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2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59873.1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84 , G06N3/0985 , G06N3/04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物理信息网络的静压桩时变承载力感知预测方法包括:利用桩身传感器收集孔压消散数据;将孔压消散数据和计算点输入至PINNs正反演一体化反演模型中,并在反向传播中估计超孔隙水压力得到最终的固结系数;将所述最终的固结系数和所述计算点输入至PINNs正反演一体化正演模型中,并在反向传播中估计超孔隙水压力;将测试集输入至训练完成的PINNs正反演一体化正演模型,输出桩侧土体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度,并根据该值预测静压桩时变承载力。本发明能通过桩身孔压传感器短期的孔压消散测试数据准确反演感知土层固结系数,进而预测桩侧土体固结度,从而实现对静压桩时变承载力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7480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633531.8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16C60/00 , G16C20/30 , G16C10/00 , G16C20/10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塑性本构模型显式积分算法的应力修正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示积分算法误差累积的问题,涉及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初始应力、初始硬化参数并给定应变增量,根据其计算弹性试探应力,并根据弹性试探应力确定弹性应变占整个应变的比例,得到弹性应变占比系数;对初始应力和初始硬化参数进行应力积分,得到积分结果;利用弹塑性本构模型对应的屈服函数,以及积分结果,构建关于修正系数的二次方程,并求解,得到修正系数;利用修正系数对修正前应力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应力;该方法无需借助牛顿迭代算法,只需将应力分量乘以修正系数即可完成修正过程,有效地避免了收敛问题,更加直观简单的实现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8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29609.6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描述不同层理倾角炭质板岩加速蠕变的改进Nishihara非线性损伤蠕变模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描述岩体蠕变过程的粘弹塑性模型无法考虑层理结构在炭质岩板蠕变过程中的影响,以及解决Nishihara模型无法描述加速蠕变的问题。综合考虑层理损伤和内部损伤建立了可描述不同层理倾角炭质板岩加速蠕变的改进Nishihara蠕变模型,并推导了改进Nishihara蠕变模型的一维、三维本构方程,以期为层状结构软弱岩体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66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11727.7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20 , G01N3/08 , G01N3/2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岩体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参数预测方法,包括层状岩体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构建;建立适用于层状岩体的横观各向同性屈服准则表达式,并得出屈服函数;确定本构模型所使用的流动法则和硬化准则;对层状岩体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弹性参数和塑性参数进行预测等步骤。本发明建立了适用于层状岩体的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本构模型并提出模型参数预测方法:弹性力学参数通过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和经验公式求解;塑性力学参数先通过常规三轴试验、直线型Mohr‑Coulomb准则和基于Duveau数值计算程序的最小二乘法确定层状岩体的抗压、抗拉和剪切强度,再代入公式求解,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层状岩体的弹塑性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4551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1022388.7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逆挠曲电效应的运动机构锁紧装置及锁紧方法,锁紧装置包括基座上设置的支撑杆、敏感单元和若干只弧形结构的金属块;支撑杆垂直设置在基座上,敏感单元为环形结构,水平设置在支撑杆的顶部;若干只金属块均匀设置在敏感单元的外圈;若干只金属块的外圈设置有环形绝缘条;环形绝缘条外圈与旋转装置的杯体内壳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敏感单元由挠曲电介电材料制成,敏感单元的内侧和外侧分别镀有内侧金属电极和外侧金属电极。本发明是基于晶体力电耦合效应中的挠曲电效应,实现了运动部件的位置锁定。相比于传统的电磁铁、机械卡扣或锁紧螺钉具有使用简单、拆装方便、不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218709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22379.8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逆挠曲电效应的双向伸缩作动器及作动方法,作动器包括壳体、上作动单元、下作动单元;环形质量块的内圈固定在环形敏感单元的外圈,环形敏感单元内外圈的金属膜层分别与两只金属电极电连接;所述的上作动杆和下作动杆分别通过壳体上端和下端设置的通孔外伸在壳体外部。本发明环形质量块自身的重力作用在环形敏感单元上,使得敏感单元内部产生应变梯度,并通过外加电压作用至环形敏感单元,使得挠曲电材料在应变梯度方向产生电场梯度,从而由于逆挠曲电效应使环形敏感单元会产生机械应变,使上下作动杆产生同向或反向的微米级别位移,达到驱动其他部件上下运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212264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214474.0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P1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剪切式挠曲电加速度传感器及层叠结构加速度传感器,包括支撑杆、输出端子、环形质量块和挠曲电介电材料制成的环形敏感块,环形敏感块的内圈和外圈均镀有金属膜层,环形敏感块内圈设置在支撑杆的上端,环形质量块的内圈固定在环形敏感块的外圈;环形敏感块内圈的金属膜层和外圈的金属膜层分别通过引线与两只输出端子连接。本发明通过在环形质量块产生的剪切应力作用下挠曲电介电材料沿着轴向产生的应变梯度与基于挠曲电效应产生电荷之间的线性关系,来测量加速度的大小,从而实现对振动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560149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011517094.1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裂隙围岩隧道超前管棚变形计算方法,包括隧道开挖未支护段的长度、恒定荷载,隧道开挖掌子面的开挖高度,掌子面前方影响段的假定破裂面、线性变化荷载,隧道未影响段。所述掌子面前方影响段的假定破裂面由掌子面底部斜向前方延伸时,在某一点转折后竖直向上延伸到超前管棚位置。所述掌子面前方影响段的线性变化荷载是指超前管棚所受沿隧道纵向的荷载,其大小由隧道已开挖未支护段的恒定荷载线性减小到0。本发明考虑了竖向裂隙发育对隧道围岩破坏形态的影响以及超前管棚所受荷载的纵向变化,计算方法更加接近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据此计算得到的超前管棚变形值理论上更接近实际值,可应用于隧道超前管棚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68208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001694.0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断面施工加固的控制锚杆及隧道断面的加固方法,控制锚杆包括螺纹锚杆体、止浆塞、压板、弹簧、垫圈和螺母;螺纹锚杆体头部嵌入在隧道的岩体内,所述的止浆塞中部设置有与螺纹锚杆体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孔,止浆塞的圆锥面紧贴砂浆的注浆孔口设置;压板的芯部设置有套孔,并活动套接在螺纹锚杆体上,且压板的芯部紧贴止浆塞大径端;螺母通过垫圈和弹簧将压板的齿部压贴在二次衬砌的防水结构体上。本发明的控制锚杆可用于二次衬砌施工前的二次加固,保证二次衬砌满足设计厚度,同时有效控制并延缓围岩变形,促进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加快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7908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24707.2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2N2/18 , H02J7/32 , F21S9/04 , F21S9/02 , F21V23/00 , F21V23/02 , F21V23/04 , H05B47/11 , H05B45/00 , H05B45/30 , F03D9/11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挠曲电效应的风力发电装置及照明系统,发电装置,包括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储能单元和若干只片状结构的发电单元;所述的发电单元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石墨电极板,石墨电极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只挠曲电晶体,所述的挠曲电晶体为圆台结构,圆台的台顶面和台底面均镀有电极,电极紧贴对应的石墨电极板设置;发电单元的内部填充有环氧树脂,将石墨电极板固定在壳体上,石墨电极板分别通过导线与储能单元连接。本发明通过风力作用于挠曲电发电单元内的圆台挠曲电晶体产生应变梯度,由于挠曲电效应产生的电流存储于储能单元,当光线变暗后光敏感应开关打开接通电路,驱动LED等照明,从而实现偏远山区自供电照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