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3529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010443675.9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汉朗维岩土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IPC: E02D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不规则孔壁结构的多功能排水孔孔口装置,该孔口装置,包括主管、端盖、压环和压盖,主管一端端部设有端盖,另一端设有压盖,主管上套设有多个压环,多个压环均设置在端盖和压盖之间,相邻压环之间交替设有橡胶圈和遇水膨胀止水环。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现有孔口装置不适应不规则孔壁结构、用途单一、适应性不强、安装不便、锚固力不足、流通面积小、检修不便等一系列问题。与现有排水孔孔口装置相比,本发明适应各种不规则孔壁结构,止水效果好,采用多道遇水膨胀止水环替代弹性胶环,遇排水孔有水时,遇水膨胀止水环会进一步充分膨胀,主动填塞不规则间隙,保证与不规则的孔壁紧密接触,发挥良好的止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51681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010512113.5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重庆溯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丽梅 , 徐火清 , 樊寒冰 , 方德胜 , 冯正涛 , 吕平毓 , 孙干 , 兰峰 , 朱亚鹏 , 张士君 , 杨少荣 , 张世明 , 马耀昌 , 肖剑波 , 薛兴江 , 曹磊 , 严忠銮 , 李棠 , 彭畅 , 左新宇 , 程帅 , 徐浩 , 王健 , 马玉婷 , 彭辉 , 王清川 , 吕盈逸 , 梅元庆 , 彭洪燕 , 王鹏 , 汪正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心半潜浮筒式岸温自动测报装置包括偏心浮筒及控制室,偏心浮筒内部贯穿有钢丝绳,且钢丝绳两端均伸出偏心浮筒外,钢丝绳两端分别与下支架、上支架固定连接,下支架和上支架均安装在河岸壁上,偏心浮筒内部下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探头,其与河水接触,偏心浮筒内部上端设有无线发射单元,控制室设于河岸附近,其内部装有无线接收单元。本发明由于偏心浮筒为圆柱形,外壳为耐腐蚀老化的塑料,内部空隙填充泡沫,并在钢丝绳上设有自张紧装置,从而使其保持稳定,不受漂浮物及河流水位变化的影响得到精确的测量数据,此外,通过温度传感器探头测得水温,经过无线发射单元将数据传输给无线接收单元可实现在线远程操作测量岸温。
-
公开(公告)号:CN11196823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0803079.7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BIM的灌浆工程三维可视化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三维可视化平台,用于BIM模型的三维显示、编辑、属性查询;用于灌浆孔模型的自动建模。数据库模块,用于地质资料、灌浆设计参数、灌浆施工台账、物探检测数据、质量检查成果的导入、存储。信息查询与展示模块,用于灌浆孔相关信息的三维查询,用于灌浆数据的三维可视化,用于BIM模型与灌浆数据的空间耦合展示。数据筛选模块,对灌浆数据进行自动筛选。数据统计分析与成果出图模块,用于对灌浆数据进行自动统计分析;绘制剖面图。智能分析应用模块,自动对所选的灌浆区域进行智能化分析。本发明系统使得灌浆过程中信息能够集中统一管理;具备快速统计和自动出图功能,数据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099101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10316284.8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成都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智能小体积动态配浆方法及系统。用程控配浆:1)当检测配浆桶中液面低高位压力计失效,启动小体积配浆。2)检测返浆密度C0和桶内浆液剩余体积V0,及灌浆孔最后需要的浆液小体积V孔和密度C孔;计算桶内这次配浆需要的小体积Vx和设计密度Cx。3)控制Cx和C0误差,并可修正。4)用多次小体积配浆,达标后注浆,小体积退出。首先计算方法保证获得需要的密度和体积。控制密度误差,准确度高。用多次少量加浆和水方式,不仅准确度高,避免浆液量过度增加,造成浪费。灌浆孔密度检测仍用返浆密度计,方便准确测量密度。解决了仅有大体积程控配浆造成极大浪费、环境污染和清洗麻烦。又解决小体积密度和体积精配、检测和程控。小体积配浆系统即用智能灌浆循环回路系统。可用于水电站智能灌浆单元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25038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085321.8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20
Abstract: 一种采用玄武岩开挖料作骨料的高强度高抗裂抗冲磨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低热硅酸盐水泥246~294重量份;Ⅰ级粉煤灰43~83重量份;由玄武岩开挖料生产制得的人工砂629~694重量份;由玄武岩开挖料生产制得的碎石1346~1469重量份;水110~126重量份;缓凝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2.026~2.936重量份;引气剂0.023~0.033重量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用玄武岩开挖料作骨料的高强度高抗裂抗冲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既解决了水电工程洞室开挖料堆放占用施工场地和浪费岩石矿物资源的问题,又从配合比设计上经济有效地解决了水工抗冲磨混凝土高强度与高抗裂性之间的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325485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522496.9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淤泥量监测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待测河道的河道岸边安装基准站,并进行测线设计;S2:利用GPS RTK技术,获取基准站的探测处GPS天线相位中心的坐标及水下最低点高程;S3: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对待测河道的水下地形进行精密测量,得到水下地形的三维模型;S4:在三维模型中,根据探测处GPS天线相位中心的坐标及水下最低点高程计算河道淤泥量。本发明的河道淤泥监测计算方法有助于了解河道淤泥情况,有利于水污染监测及治理。相对于传统的河道淤泥监测计算方法,优势在于探测淤泥覆盖范围效果较好,且测量河道淤泥厚度和体积可达到较高的精度,对河道治理和污水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601069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403837.6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会议系统,涉及会议管理领域,它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其中硬件部分包括会议室系统主机、通讯装置、会议终端、会议室摄像头、显示装置和拾音器;软件部分包括安装在会议室系统主机的会议应用软件服务器端、数据库和安装在会议终端的应用软件终端;软件部分包括登录及位置确定模块、拾音器控制模块、会议室摄像头控制模块和智能演示模块。通过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智能终端的便利性,大幅提高会议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很多会议功能能够自动完成,大幅提高会议组织的效率。通过提高交互性,使参与会议的用户能够方便的与他人进行交互,也方便与相应的会议设备进行交互,提高了会议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3274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99458.0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G01K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坝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转入永久监测廊道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明确DTS系统转入永久监测廊道的前提条件,按照布置光纤引线通道、布设引线光纤、安置永久监测DTS系统、校核转入永久监测阶段的测温数据及封堵光纤引线孔的工艺流程进行具体实施;重点涉及光纤引线通道的形式及位置布设、引线通道的安全和可靠性设计方法、引线光纤布设及进入廊道的方法。本发明为实现DTS系统转入混凝土坝永久监测廊道提供了合理可行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确保DTS系统在永久监测廊道良好环境下持续、稳定和长期的正常监测,为实现混凝土坝全生命周期内坝体混凝土温度实时监测和温控防裂提供了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000851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0156710.6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昌理工学院 ,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洞形断面衬砌边墙混凝土温控防裂温度应力控制快速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计算衬砌结构温控防裂资料;(2)计算衬砌边墙混凝土施工期最大拉应力σmax;(3)在最大拉应力σmax≤【σmax】前提下,按照简单实用经济的原则设计温控措施方案。本发明方法,计算公式简单,能全面、合理反映衬砌结构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围岩性能、浇筑温度、洞内空气温度年变化和浇筑期洞内气温、是否通水冷却及其水温等主要因素的影响。可以迅速计算任意季节浇筑门洞形断面衬砌边墙混凝土施工期的最大温度拉应力,计算误差小,完全可以用于实际工程进行温度裂缝控制设计计算,特别是初步设计和现场施工期实时快速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058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50939.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表气象站增强短距离大高差RTK定位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短距离大高差环境,布设多个地表气象观测站;步骤二:汇集区域内所有的地表气象观测站的地表气象观测值,进行对流层延迟建模,建立各气象参数高程归算模型;步骤三:计算基准站和流动站处的对流层延迟;步骤四:计算双差对流层延迟;步骤五:将计算得到的双差对流层延迟代入RTK观测方程,进而进行RTK定位。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在短距离大高差环境下,由于对流层延迟差异过大,导致二次差分以后、残余对流层延迟较大的缺点;具有对流层延迟的表达精确,RTK垂直方向定位精度高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