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风阻船舶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7263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980037295.0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提供一种小风阻的船舶,构成为在水面上构造物(2)、(20)的船尾侧第一范围(Rx1)且上下第一范围(Rz1)中的各水平截面(Sh(z))中,将相对于前后方向(X)的船首方向(Lc)以50度的第一角度(α1)延伸的第一倾斜线(L1)、以80度的第二角度(α2)延伸的第二倾斜线(L2)之间设为扇形区域(Rα),在使该扇形区域(Rα)的关键的虚拟点(P2(z))沿船体中心线Lc前后移动时,存在如下的虚拟点(P2(z))的位置:水平截面(Sh(z))的轮廓线(Ls(Z))的长度的50%以上100%以下的长度的轮廓线(Ls(Z))进入扇形区域(Rα)。由此,能够减小斜向迎风的影响,并且在由船体或上部构造物和堆积货物形成的水面上构造物产生升力,能够从该升力的船体的前后方向的分量获得推力,能够提高船舶的推进性能。

    小风阻船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7263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80037295.0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提供一种小风阻的船舶,构成为在水面上构造物(2)、(20)的船尾侧第一范围(Rx1)且上下第一范围(Rz1)中的各水平截面(Sh(z))中,将相对于前后方向(X)的船首方向(Lc)以50度的第一角度(α1)延伸的第一倾斜线(L1)、以80度的第二角度(α2)延伸的第二倾斜线(L2)之间设为扇形区域(Rα),在使该扇形区域(Rα)的关键的虚拟点(P2(z))沿船体中心线Lc前后移动时,存在如下的虚拟点(P2(z))的位置:水平截面(Sh(z))的轮廓线(Ls(Z))的长度的50%以上100%以下的长度的轮廓线(Ls(Z))进入扇形区域(Rα)。由此,能够减小斜向迎风的影响,并且在由船体或上部构造物和堆积货物形成的水面上构造物产生升力,能够从该升力的船体的前后方向的分量获得推力,能够提高船舶的推进性能。

    船舶用舵及船舶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1291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980038741.X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在舵板(11)的舵下端面(Sd)设置下端涡流控制板(21),将舵下端面(Sd)的前端(11df)的后方的下端舵长度(Ld)的5%~15%的范围设为下端第1区域(Rd1),将舵下端面(Sd)的最后端(11da)的前方的下端舵长度(Ld)的5%~50%的范围设为下端第2区域(Rd2),将下端涡流控制板(21)的前端(21f)和后端(21a)分别配置于下端第1区域内(Rd1)和下端第2区域(Rd2)内,并且,在下端涡流控制板(21)的长边方向(X)的至少80%以上,将下端涡流控制板(21)的宽度(Bdb(x))设为舵宽度(Bd(x))的5%~30%,形成下端涡流控制板(21)。由此,能够提供船舶用舵及船舶,前述船舶用舵及船舶能够使转舵来取舵角时的舵力比较大,并且船舶的直线前进时的阻力小,将螺旋桨的旋转流回收来得到推进力,能够实现节省能量。

    船舶用舵及船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1291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80038741.X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在舵板(11)的舵下端面(Sd)设置下端涡流控制板(21),将舵下端面(Sd)的前端(11df)的后方的下端舵长度(Ld)的5%~15%的范围设为下端第1区域(Rd1),将舵下端面(Sd)的最后端(11da)的前方的下端舵长度(Ld)的5%~50%的范围设为下端第2区域(Rd2),将下端涡流控制板(21)的前端(21f)和后端(21a)分别配置于下端第1区域内(Rd1)和下端第2区域(Rd2)内,并且,在下端涡流控制板(21)的长边方向(X)的至少80%以上,将下端涡流控制板(21)的宽度(Bdb(x))设为舵宽度(Bd(x))的5%~30%,形成下端涡流控制板(21)。由此,能够提供船舶用舵及船舶,前述船舶用舵及船舶能够使转舵来取舵角时的舵力比较大,并且船舶的直线前进时的阻力小,将螺旋桨的旋转流回收来得到推进力,能够实现节省能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