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2973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1018721.4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nventor: 姚文艺 , 申震洲 , 肖培青 , 冷元宝 , 杨吉山 , 于国强 , 郑艳爽 , 马静 , 刘慧 , 李晓龙 , 李长明 , 饶良懿 , 陈伟伟 , 姚京威 , 张攀 , 焦鹏 , 荆诚然 , 王志慧 , 焦雪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貌‑侵蚀‑措施高适配的覆沙砒砂岩粗泥沙控制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坡顶综合治理,坡面综合治理以及沟道综合治理,根据坡顶覆沙的特点,坡顶综合治理利用植物将坡顶浮沙固定,并将坡顶雨水收集入集水窖;所述坡面综合治理根据不同的坡面角度实施不同的治理措施;所述沟道综合治理包括在沟道内设立刚性坝以及柔性坝,刚性坝与柔性坝采用交叉的方式布设,解决了覆沙砒砂岩坡顶由于浮沙的存在,导致坡顶植物存活率低,坡顶雨水无法收集等问题,柔性坝通过乔木,灌木以及草的混交,使得垂直分层空间内光照的充分的综合利用;同时由于不同的植物根系深度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同时有利于土壤的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629731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18721.4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nventor: 姚文艺 , 申震洲 , 肖培青 , 冷元宝 , 杨吉山 , 于国强 , 郑艳爽 , 马静 , 刘慧 , 李晓龙 , 李长明 , 饶良懿 , 陈伟伟 , 姚京威 , 张攀 , 焦鹏 , 荆诚然 , 王志慧 , 焦雪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貌-侵蚀-措施高适配的覆沙砒砂岩粗泥沙控制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坡顶综合治理,坡面综合治理以及沟道综合治理,根据坡顶覆沙的特点,坡顶综合治理利用植物将坡顶浮沙固定,并将坡顶雨水收集入集水窖;所述坡面综合治理根据不同的坡面角度实施不同的治理措施;所述沟道综合治理包括在沟道内设立刚性坝以及柔性坝,刚性坝与柔性坝采用交叉的方式布设,解决了覆沙砒砂岩坡顶由于浮沙的存在,导致坡顶植物存活率低,坡顶雨水无法收集等问题,柔性坝通过乔木,灌木以及草的混交,使得垂直分层空间内光照的充分的综合利用;同时由于不同的植物根系深度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同时有利于土壤的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729651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710965015.5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度的坡面细沟发育形态特征综合量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取得细沟形态多维度特征参数和产沙过程数据,然后采用灰关联分析法评价上述细沟形态多维度特征参数的敏感性以取得敏感参数,根据取得的敏感参数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然后构建细沟发育形态特征的综合量化参数。该方法克服了现有单因子量化参数对细沟发育复杂程度表达的不足,从多维角度量化坡面细沟发育程度,为研究坡面侵蚀过程中细沟形态的空间变异性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提高了细沟形态量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0771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64253.8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申震洲 , 姚文艺 , 肖培青 , 冷元宝 , 李勉 , 张攀 , 刘慧 , 杨吉山 , 徐建昭 , 衣强 , 杨玉庆 , 饶良懿 , 焦鹏 , 荆诚然 , 陈伟伟 , 李长明 , 李晓龙 , 刘翠霞 , 李伟伟 , 焦雪辉 , 马静 , 郑艳爽 , 张有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航拍数据影像分析砒砂岩地区侵蚀特征的方法及装置,包括智能云台、高清彩色相机、红外成像仪、无人飞行器、现场控制单元、通讯装置、分析站、计算机、地面指挥系统和现场读取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智能云台能够在上下和水平二个方向上旋转采用俯仰、横滚进行系统稳定,降低高清彩色相机和红外成像仪的摆动幅度,实现精确稳定的悬停,机动灵活,计算机可将红外成像仪拍摄的热红外影像和高清彩色相机拍摄的正射影像进行拼接,保证拍摄的砒砂岩地区的全景正射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更加的高,地面指挥系统和现场控制单元之间进行联系的通讯装置为无限的通讯方式,使得航拍的地域不受限制,充分发挥航拍机动灵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98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64254.2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砒砂岩地区地形地貌特征的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特征采集单元、资料收集单元、实时检测单元、泥沙检测单元、电子地图、无人机、历史资料、观测气象站、土壤水分监测装置、土壤水势监测装置、植物茎干流监测装置、三维激光扫描仪、三角堰、泥沙收集铁桶和统计分析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人机从相对高程100米高度对小流域进行详细航拍并将航拍信息用专业软件处理,能够解译分析小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植被特征、侵蚀特征等为以后的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历史资料主要是当地小流域的气象水文蒸发资料、侵蚀类型特征等资料,可以了解当地的土壤水分及承载力,为以后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259047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27399.3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面水蚀精细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它包括设有脚轮的底架、与底架相连的试验土槽,试验土槽设在底架的上方,试验土槽的一端与底架的一端部铰接、另一端设有与试验土槽相配合的水箱,试验土槽和底架之间设有液压杆,试验土槽和水箱之间设有稳流池,稳流池和水箱之间通过输水管连通,水箱的一侧设有输水管和水泵,水箱的下部连通有排水管,试验土槽的正前方设有三维激光扫描仪、正上方设有降雨器,试验土槽与底架铰接的端部设有与试验土槽连接的集流口;本发明具有能人工控制坡面土壤容重、植被类型和覆盖度,模拟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蚀情况,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各因素对土壤水蚀的影响与响应机理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98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164254.2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砒砂岩地区地形地貌特征的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特征采集单元、资料收集单元、实时检测单元、泥沙检测单元、电子地图、无人机、历史资料、观测气象站、土壤水分监测装置、土壤水势监测装置、植物茎干流监测装置、三维激光扫描仪、三角堰、泥沙收集铁桶和统计分析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人机从相对高程100米高度对小流域进行详细航拍并将航拍信息用专业软件处理,能够解译分析小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植被特征、侵蚀特征等为以后的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历史资料主要是当地小流域的气象水文蒸发资料、侵蚀类型特征等资料,可以了解当地的土壤水分及承载力,为以后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62143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710947016.7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攀 , 姚文艺 , 孙维营 , 肖培青 , 张楠 , 祝林彦 , 杨岚 , 杨春霞 , 焦鹏 , 申震洲 , 杨二 , 李莉 , 侯欣欣 , 吕锡之 , 孔祥兵 , 王智慧 , 倪用鑫 , 杨吉山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面地形演变与水蚀过程耦合的动态监测方法。首先建立坡面模型,对模型进行设置;采用间歇性降雨试验;降雨前对测量区域及定位球扫描,获得初始地形点云数据;降雨中对模型进行坡面水力学参数测量;降雨暂停时扫描,获得坡面地形的时序演变过程;结束后对最终侵蚀地形扫描,获得其点云数据;对获得的点云数据处理,得到坡面侵蚀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从测量数据中选取与坡面地形测量时间同步的坡面水力学参数,得到该坡面地形下相对应的坡面水力学参数分布,由此得到与坡面地形演变过程相对应的水力学参数时序变化过程。本发明实现了对一个连续坡面地形演变过程的动态监测,精确测量泥沙冲淤分布,测量快速、准确、可靠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72965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65015.5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度的坡面细沟发育形态特征综合量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取得细沟形态多维度特征参数和产沙过程数据,然后采用灰关联分析法评价上述细沟形态多维度特征参数的敏感性以取得敏感参数,根据取得的敏感参数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然后构建细沟发育形态特征的综合量化参数。该方法克服了现有单因子量化参数对细沟发育复杂程度表达的不足,从多维角度量化坡面细沟发育程度,为研究坡面侵蚀过程中细沟形态的空间变异性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提高了细沟形态量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74894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410277062.7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研究小流域不同地貌单元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的流域尺度水蚀精细模拟试验方法,尤其是能够按照试验要求填筑不同的地貌形态,充填不同粒径组成的土壤,人工控制流域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容重,布设流域不同地貌部位(坡面上部、坡面下部、沟道等)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控制不同的降雨强度和降雨过程,观测不同地貌部位水流水动力学特征,从而能够实现不同立地条件、不同降雨条件下流域水土流失过程精确模拟,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各因素对土壤水蚀过程的影响与响应机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