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173881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3351750.3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16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水体样品采集装置,包括:外筒组件、内筒组件、第一位置调整组件、低位取水组件、第二位置调整组件、高位取水组件、第三位置调整组件和限位组件。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水体样品采集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易携带,能够在采样前设置好特定深度进行采样,且可以同时采集两个不同深度的污染水体样品,提高了采样效率;通过将该装置插入深度在5米以内的河流、渠道、湖泊等污染水体底部固定,能使采样人员在不直接接触污染水体的前提下采集水样,安全性强、稳定性高,尤其是在流速较快、取水装置不易固定的取水点,保证了污染水体采集的准确度,也可用于窨井、地下水等城市水体的采样。
-
公开(公告)号:CN11027648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482676.1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水暗涵、堤防及边坡水体渗透的电法监测预警系统,监控中心与布设于监测线上的数据采集系统相连,监控中心依据监测线的有关信息规划数据采集系统区段、子区及其最小采集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区段、子区自动划分,各子区以其最小采集区为单位同时采集、并以一定的步距向前推进直至完成一期监测数据,依此往返进而实现数据采集系统的多期数据采集;监控中心接收数据采集系统数据进行电阻率成像,并依据电阻率时间推移变化特征,达到对水体渗透的监测预警目的。该发明对复杂环境地下输水暗涵、堤防及高边坡不同深度水体渗透问题的长距离、远程、无人值守、高效监测和实时预警给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26398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483369.5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水暗涵、堤防及边坡水体渗透的电法监测预警系统,监控中心与布设于监测线上的数据采集系统相连,监控中心依据监测线的有关信息规划数据采集系统区段、子区及其最小采集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区段、子区自动划分,各子区以其最小采集区为单位同时采集、并以一定的步距向前推进直至完成一期监测数据,依此往返进而实现数据采集系统的多期数据采集;监控中心接收数据采集系统数据进行电阻率成像,并依据电阻率时间推移变化特征,达到对水体渗透的监测预警目的。该发明对地下输水暗涵、堤防及高边坡不同深度水体渗透问题的长距离、远程、无人值守、高效监测和实时预警给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26398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83369.5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水暗涵、堤防及边坡水体渗透的电法监测预警系统,监控中心与布设于监测线上的数据采集系统相连,监控中心依据监测线的有关信息规划数据采集系统区段、子区及其最小采集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区段、子区自动划分,各子区以其最小采集区为单位同时采集、并以一定的步距向前推进直至完成一期监测数据,依此往返进而实现数据采集系统的多期数据采集;监控中心接收数据采集系统数据进行电阻率成像,并依据电阻率时间推移变化特征,达到对水体渗透的监测预警目的。该发明对地下输水暗涵、堤防及高边坡不同深度水体渗透问题的长距离、远程、无人值守、高效监测和实时预警给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276484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482676.1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水暗涵、堤防及边坡水体渗透的电法监测预警系统,监控中心与布设于监测线上的数据采集系统相连,监控中心依据监测线的有关信息规划数据采集系统区段、子区及其最小采集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区段、子区自动划分,各子区以其最小采集区为单位同时采集、并以一定的步距向前推进直至完成一期监测数据,依此往返进而实现数据采集系统的多期数据采集;监控中心接收数据采集系统数据进行电阻率成像,并依据电阻率时间推移变化特征,达到对水体渗透的监测预警目的。该发明对复杂环境地下输水暗涵、堤防及高边坡不同深度水体渗透问题的长距离、远程、无人值守、高效监测和实时预警给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058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50939.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表气象站增强短距离大高差RTK定位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短距离大高差环境,布设多个地表气象观测站;步骤二:汇集区域内所有的地表气象观测站的地表气象观测值,进行对流层延迟建模,建立各气象参数高程归算模型;步骤三:计算基准站和流动站处的对流层延迟;步骤四:计算双差对流层延迟;步骤五:将计算得到的双差对流层延迟代入RTK观测方程,进而进行RTK定位。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在短距离大高差环境下,由于对流层延迟差异过大,导致二次差分以后、残余对流层延迟较大的缺点;具有对流层延迟的表达精确,RTK垂直方向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67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35148.X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水利工程运行趋势预测方法以及装置,其中水利工程运行趋势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的初始监测数据,根据初始监测数据确定第一类监测数据和第二类监测数据;根据第二类监测数据从预设非线性拟合模型集合中确定目标非线性拟合模型;其中,预设非线性拟合模型集合包括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多项式函数中的至少一种;基于第一类监测数据,根据目标非线性拟合模型与预设预测模型集合,对目标水利工程的状态进行预测;其中,预设预测模型集合中的预测模型基于第二类监测数据进行训练。由此,通过组合目标非线性拟合模型与预设预测模型集合中的模型构建新的模型,并对目标水利工程的状态进行预测,提高了预测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335148.X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水利工程运行趋势预测方法以及装置,其中水利工程运行趋势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的初始监测数据,根据初始监测数据确定第一类监测数据和第二类监测数据;根据第二类监测数据从预设非线性拟合模型集合中确定目标非线性拟合模型;其中,预设非线性拟合模型集合包括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多项式函数中的至少一种;基于第一类监测数据,根据目标非线性拟合模型与预设预测模型集合,对目标水利工程的状态进行预测;其中,预设预测模型集合中的预测模型基于第二类监测数据进行训练。由此,通过组合目标非线性拟合模型与预设预测模型集合中的模型构建新的模型,并对目标水利工程的状态进行预测,提高了预测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05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550939.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表气象站增强短距离大高差RTK定位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短距离大高差环境,布设多个地表气象观测站;步骤二:汇集区域内所有的地表气象观测站的地表气象观测值,进行对流层延迟建模,建立各气象参数高程归算模型;步骤三:计算基准站和流动站处的对流层延迟;步骤四:计算双差对流层延迟;步骤五:将计算得到的双差对流层延迟代入RTK观测方程,进而进行RTK定位。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在短距离大高差环境下,由于对流层延迟差异过大,导致二次差分以后、残余对流层延迟较大的缺点;具有对流层延迟的表达精确,RTK垂直方向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22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252250.5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F111/06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孪生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监测系统及运行方法。它包括水利工程及监测系统物理实体PE、水利工程及监测系统虚拟实体VE、孪生数据DD平台、孪生服务Ss以及孪生数据平台DD与水利工程及监测系统虚拟实体VE、水利工程及监测系统物理实体PE的连接CN;PE的感知数据,通过连接CN分别与VE、DD平台交互,从而支撑Ss;VE将感知数据推送给DD,且将仿真数据反馈给PE;DD将数据驱动分别反馈给PE、VE和Ss;Ss将服务数据反馈给DD平台,并与水利工程及监测系统物理实体和水利工程及监测系统虚拟实体通过连接交互反馈。本发明具实现水利工程的智能运行、精准管控和可靠运维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