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1842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606837.5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该公开了一种2GPa级超高强马氏体模具钢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方法制备超高强马氏体模具钢工件,其中扫描间距为0.07mm‑0.13mm;步骤2)对步骤1)中制备的马氏体模具钢工件依次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热处理。本发明通过优化的SLM工艺参数以及合适的热处理制度实现了SLM成型模具钢微观缺陷消失、组织均匀致密,得到了性能优异MS1超高强马氏体模具钢,为后续超高强马氏体钢模具的生产及使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01836.8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低成本镁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料:Y 3~7%,Zn 1~2%,Mn 0.5~1.5%,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采用精准控制合金各元素含量和固溶时效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方式,经固溶时效处理,在挤压前改变原有LPSO相结构,析出γ’相,然后通过挤压过程中LPSO相和γ’相对动态再结晶过程产生影响,调控双峰晶粒组织,显著提高变形镁合金的强度,且保持较高的塑性,为制备高性能镁合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发明所用的设备简单,合金元素含量低,成本较低,加工工艺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1876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99138.9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米双尺度颗粒强化Mg‑Y系耐热合金,其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钇5~11wt.%,TiB20.3~0.9wt.%,Al2Y1.85~5.56wt.%,余量为镁。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微纳米双尺度颗粒强化Mg‑Y系耐热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添加纳米TiB2/Al中间合金的方式,在Mg‑Y系合金中引入纳米TiB2颗粒的同时,Al元素与Y元素反应生成热稳定性好的原位微米Al2Y颗粒;微米Al2Y颗粒与纳米TiB2颗粒可以作为α‑Mg异质形核位点细化合金组织,改善Mg‑Y相的分布,并起到第二相强化的作用,显著提高了Mg‑Y合金的室温与高温力学性能,尤其是在300‑350℃下的高温屈服强度和高温抗拉强度。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有利于拓展镁合金在航空航天、国防领域关键零部件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772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634194.7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性能提高的镁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99%的镁基体合金和1%的AlN/Al复合颗粒,镁基体合金包括Gd:7.5‑8.8%,Zn:1‑2%,余量为Mg;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耐热性能提高的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耐热的AlN颗粒强化镁基体合金,同时在熔炼过程引入机械搅拌和超声波分散以促进AlN颗粒的均匀分散;再将所得铸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及时效处理可以调控镁基体合金中的耐热第二相,从而与AlN颗粒协同发挥高温力学性能的强化效应,进而使得其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拉伸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55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62158.4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各向异性高塑性镁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依次将Mg‑Zn‑Ce三元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热挤压和沿挤压方向的一道次冷轧处理,即得到所述低各向异性高塑性镁合金。其中,挤压态镁合金坯料表现为双峰织构类型,退火态镁合金表现为环形织构类型。整个轧制成形过程只需进行一道次冷轧和1次退火,就能有效弱化变形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所制备的高塑性镁合金性能优异,特别是沿轧制方向和垂直于轧制方向塑性较高且基本保持一致,高达43%,使合金塑性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能有效弱化镁合金的各向异性,有利于后续大变形和冷加工,极大地提升了它们作为工程构件材料的潜力,拓展了镁合金可能应用的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7104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58658.3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g‑Y‑La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强度镁合金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Mg‑Y‑La合金的化学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Y6.5~13.5wt.%、La 0.45~0.75wt.%、Al2Y 1.35~6.06wt.%、TiB20.15~1.05wt.%和余量的Mg。本发明中Al2Y与TiB2作为α‑Mg异质形核位点细化组织;同时还能够有效钉扎晶界,阻碍动态再结晶的长大和粗化;另外,还能够积累更多的位错,促进合金动态再结晶,实现超细晶;Y会沿合金晶界析出,形成大量富Y相,起到第二相强化作用;La与Mg会形成Mg12La颗粒,起到第二相强化的作用,从而提高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3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51212.9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Mn进行硼化处理:将Mn粉和B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充分研磨直至粉末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加热激发Mn、B的活性能,对Mn进行硼化处理,得到硼化处理后的Mn粉;2)将硼化处理后的Mn粉与铝粉、镁合金粉末按比例混合,充分研磨直至粉末混合均匀,得到【Mn(硼化处理)+Al】/金属基体混合粉末;3)将混合粉末通过固相真空热压烧结得到【Mn(硼化处理)+Al】/金属基材料。本发明方法中硼化处理的Mn粉与Al的复合添加不仅将原WE43镁合金在高温区具有低的热膨胀系数,还提升了其强度与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1843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648731.1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368 , C22C2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非平衡凝固的超固溶耐热稀土镁合金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以实现镁合金的高温条件下的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以及晶界强化为设计目标选取适当元素作为多元协同合金设计元素;步骤2基于激光选区熔化瞬时非平衡凝固的特点,计算所选的协同合金设计元素所占质量分数对合金热敏感性指数以及临界温度范围的影响,并以最小化合金热敏感性指数和临界温度范围为目标确定各元素最佳的合金化成分范围。该方法所设计的合金具有很好的高温性能,同时更加适用于激光选区熔化这种具有瞬时非平衡凝固特点的制造工艺,能够满足增材制造中高致密无裂纹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7153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34020.5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深冷处理的激光粉末床熔融镁稀土合金高强韧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方法制备WE43镁稀土合金工件;步骤2)在WE43镁稀土合金工件中,继续析出更多的β1,β’及β”亚稳强化相;所述步骤2)通过深冷处理方法实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LPBF成型的WE43镁合金内部残余应力不均匀,且力学强韧程度性能未达到最优值的问题,能大幅度提高其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0354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523006.8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Mn、Sb的超细晶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镁合金由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组成:Sb:0.8‑1.2%,Mn:0.8‑1.2%,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总量小于0.03%,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合金熔炼及铸造:将纯镁、Mg‑15Mn中间合金以及Mg‑20Sb中间合金在CO2和SF6混合气体的保护下进行加热熔炼,熔炼温度为680‑780℃,待纯镁和中间合金完全融化后,将熔体搅拌均匀并静置10~15分钟后进行浇铸,获得Mg‑Sb‑Mn镁合金铸锭;S2.机加工:根据挤压筒的尺寸将Mg‑Sb‑Mn镁合金铸锭锯切、车皮至合适尺寸;S3.热挤压:将机加工后的Mg‑Sb‑Mn镁合金铸锭在200‑250℃的温度条件下保温2小时后,进行热挤压,挤压温度为200‑250℃,挤压速度为0.1‑1mm/s,挤压比20‑30,获得超细晶镁合金棒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