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薄板带坯挤压装置及挤压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7243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10575248.9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薄板带坯挤压装置及挤压成型方法,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该挤压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料筒和挤压筒,沿挤压筒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设置有连通的第一流变区、第二流变区及定径带,第二流变区的剖面呈弓形,弓形的弧线背离第一流变区。通过对该挤压装置第二流变区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在利用该挤压装置挤压成型镁合金薄板带坯时,能够引入挤压板材横向的分速,促进晶粒细化,导致晶粒取向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进而弱化板材基面织构,同时在沿板材横向方向引入新的织构成分,从而有利于镁合金的塑性等机械性能和冲压成形性能的提高,促进镁合金产业化应用,并扩大其应用范围。

    一种室温高塑性镁-锡-钇-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9632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17720.8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温高塑性镁‑锡‑钇‑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该镁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Sn 0.2‑0.4%;Y 0.4‑0.9%;Zr 0.4‑0.6%;不可避免杂质≤0.15%;余量为镁。通过向镁合金中加入Sn、Y和Zr元素并同时控制三种元素的含量,不但可以保证最终制备的镁合金具有高塑性,伸率高达40%,还可以保证该镁合金拥有中等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在制备该镁合金时,只需加入少量的稀土元素,就能显著改变镁合金的塑性,且其制备方法简单,只需进行一次传统挤压,并不需要复杂的加工工艺,所使用的熔炼炉、挤压机均为常规通用设备,可移植性强,便于在工业中实现。

    一种力学性能好的Mg-Sn-Y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310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86500.0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力学性能好的Mg-Sn-Y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Sn 0.5~2.5%,Y 0.3%,Mg余量,制备方法为将镁锭熔炼炉中,将炉温升至700℃-750℃熔化后加入合金比例的锡锭,保温20~30分钟,待锡锭熔化后再加入Y金属元素,搅拌后保温10~20分钟,然后将熔炼的合金液浇注到模具中,得到铸态的Mg-Sn-Y合金材料,通过在Mg-Sn合金中与Sn反应的Y,生成的Sn3Y5能作为有效的晶粒细化剂,最后获得力学性能好的Mg-Sn-Y合金材料。

    一种镁合金薄板带坯挤压装置及挤压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7243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575248.9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23/183 B21C23/06 B21C27/00 B21C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薄板带坯挤压装置及挤压成型方法,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该挤压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料筒和挤压筒,沿挤压筒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设置有连通的第一流变区、第二流变区及定径带,第二流变区的剖面呈弓形,弓形的弧线背离第一流变区。通过对该挤压装置第二流变区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在利用该挤压装置挤压成型镁合金薄板带坯时,能够引入挤压板材横向的分速,促进晶粒细化,导致晶粒取向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进而弱化板材基面织构,同时在沿板材横向方向引入新的织构成分,从而有利于镁合金的塑性等机械性能和冲压成形性能的提高,促进镁合金产业化应用,并扩大其应用范围。

    一种高塑性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1744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414885.8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塑性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该镁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Sn 0.5-2.0%,Ca 0.5-1.0%,Zn 0.5-0.8%,不可避免的杂质≤0.03%,余量为镁。通过限定镁合金中Sn,Zn和Ca的含量,保证该合金具有高塑性表现。同时,进一步限定了合金中杂质特别是Cu、Fe、Si的含量,这样既可以避免杂质对合金塑性的影响,又能充分降低杂质含量所带来的成本。另外,该镁合金的制备过程中严格限制镁合金熔炼、保温温度等工艺参数,使浇铸得到的镁合金材料组织均匀,宏微观缺陷少,进一步增强了合金的塑性表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