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29731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18721.4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nventor: 姚文艺 , 申震洲 , 肖培青 , 冷元宝 , 杨吉山 , 于国强 , 郑艳爽 , 马静 , 刘慧 , 李晓龙 , 李长明 , 饶良懿 , 陈伟伟 , 姚京威 , 张攀 , 焦鹏 , 荆诚然 , 王志慧 , 焦雪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貌-侵蚀-措施高适配的覆沙砒砂岩粗泥沙控制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坡顶综合治理,坡面综合治理以及沟道综合治理,根据坡顶覆沙的特点,坡顶综合治理利用植物将坡顶浮沙固定,并将坡顶雨水收集入集水窖;所述坡面综合治理根据不同的坡面角度实施不同的治理措施;所述沟道综合治理包括在沟道内设立刚性坝以及柔性坝,刚性坝与柔性坝采用交叉的方式布设,解决了覆沙砒砂岩坡顶由于浮沙的存在,导致坡顶植物存活率低,坡顶雨水无法收集等问题,柔性坝通过乔木,灌木以及草的混交,使得垂直分层空间内光照的充分的综合利用;同时由于不同的植物根系深度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同时有利于土壤的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62973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1018721.4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nventor: 姚文艺 , 申震洲 , 肖培青 , 冷元宝 , 杨吉山 , 于国强 , 郑艳爽 , 马静 , 刘慧 , 李晓龙 , 李长明 , 饶良懿 , 陈伟伟 , 姚京威 , 张攀 , 焦鹏 , 荆诚然 , 王志慧 , 焦雪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貌‑侵蚀‑措施高适配的覆沙砒砂岩粗泥沙控制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坡顶综合治理,坡面综合治理以及沟道综合治理,根据坡顶覆沙的特点,坡顶综合治理利用植物将坡顶浮沙固定,并将坡顶雨水收集入集水窖;所述坡面综合治理根据不同的坡面角度实施不同的治理措施;所述沟道综合治理包括在沟道内设立刚性坝以及柔性坝,刚性坝与柔性坝采用交叉的方式布设,解决了覆沙砒砂岩坡顶由于浮沙的存在,导致坡顶植物存活率低,坡顶雨水无法收集等问题,柔性坝通过乔木,灌木以及草的混交,使得垂直分层空间内光照的充分的综合利用;同时由于不同的植物根系深度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同时有利于土壤的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78844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278101.X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砒砂岩覆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及径流有效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上坡面治理,采用截流横沟与纵向沟向结合的拦蓄方式:沿等高线开挖截流横沟,在截流横沟的两端开挖纵向沟,并沿着截流横沟左右方向每隔5m从坡顶最高处沿坡向下开挖纵向沟,将每条截流横沟串联,形成梯形沟网;(2)立体培植,在每条截流横沟内开挖鱼鳞坑,相邻两条截流横沟内的鱼鳞坑呈品字结构,坡顶的截流横沟内的鱼鳞坑内种植山桃、山杏、酸枣和甘草,沿着等高线向下依次种植柠条、沙棘,在沟间通过封禁方式,实现草被恢复;(3)每年4月中下旬,每年10月底次之在截流横沟、纵向沟和鱼鳞坑内播撒草籽:同时于降雨前后在混交的灌木行之间撒播紫花苜蓿、草木樨、沙打旺、冰草;(4)在坡顶汇流路径出口处配置集水装置,并利用出水管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滴灌带,通过滴灌方式为下坡面植生的植物补水。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98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164254.2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砒砂岩地区地形地貌特征的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特征采集单元、资料收集单元、实时检测单元、泥沙检测单元、电子地图、无人机、历史资料、观测气象站、土壤水分监测装置、土壤水势监测装置、植物茎干流监测装置、三维激光扫描仪、三角堰、泥沙收集铁桶和统计分析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人机从相对高程100米高度对小流域进行详细航拍并将航拍信息用专业软件处理,能够解译分析小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植被特征、侵蚀特征等为以后的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历史资料主要是当地小流域的气象水文蒸发资料、侵蚀类型特征等资料,可以了解当地的土壤水分及承载力,为以后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91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53154.5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侵蚀过程预测模拟方法。本发明针对水蚀风蚀交错区产输沙特点,即水力、风力外营力共同作用侵蚀产沙,最终靠径流输送携带至流域出口。采用自然流域划分法划分单元流域,在每个单元流域内,再进一步离散为一系列规则的网格,通过流域空间离散为一定大小的格网,精细反映和描述流域下垫面信息,基于格网计算格网产流、单元流域汇流、沟道汇流量,风力侵蚀量和水力侵蚀量,再结合流域泥沙输移比特性,计算流域出口径流泥沙汇集量。本发明的流域产流产沙模型考虑了不同外营力(水力、风力)的侵蚀产沙过程,充分考虑了水蚀风蚀交错区产流产沙过程机理,能够显著提高预报精度,从而提升产流产沙模型预测预报精度和推广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12994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46755.4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储水式空心淤地坝,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坝体的内部开设有储水腔,所述坝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储水腔相连通,所述坝体远离储水腔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端与储水腔内壁的底部相连通;通过设置的空心坝拦水,又用储水腔储水,使不能利用或难利用的洪水能够有效利用,空心坝建设,尤如在山坡地旁边建了一个蓄水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山坡地、林果地用水不足的问题,且泥沙含量较高的洪水不会进入储水腔的内部,而上层泥沙含量较低的清水则会流入储水腔的内部,可以方便后续人们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62143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710947016.7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攀 , 姚文艺 , 孙维营 , 肖培青 , 张楠 , 祝林彦 , 杨岚 , 杨春霞 , 焦鹏 , 申震洲 , 杨二 , 李莉 , 侯欣欣 , 吕锡之 , 孔祥兵 , 王智慧 , 倪用鑫 , 杨吉山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面地形演变与水蚀过程耦合的动态监测方法。首先建立坡面模型,对模型进行设置;采用间歇性降雨试验;降雨前对测量区域及定位球扫描,获得初始地形点云数据;降雨中对模型进行坡面水力学参数测量;降雨暂停时扫描,获得坡面地形的时序演变过程;结束后对最终侵蚀地形扫描,获得其点云数据;对获得的点云数据处理,得到坡面侵蚀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从测量数据中选取与坡面地形测量时间同步的坡面水力学参数,得到该坡面地形下相对应的坡面水力学参数分布,由此得到与坡面地形演变过程相对应的水力学参数时序变化过程。本发明实现了对一个连续坡面地形演变过程的动态监测,精确测量泥沙冲淤分布,测量快速、准确、可靠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337420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360177.8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外复合侵蚀观测小区构造及其应用方法。观测小区由三个并排设置的单体式水土流失监测用径流小区组成;冻融观测区全包裹透气透水层;冻融+风蚀观测区上方由挡雨盖板完全遮挡;冻融+风蚀+水蚀观测区全裸露以保证水力、风力、冻融自由作用。本发明的野外复合侵蚀观测小区可以方便地安装于各种地表类型的坡面,能够实现冻融、冻融+风蚀、冻融+风蚀+水蚀等不同侵蚀动力作用下径流小区的同步观测。使用时,在一个时间段的不同时期对观测小区进行三维地形扫描,获得不同时期的地形点云数据并生成坡面DEM,然后对比不同时期的点云数据,得到该时间段的地形变化量,经过换算得到冻融小区、冻融+风蚀小区和冻融+风蚀+水蚀的侵蚀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89243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1081133.0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慧 , 姚文艺 , 冷元宝 , 宋万增 , 张凯 , 王萍 , 蔡怀森 , 郑光和 , 张廷毅 , 宋海亭 , 邵菁 , 申震洲 , 李莉 , 张楠 , 魏民 , 周永海 , 尹冰涛 , 高文玲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利用砒砂岩、同时用于治理砒砂岩的水土流失的非水泥基沙质砒砂岩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砒砂岩、活性掺和料、激发剂和水,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主料、活性掺合料和激发剂,投入到净浆搅拌机内进行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搅拌90秒,搅拌均匀后压力成型,成型脱膜后的成型模块湿密度不低于1950kg/m3,自然状态下养护28天,得到抗压强度在10-20MPa的非水泥基沙质砒砂岩免烧砖。
-
公开(公告)号:CN104374894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410277062.7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研究小流域不同地貌单元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的流域尺度水蚀精细模拟试验方法,尤其是能够按照试验要求填筑不同的地貌形态,充填不同粒径组成的土壤,人工控制流域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容重,布设流域不同地貌部位(坡面上部、坡面下部、沟道等)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控制不同的降雨强度和降雨过程,观测不同地貌部位水流水动力学特征,从而能够实现不同立地条件、不同降雨条件下流域水土流失过程精确模拟,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各因素对土壤水蚀过程的影响与响应机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