缸活塞杆(16)、压边圈(17)和压边缸控制部分,压边缸(15)对称布置于凸模座(22)的两侧,压边圈(17)与压边缸活塞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液室部分布置在普通液压机的机床工作台(24)上,其包括液室(18)、液室型腔(23)和液室控制部分;板材(20)置于液室型腔(23)上。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对普通液压机进行简单的改造,就能够使普通液压机具备板材液压成形的功能。(21)安装在凸模座(22)上,压边部分包括压边缸
-
公开(公告)号:CN10557882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539075.7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IPC: H05K5/04 , B21D26/021 , B21D26/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3888 , B21D26/027 , B21D26/031 , B21D26/055 , B21D37/16 , B21D37/18 , H04M1/0202 , H04M1/02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的制作法。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M个电子元器件。所述壳体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壳体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以及从所述底壳的外缘以第一方向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底壳以及所述侧壁共同构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具有纹理,所述壳体的所述底壳的外表面以及所述壳体的所述侧壁的外表面构成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所述纹理从所述底壳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侧壁的外表面。所述M个电子元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中,M≥1的正整数。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壳体表面的纹理从底壳向侧壁延续的,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外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530877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910129007.2
申请日:2009-03-13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IPC: B21D26/02 , B21D26/033 , F15B13/02 , F15B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41 , B21D26/027 , Y10T29/49805 , Y10T137/7738
Abstract: 一种用于液压成形包含高压流体的工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模具,所述工件在该模具中成形;控制压力源;处于低压的箱;以及阀,该阀包括可移位控制元件,该可移位控制元件响应被所述控制压力源施加到所述控制元件的第一力和相反于所述第一力作用于所述控制元件的所述工件内的所述流体的压力施加到所述控制元件的第二力的相对量值而交替地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间移动,从而相应地打开和闭合液压地连接所述工件和所述箱内的流体的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01574717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139213.1
申请日:2009-04-23
Applicant: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Inventor: 谢尔盖·费多罗维奇·高洛瓦申科 , 艾伦·约翰·吉拉德 , 道格拉斯·皮卡尔 , 安德烈·M·伊里尼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12 , B21D26/00 , B21D26/021 , B21D26/027 , Y10T29/49803 , Y10T29/49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成型金属板材坯料的电液成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由液体填充的容器产生的压力抵住模具预成型坯料;将压力从所述工具排出;在所述液体内产生冲击波以生成力,以将所述坯料抵住所述模具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713858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493902.7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IPC: B21D26/021 , B21D26/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21 , B21D26/027
Abstract: 一种基于剪切增稠液的金属板材变速率成形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金属板材类柔性成形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金属板材刚模或软模成形时金属板材所受载荷无法适应于板材形状而可控变化的问题。装置:容框与凹模上下正对设置,可变速柱塞的头部位于容框的内腔中,剪切增稠液填充在可变速柱塞下表面与容框内壁组成的内腔中。方法:一、将金属板材置于容框下表面与凹模上表面之间;二、将剪切增稠液填充在金属板材上表面与可变速柱塞下表面之间;三、根据金属板材的形状和成形各阶段所需载荷的大小确定可变速柱塞的加载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四、可变速柱塞按照设定好的加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向下运动,带动剪切增稠液作用于金属板材,使金属板材在合适的载荷条件下成形出所需形状;五、将成形好的金属板材取出。本发明适用于金属板材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704225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290663.5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21D26/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反胀破裂的自适应充液拉伸成形方法,涉及拉伸液压机充液拉伸领域。针对充液拉伸过程中容易出现反胀破裂的问题,提出新的防止反胀破裂的自适应充液拉伸成形方法,在板料达到最大减薄之前,通过控制液室液压力(Fy)和拉伸作用力(Fn)的大小来控制板料反胀减薄。当液室液压力(Fy)和拉伸作用力(Fn)之和达到设定值(F0),通过减小液室液压力(Fy)使液室液压力(Fy)和随拉伸深度增大的拉伸作用力(Fn)之和保持设定值(F0)来实现液室液压力自动适应拉伸作用力的变化规律。当反胀高度降低至设定值(H0),反胀现象消失时,增大液室液压力(Fy)至设定值F1,直到拉伸过程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62357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55100.4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恩希通讯配件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书峰
IPC: B21D26/021 , B21D26/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21 , B21D26/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板状铝材胀压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铝材固定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其中,铝材预热至550‑600℃使其软化,下模为凹模,上模、下模的温度为550‑600℃;向上模内充气,气压为120‑160KG,保持下模的温度不便,利用胀压使得呈软化状态的铝材贴合下模成型,保压、脱模形成产品,下模内壁设有纹路。通过将铝材预热使其处于软化状态,夹持铝材的上模和下模进行预热,然后通过气体胀压的方式使得铝材与下模腔贴合形成产品,下模内壁设有纹路,使得立体产品的多面具有纹路,且该制造过程可量化生产,投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