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2973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1018721.4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nventor: 姚文艺 , 申震洲 , 肖培青 , 冷元宝 , 杨吉山 , 于国强 , 郑艳爽 , 马静 , 刘慧 , 李晓龙 , 李长明 , 饶良懿 , 陈伟伟 , 姚京威 , 张攀 , 焦鹏 , 荆诚然 , 王志慧 , 焦雪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貌‑侵蚀‑措施高适配的覆沙砒砂岩粗泥沙控制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坡顶综合治理,坡面综合治理以及沟道综合治理,根据坡顶覆沙的特点,坡顶综合治理利用植物将坡顶浮沙固定,并将坡顶雨水收集入集水窖;所述坡面综合治理根据不同的坡面角度实施不同的治理措施;所述沟道综合治理包括在沟道内设立刚性坝以及柔性坝,刚性坝与柔性坝采用交叉的方式布设,解决了覆沙砒砂岩坡顶由于浮沙的存在,导致坡顶植物存活率低,坡顶雨水无法收集等问题,柔性坝通过乔木,灌木以及草的混交,使得垂直分层空间内光照的充分的综合利用;同时由于不同的植物根系深度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同时有利于土壤的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629731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18721.4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nventor: 姚文艺 , 申震洲 , 肖培青 , 冷元宝 , 杨吉山 , 于国强 , 郑艳爽 , 马静 , 刘慧 , 李晓龙 , 李长明 , 饶良懿 , 陈伟伟 , 姚京威 , 张攀 , 焦鹏 , 荆诚然 , 王志慧 , 焦雪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貌-侵蚀-措施高适配的覆沙砒砂岩粗泥沙控制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坡顶综合治理,坡面综合治理以及沟道综合治理,根据坡顶覆沙的特点,坡顶综合治理利用植物将坡顶浮沙固定,并将坡顶雨水收集入集水窖;所述坡面综合治理根据不同的坡面角度实施不同的治理措施;所述沟道综合治理包括在沟道内设立刚性坝以及柔性坝,刚性坝与柔性坝采用交叉的方式布设,解决了覆沙砒砂岩坡顶由于浮沙的存在,导致坡顶植物存活率低,坡顶雨水无法收集等问题,柔性坝通过乔木,灌木以及草的混交,使得垂直分层空间内光照的充分的综合利用;同时由于不同的植物根系深度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同时有利于土壤的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98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164254.2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砒砂岩地区地形地貌特征的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特征采集单元、资料收集单元、实时检测单元、泥沙检测单元、电子地图、无人机、历史资料、观测气象站、土壤水分监测装置、土壤水势监测装置、植物茎干流监测装置、三维激光扫描仪、三角堰、泥沙收集铁桶和统计分析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人机从相对高程100米高度对小流域进行详细航拍并将航拍信息用专业软件处理,能够解译分析小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植被特征、侵蚀特征等为以后的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历史资料主要是当地小流域的气象水文蒸发资料、侵蚀类型特征等资料,可以了解当地的土壤水分及承载力,为以后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7266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59910.8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慧 , 宋万增 , 张彬 , 冷元宝 , 赵寿刚 , 杜程远 , 张楠 , 伍艳 , 金巧兰 , 李树慧 , 王世忠 , 李娜 , 蔡怀森 , 尹冰涛 , 张飞 , 王伟科 , 王湟 , 王婧如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砂砾石边坡的生态护坡方法。一种应用在砂砾石边坡的生态护坡方法,包括边坡土质预处理、混合型草种配制、复合生态基材的配制、复合生态基材的喷播、边坡养护等步骤。本发明通过将定量的缓释肥、喷播土与水拌和成稀泥浆喷洒至坡体,提高砂砾石基质的含泥量和肥力,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含水量;通过利用先锋植被与长期植被有机结合的建植体系进行混播,进一步提高边坡植被恢复能力;通过喷播具有一定厚度的固沙、保水、增肥、促生的复合生态基材,在实现砂砾石边坡表面加固的同时,改善了原土壤“水‑热‑肥‑气”效应,使边坡快速复绿,实现稳固边坡,减轻水土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0889243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1081133.0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慧 , 姚文艺 , 冷元宝 , 宋万增 , 张凯 , 王萍 , 蔡怀森 , 郑光和 , 张廷毅 , 宋海亭 , 邵菁 , 申震洲 , 李莉 , 张楠 , 魏民 , 周永海 , 尹冰涛 , 高文玲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利用砒砂岩、同时用于治理砒砂岩的水土流失的非水泥基沙质砒砂岩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砒砂岩、活性掺和料、激发剂和水,称取上述重量份数的主料、活性掺合料和激发剂,投入到净浆搅拌机内进行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搅拌90秒,搅拌均匀后压力成型,成型脱膜后的成型模块湿密度不低于1950kg/m3,自然状态下养护28天,得到抗压强度在10-20MPa的非水泥基沙质砒砂岩免烧砖。
-
公开(公告)号:CN111499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31710.8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性、透气性、固结性、抗冲刷性能均更好的自循环型固结植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称取聚醚三元醇、聚丙烯酰胺、乙酸乙酯、有机锡、水,加入到反应容器中,用搅拌棒搅拌混合均匀;水浴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丙烯酸、淀粉、六亚甲基异氰酸酯,在室温下反应2小时得反应后溶液;将脲甲醛缓释肥与吸水树脂按2:1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到反应后溶液中,水浴加热,加热过程中分三次加入单异氰酸酯;降温后滴加丙酮溶液,搅拌,同时滴加去离子水乳化;水浴加热;放入烘箱加热固化两小时;固化后的物料用电动搅拌机搅拌1小时,搅拌至粉末状,得自循环型固结植生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30771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64253.8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申震洲 , 姚文艺 , 肖培青 , 冷元宝 , 李勉 , 张攀 , 刘慧 , 杨吉山 , 徐建昭 , 衣强 , 杨玉庆 , 饶良懿 , 焦鹏 , 荆诚然 , 陈伟伟 , 李长明 , 李晓龙 , 刘翠霞 , 李伟伟 , 焦雪辉 , 马静 , 郑艳爽 , 张有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航拍数据影像分析砒砂岩地区侵蚀特征的方法及装置,包括智能云台、高清彩色相机、红外成像仪、无人飞行器、现场控制单元、通讯装置、分析站、计算机、地面指挥系统和现场读取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智能云台能够在上下和水平二个方向上旋转采用俯仰、横滚进行系统稳定,降低高清彩色相机和红外成像仪的摆动幅度,实现精确稳定的悬停,机动灵活,计算机可将红外成像仪拍摄的热红外影像和高清彩色相机拍摄的正射影像进行拼接,保证拍摄的砒砂岩地区的全景正射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更加的高,地面指挥系统和现场控制单元之间进行联系的通讯装置为无限的通讯方式,使得航拍的地域不受限制,充分发挥航拍机动灵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98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64254.2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砒砂岩地区地形地貌特征的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特征采集单元、资料收集单元、实时检测单元、泥沙检测单元、电子地图、无人机、历史资料、观测气象站、土壤水分监测装置、土壤水势监测装置、植物茎干流监测装置、三维激光扫描仪、三角堰、泥沙收集铁桶和统计分析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人机从相对高程100米高度对小流域进行详细航拍并将航拍信息用专业软件处理,能够解译分析小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植被特征、侵蚀特征等为以后的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历史资料主要是当地小流域的气象水文蒸发资料、侵蚀类型特征等资料,可以了解当地的土壤水分及承载力,为以后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2508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96100.9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慧 , 张彬 , 宋万增 , 赵寿刚 , 王湟 , 王伟科 , 王靖如 , 冷元宝 , 尹冰涛 , 张飞 , 杜程远 , 金巧兰 , 蔡怀森 , 李姝昱 , 苏妍妹 , 王世忠 , 伍艳 , 张楠 , 李娜 , 武现治 , 李树慧 , 张清明 , 周杨 , 魏民 , 许新 , 申震洲 , 高文玲 , 郭薛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肥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固结植生生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生态复合材料主要由土壤肥、土壤粘合剂、发泡剂、蒙脱土、聚丙烯酰胺等部件构成,其制备成颗粒状,由蒙脱土将土壤肥、土壤粘合剂、发泡剂包裹起来,利于其在地下进行释放营养成分,通过下渗作用对土壤颗粒的进行包裹,使土壤颗粒具有粘聚性和保水性,干燥状态下,固结植生生态材料自动脱水,土壤呈松散状态,具有透气性和透水性,兼具抗风蚀性(风吹不散、不起尘);遇水时,固结植生生态材料与水分子自动聚合,将土壤固结形成一个整体,可给植被创造快速生长条件,形成坡面局部良好植物生态环境,诱导生态链系统建立,达到生态自然循环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758457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271683.5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连续的高聚物防渗墙连续性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防渗墙一侧钻测试孔,将一对供电电极A、B分别布设在防渗墙两侧地面,在测试孔内放置一对测量电极M、N,向测试孔注满水;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同步移动测量电极M、N,取得两测量电极M、N之间的电压UMN和供电电流I,建立以测试孔位置、测点位置和UMN/I值为坐标的三维断面图;对于三维断面图上出现较为突出的异常值和不规律变化情况,则可判定对应位置存在墙体破坏和连通性隐患。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检测精度高,判断渗漏点准确,给后续的维护防渗漏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只需在高聚物防渗墙一侧打孔放置测量电极,因此野外施工简便、快速,检测成本更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