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2973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1018721.4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nventor: 姚文艺 , 申震洲 , 肖培青 , 冷元宝 , 杨吉山 , 于国强 , 郑艳爽 , 马静 , 刘慧 , 李晓龙 , 李长明 , 饶良懿 , 陈伟伟 , 姚京威 , 张攀 , 焦鹏 , 荆诚然 , 王志慧 , 焦雪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貌‑侵蚀‑措施高适配的覆沙砒砂岩粗泥沙控制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坡顶综合治理,坡面综合治理以及沟道综合治理,根据坡顶覆沙的特点,坡顶综合治理利用植物将坡顶浮沙固定,并将坡顶雨水收集入集水窖;所述坡面综合治理根据不同的坡面角度实施不同的治理措施;所述沟道综合治理包括在沟道内设立刚性坝以及柔性坝,刚性坝与柔性坝采用交叉的方式布设,解决了覆沙砒砂岩坡顶由于浮沙的存在,导致坡顶植物存活率低,坡顶雨水无法收集等问题,柔性坝通过乔木,灌木以及草的混交,使得垂直分层空间内光照的充分的综合利用;同时由于不同的植物根系深度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同时有利于土壤的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629731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18721.4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nventor: 姚文艺 , 申震洲 , 肖培青 , 冷元宝 , 杨吉山 , 于国强 , 郑艳爽 , 马静 , 刘慧 , 李晓龙 , 李长明 , 饶良懿 , 陈伟伟 , 姚京威 , 张攀 , 焦鹏 , 荆诚然 , 王志慧 , 焦雪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貌-侵蚀-措施高适配的覆沙砒砂岩粗泥沙控制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坡顶综合治理,坡面综合治理以及沟道综合治理,根据坡顶覆沙的特点,坡顶综合治理利用植物将坡顶浮沙固定,并将坡顶雨水收集入集水窖;所述坡面综合治理根据不同的坡面角度实施不同的治理措施;所述沟道综合治理包括在沟道内设立刚性坝以及柔性坝,刚性坝与柔性坝采用交叉的方式布设,解决了覆沙砒砂岩坡顶由于浮沙的存在,导致坡顶植物存活率低,坡顶雨水无法收集等问题,柔性坝通过乔木,灌木以及草的混交,使得垂直分层空间内光照的充分的综合利用;同时由于不同的植物根系深度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同时有利于土壤的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9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75700.6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的工程与生物及耕作综合措施优化配置方法。该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的工程与生物及耕作综合措施优化配置方法,包括,a.区域划分及评估:根据生态脆弱区的地形、土壤、气候和水文条件,将区域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包括坡顶、坡中、坡脚、沟道等区域,根据坡度的不同划分。该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的工程与生物及耕作综合措施优化配置方法,通过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综合应用,显著提升了生态脆弱区的水土保持能力,通过精准的区域划分与评估,针对不同坡度区域采用差异化的工程设施规划和植被选种,能够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并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对设施进行长期维护,从而解决了气候变化和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3051.1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焦鹏 , 肖培青 , 王玲玲 , 孙彭成 , 赵胜朝 , 亢海港 , 王靖淑 , 张羽飞 , 刘杨 , 鲍宏喆 , 罗俊皓 , 侯欣欣 , 赵春敬 , 杨春霞 , 李莉 , 孙维营 , 卫午毓 , 吕青霞 , 王晨 , 申震洲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土保持率综合研判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基本信息,并解析生成不同土壤侵蚀类型、不同省区、不同水土保持三级分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属性数据mat文件;对研究区域在指定时期的水土流失研判规则进行编码;根据属性数据mat文件和水土流失研判规则编码数据,生成不同评估时期、不同三级分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流失研判结果mat文件;根据水土流失研判结果mat文件,将省区、三级分区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作为统计口径,统计求和得到对应的水土流失状况mat文件;根据水土流失状况mat文件,将省区和三级分区分别作为统计口径,汇总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面积和水土流失面积,计算不同统计口径的水土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8427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251031.6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线测量河道冰层厚度的装置,包括支撑柱、控制箱、测量部和驱动部,支撑柱之间有连杆,连杆之间有测量部,所述测量部包括滑杆、浮板、滑动块和测量筒,测量筒内注满酒精,所述酒精内有上悬浮块、下悬浮块、位移传感器和反光板,上悬浮块内旋装有位移传感器,下悬浮块上端有反光板,本发明依靠浮板与滑动块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冰层厚度,位移传感器下端与冰面上表面平齐,反光板上表面与冰层下表面平齐,用位移传感器测量距离,且位移传感器置于酒精内,测量用的光或波在同一介质内传播,不会出现光或波传播速度改变的情况,测量结果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431667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89059.9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申震洲 , 姚文艺 , 李占斌 , 李鹏 , 肖培青 , 荆新爱 , 李勉 , 伍艳 , 吕秀环 , 鲁克新 , 程圣东 , 徐国策 , 于国强 , 杨吉山 , 王玲玲 , 杨春霞 , 焦鹏 , 冉大川 , 孔祥兵 , 左仲国 , 杨二 , 康玲玲 , 陈江南 , 黄静 , 龚昭 , 李莉 , 鲍宏喆 , 陈丽 , 董飞飞 , 孙维营 , 杨雪芹 , 付凌 , 李伟伟 , 陈伟伟 , 王军涛 , 景明 , 陈润梅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水平走道的可变宽度坡面土壤侵蚀模型装置,它包括模型底部框架,所述模型底部框架上设有槽底钢板、遮雨棚,所述模型底部框架倾斜设置,所述模型底部框架的两侧边均设置有脚踏板,脚踏板固定板,脚踏板套管,脚踏板活动板。本发明克服了以往做模型试验重复建设不必要模型的弊端,节约试验成本,自动保持走道水平的设计解决了试验土槽两边走道随着模型升高而升高的缺点,自动开合遮雨棚解决了试验降雨前要人工费时费力覆盖坡面的效率短板,减小面积的集流口和壤中流采集管的安装创新性的解决了以往试验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90475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210027399.3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面水蚀精细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它包括设有脚轮的底架、与底架相连的试验土槽,试验土槽设在底架的上方,试验土槽的一端与底架的一端部铰接、另一端设有与试验土槽相配合的水箱,试验土槽和底架之间设有液压杆,试验土槽和水箱之间设有稳流池,稳流池和水箱之间通过输水管连通,水箱的一侧设有输水管和水泵,水箱的下部连通有排水管,试验土槽的正前方设有三维激光扫描仪、正上方设有降雨器,试验土槽与底架铰接的端部设有与试验土槽连接的集流口;本发明具有能人工控制坡面土壤容重、植被类型和覆盖度,模拟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蚀情况,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各因素对土壤水蚀的影响与响应机理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9047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27384.7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究坡面沟道系统水蚀过程的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它包括底架、与底架相连的坡面径流小区和沟道径流小区,底架的一端设置有行走轮组、另一端设置有转向轮组和与转向轮组相连的行走牵引杆,坡面径流小区和沟道径流小区均设置在底架的上方,坡面径流小区的端部与沟道径流小区的端部铰接,沟道径流小区的另一端与底架的行走轮组端铰接,底架和沟道径流小区之间设置有控制沟道径流小区升降的沟道升降机构,底架和坡面径流小区之间设置有控制坡面径流小区升降的坡面升降机构,本发明具有能人为的填压土壤、移栽植被、自动调节沟道角度、自由移动设备整体、缩短试验周期,并且能实现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蚀过程精确模拟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444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8934.3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河南水环境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河南商禹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Inventor: 姚文艺 , 张文敏 , 申震洲 , 赵宗锐 , 李双江 , 冯峰 , 胡作龙 , 刘文先 , 肖培青 , 胡昊 , 钟沅坛 , 武烽东 , 段彤 , 张攀 , 焦鹏 , 赵海滨 , 张芳 , 陈佳宇 , 魏高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生态脆弱区梯田水肥一体化种植与产业协同的系统与方法,涉及梯田水肥一体化种植与产业协同领域。该基于生态脆弱区梯田水肥一体化种植与产业协同的系统,包括,硬件部分、软件部分、水分平衡与渗透模型、水肥优化调控模型、产业协同模型,所述硬件部分包括梯田智能灌溉设备、土壤水分传感器、气象站、肥料施用装置。本发明通过引入水分平衡与渗透模型,有效管理梯田区域的水资源,结合土壤传感器和气象站的数据,自动优化灌溉和施肥量,避免水资源浪费,同时防止水土流失,水肥优化调控模型可以根据实时环境数据和作物需求,动态调整氮肥、钾肥和磷肥的施用,确保作物获得所需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进而提升作物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8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703449.4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郑州大学
Inventor: 鲍宏喆 , 刘杨 , 李霁航 , 肖培青 , 吕锡芝 , 杨二 , 罗俊皓 , 倪用鑫 , 马力 , 王志慧 , 杨海波 , 李韶瑜 , 周斌 , 王建伟 , 张恒硕 , 焦鹏 , 胡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包括多个沿坡面设置的种植槽,每个种植槽内部均设有遮挡防护机构,遮挡防护机构包括安装筒、环形挡板和伸缩结构;安装筒套设固定在种植槽的内壁上,安装筒的顶部开设有环形安装槽;环形挡板滑动连接在环形安装槽内;伸缩结构包括:蓄水管,与坡面平行设置,蓄水管的一端与坡顶连通,蓄水管的另一端为封闭端;滑杆,与环形安装槽的中轴线平行设置,滑杆的一端与环形挡板的底部连通,滑杆的另一端穿过种植桶的底部后延伸至蓄水管内;多个浮体,设置在蓄水管内,且一一对应与多个滑杆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伸缩结构能够根据天气变化来自动控制环形挡板的升降过程,实现对植被和土壤的防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