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04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58658.3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g‑Y‑L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强度镁合金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Mg‑Y‑La合金的化学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Y6.5~13.5wt.%、La 0.45~0.75wt.%、Al2Y 1.35~6.06wt.%、TiB20.15~1.05wt.%和余量的Mg。本发明中Al2Y与TiB2作为α‑Mg异质形核位点细化组织;同时还能够有效钉扎晶界,阻碍动态再结晶的长大和粗化;另外,还能够积累更多的位错,促进合金动态再结晶,实现超细晶;Y会沿合金晶界析出,形成大量富Y相,起到第二相强化作用;La与Mg会形成Mg12La颗粒,起到第二相强化的作用,从而提高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0354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523006.8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Mn、Sb的超细晶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镁合金由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组成:Sb:0.8‑1.2%,Mn:0.8‑1.2%,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总量小于0.03%,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合金熔炼及铸造:将纯镁、Mg‑15Mn中间合金以及Mg‑20Sb中间合金在CO2和SF6混合气体的保护下进行加热熔炼,熔炼温度为680‑780℃,待纯镁和中间合金完全融化后,将熔体搅拌均匀并静置10~15分钟后进行浇铸,获得Mg‑Sb‑Mn镁合金铸锭;S2.机加工:根据挤压筒的尺寸将Mg‑Sb‑Mn镁合金铸锭锯切、车皮至合适尺寸;S3.热挤压:将机加工后的Mg‑Sb‑Mn镁合金铸锭在200‑250℃的温度条件下保温2小时后,进行热挤压,挤压温度为200‑250℃,挤压速度为0.1‑1mm/s,挤压比20‑30,获得超细晶镁合金棒材。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38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22809.6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高温力学性能的AlN/AE44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镁基体合金:99‑99.8%,AlN颗粒:0.2%‑1.0%;其中所述镁基体合金包括RE:3.5‑4.5%,Al:3.5‑4.5%,余量为Mg。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高温力学性能的AlN/AE4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耐热的AlN颗粒强化镁基体合金,同时在熔炼过程引入机械搅拌和超声波分散促进AlN颗粒的均匀分散;由于AlN颗粒与镁基体合金的界面反应,使得AlN颗粒的加入,有效促进了AE44合金内的球粒状Al‑RE第二相的大部分析出,并且第二相在晶粒内保持弥散均匀分布,进而有效阻碍合金变形过程中晶内的位错运动,对合金的高温性能起明显的强化作用,从而有效提升了合金的高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15103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115784.3
申请日:2012-04-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2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抛光功能的镁合金板材轧制装置,包括抛光剂喷洒装置、轧机和干燥装置,所述抛光剂喷洒装置、轧机和干燥装置沿镁合金板材轧制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抛光剂喷洒装置的喷嘴正对镁合金板材表面;本发明在轧机前设置了抛光剂喷洒装置,并且抛光剂喷洒装置的喷嘴正对镁合金板材表面,镁合金板材进入轧机轧制前,先通过抛光剂喷洒装置在镁合金板材表面喷洒抛光剂,因此在轧制镁合金板材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表面抛光处理,提高了镁合金板材的表面质量和光泽度,并且本发明设备投入小,无需额外增加加工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243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45583.9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纳米颗粒提升宽温域力学性能的Mg‑Gd合金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钆10~12wt.%;氮化铝0.3~1.0wt.%;余量为镁;所述镁为纯镁和镁钆中间合金的混合物。本发明采用上述纳米颗粒提升宽温域力学性能的Mg‑Gd合金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添加纳米AlN/Mg中间合金的方式,将纳米AlN陶瓷颗粒引入镁基体中,纳米AlN颗粒作为α‑Mg异质形核位点细化合金组织,改善Mg‑Gd相的分布,并起到第二相强化的作用,从而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有利于进一步扩展镁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领域中作为关键零部件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3762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229624.1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强度Mg‑Gd‑Y‑Zn‑Mn合金,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包含有Gd:7.0‑9.5%,Y:1.4‑2.5%,Zn:1.3‑2.5%,Mn:0.0‑2.5%,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的含量小于/等于0.02%。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耐高温高强度Mg‑Gd‑Y‑Zn‑Mn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公开的耐高温高强度Mg‑Gd‑Y‑Zn‑Mn合金,其通过添加元素Mn,减少了稀土元素含量,降低了材料制备成本和保护了环境;再通过对铸态合金进行固溶强化和挤压变形处理,使得Mg‑Gd‑Y‑Zn‑Mn合金在250℃高温下的抗拉强度318‑350MPa,屈服强度为235‑294MPa,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信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3762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29624.1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强度Mg‑Gd‑Y‑Zn‑Mn合金,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包含有Gd:7.0‑9.5%,Y:1.4‑2.5%,Zn:1.3‑2.5%,Mn:0.0‑2.5%,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的含量小于/等于0.02%。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耐高温高强度Mg‑Gd‑Y‑Zn‑Mn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公开的耐高温高强度Mg‑Gd‑Y‑Zn‑Mn合金,其通过添加元素Mn,减少了稀土元素含量,降低了材料制备成本和保护了环境;再通过对铸态合金进行固溶强化和挤压变形处理,使得Mg‑Gd‑Y‑Zn‑Mn合金在250℃高温下的抗拉强度318‑350MPa,屈服强度为235‑294MPa,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信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1876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99138.9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米双尺度颗粒强化Mg‑Y系耐热合金,其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钇5~11wt.%,TiB20.3~0.9wt.%,Al2Y1.85~5.56wt.%,余量为镁。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微纳米双尺度颗粒强化Mg‑Y系耐热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添加纳米TiB2/Al中间合金的方式,在Mg‑Y系合金中引入纳米TiB2颗粒的同时,Al元素与Y元素反应生成热稳定性好的原位微米Al2Y颗粒;微米Al2Y颗粒与纳米TiB2颗粒可以作为α‑Mg异质形核位点细化合金组织,改善Mg‑Y相的分布,并起到第二相强化的作用,显著提高了Mg‑Y合金的室温与高温力学性能,尤其是在300‑350℃下的高温屈服强度和高温抗拉强度。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有利于拓展镁合金在航空航天、国防领域关键零部件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772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634194.7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性能提高的镁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99%的镁基体合金和1%的AlN/Al复合颗粒,镁基体合金包括Gd:7.5‑8.8%,Zn:1‑2%,余量为Mg;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耐热性能提高的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耐热的AlN颗粒强化镁基体合金,同时在熔炼过程引入机械搅拌和超声波分散以促进AlN颗粒的均匀分散;再将所得铸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及时效处理可以调控镁基体合金中的耐热第二相,从而与AlN颗粒协同发挥高温力学性能的强化效应,进而使得其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拉伸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077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55820.X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LPSO和双尺度颗粒协同增强的Mg‑Gd系耐热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Mg‑Gd系耐热合金包括:Gd8.0~10.0wt.%,TiB20.3~0.9wt.%,Al2Gd 2.74~8.21wt.%,Zn 0.4~1.0wt.%,余量为Mg。本发明通过引入LPSO相和双尺度颗粒(Al2Gd微米颗粒和TiB2纳米颗粒)显著提高了Mg‑Gd系合金的室温强度和高温强度,尤其是提高了200~300℃下的高温屈服强度和高温抗拉强度,拓宽了镁合金的应用范围,使其能够用于航空航天、国防领域的关键零部件中。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