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525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26166.5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最佳矿料级配,同时在矿料级配中增加7mm筛孔;2)提出微表处混合料的初步配方;3)确定微表处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4)检验微表处混合料物理和力学指标;5)检验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6)确定微表处混合料施工配合比。本发明采用集料的堆积密度法,从而得到具有密实骨架结构的微表处混合料,综合考虑微表处混合料前期和后期的路用性能,得到很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滑性能、较高的耐磨耗性能的微表处混合料。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法,试验数据准确可靠,借鉴热拌沥青混合料部分试验方法和技术指标,易于实现,具有非常良好的推广价值。

    一种沥青四组分的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364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911066990.8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四组分的分离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柱法,结合紫外光谱仪对沥青组分进行分离并测定,从而得到沥青各组分的含量,用固相萃取柱代替玻璃吸附柱,沥青样品与洗脱溶剂用量明显减少,试验速度快,且固相萃取柱是工业化统一生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组分分离效果均匀一致,具有较好的重现性。本发明通过对沥青四组分的分离与测定,一方面可实现对沥青老化机理与再生机理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沥青内部一种或多种组分的含量,实现对沥青某一性能的改善,从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操作简单便捷,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一种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5255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426166.5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最佳矿料级配,同时在矿料级配中增加7mm筛孔;2)提出微表处混合料的初步配方;3)确定微表处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4)检验微表处混合料物理和力学指标;5)检验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6)确定微表处混合料施工配合比。本发明采用集料的堆积密度法,从而得到具有密实骨架结构的微表处混合料,综合考虑微表处混合料前期和后期的路用性能,得到很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滑性能、较高的耐磨耗性能的微表处混合料。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法,试验数据准确可靠,借鉴热拌沥青混合料部分试验方法和技术指标,易于实现,具有非常良好的推广价值。

    一种沥青四组分的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364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66990.8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四组分的分离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柱法,结合紫外光谱仪对沥青组分进行分离并测定,从而得到沥青各组分的含量,用固相萃取柱代替玻璃吸附柱,沥青样品与洗脱溶剂用量明显减少,试验速度快,且固相萃取柱是工业化统一生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组分分离效果均匀一致,具有较好的重现性。本发明通过对沥青四组分的分离与测定,一方面可实现对沥青老化机理与再生机理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沥青内部一种或多种组分的含量,实现对沥青某一性能的改善,从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操作简单便捷,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一种低填浅挖路基的承载力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076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797472.3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填浅挖路基的承载力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低填浅挖路基的承载力特性分析;2)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建立低填浅挖路基的预测模型;3)根据填土回弹模量、填土高度和天然土基回弹模量的变化,计算路基顶面的回弹弯沉值;4)判断低填浅挖路基的承载能力。本发明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建立预测模型,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理参数并对弯沉值进行计算,从而可以对低填浅挖路基的承载力事先判断,确定是否对天然地基进行处理,避免了建成后的返工的情况,也防止了对路基进行过度处治。本发明提供的预测方法,数据准确可靠,依托实际工程,对以后类似工程的处理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透水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623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0688019.2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王康 姚爱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透水路面砖及其制备法,包括以下原料:废旧轮胎、聚脲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羧酸和增塑剂。该海绵城市生态透水路面砖的抗压强度可达93.5MPa,透水率系数为4.2×10‑2cm/s,具有蓄水透水能力强、弹性好、抗冻融性能强、耐磨损、抗腐蚀、抗剥落、易加工成型等特点,可将其用于广场、通道及路肩等区域,既实现了废旧材料的循环利用,也能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更好的材料保障;其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易操作实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