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凹面镜激光反射位移放大的轨道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33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42312.3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凹面镜激光反射位移放大的轨道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由激光发射器、激光标靶、工业摄像头、NB‑IoT模块、微处理单元和电源模块构成的轨道状态监测装置和光学凹面反射镜,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标靶相对光学凹面反射镜设置且激光发射器的中心轴与光学凹面反射镜的镜面中心轴配置在同一轴心线上,工业摄像头用于捕获通过光学凹面反射镜反射到激光标靶上的激光光斑信息,微处理器通过机器视觉处理分析工业摄像头获取的激光光斑信息实现轨道状态监测,NB‑IoT模块将监测的轨道状态上传至中心服务器;其效果是:可以有效地对轨道的沉降量、倾斜度及水平偏移量进行实时精确监测。

    一种复合材料过切口弯曲试验层间断裂韧性和桥联应力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0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81372.X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过切口弯曲试验层间断裂韧性和桥联应力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并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板;(2)采用过切口弯曲试验装置开展试验,记录载荷位移以及初始和卸载时的裂纹长度;(3)建立力学模型,基于Engesser‑Castiglian定理和单位载荷法得到加载点处位移和试样柔度,推导断裂韧性与裂纹长度之间的关系;(4)通过半解析法得到弯曲模量和剪切模量进而获得裂纹长度表达式,从而得到断裂韧性。(5)基于单位载荷定理得到剪切位移,并基于J积分法获得桥联应力分布。本发明优势包括:(1)仅需初始和卸载时的分层长度,无需实时测量分层长度和裂尖相对滑移位移;(2)无需额外试验测量材料性能参数;(3)便于工程应用,可实现快速测试。

    一种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蠕变应力门槛值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3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21464.2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蠕变应力门槛值预测方法,进行疲劳蠕变交互作用试验,获取试验稳态阶段应变速率;获得不同蠕变应力下对应的稳态阶段应变速率;绘制蠕变应力‑应变速率散点图;对数据进行拟合,确定材料参数;输入试验总时长t以及预计达到的应变量,可计算出该工况下疲劳蠕变交互作用试验中蠕变应力门槛值σcmax;所需应变速率开始时占比很小的蠕变加速阶段即可获取,因此无需进行蠕变完整试验流程,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仅需提取稳定阶段蠕变应力和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材料参数,针对计算不同试验时长和应变量下的蠕变应力门槛值,仅需输入试验时长和应变量即可算出蠕变应力门槛值,无需对数据多次拟合。

    一种改进的复合材料层板III型分层测试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575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16811.9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复合材料层板III型分层测试装置与方法,所用试件是铺层顺序优化后的单向/织物预浸料制备的圆形多向层板,可确保分层的平稳扩展。具体步骤包括:制造改进的复合材料层板III型分层边缘环形扭转试验夹具;制备具有特定形状和铺层顺序的边缘环形裂纹试样;测试层板基本力学性能;在液压伺服扭转试验机上采用位移控加载,获得有效的载荷‑位移曲线;确定载荷‑位移曲线的初始斜率或临界扭矩,代入公式计算III型断裂韧性。改进的试验装置效果明显,可获得沿前缘均一的纯III型分层,设计的圆形夹具和试件方便装夹,对中性好;装置制造和测试容易实现,试验所需数据易于得到。本发明可表征不同材料体系复合材料层板III型分层扩展行为。

    一种考虑应力比和纤维桥接影响的复合材料层板疲劳分层扩展行为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33324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011513284.6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应力比和纤维桥接影响的复合材料层板疲劳分层扩展行为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展不同应力比和不同纤维桥接作用下的复合材料层板I型疲劳分层试验;(2)利用柔度法确定疲劳分层阻力Gcf(a);(3)计算分层扩展驱动力ΔGeq,将疲劳分层扩展驱动力与阻力的比值作为疲劳分层扩展行为的控制参量;(4)建立采用ΔGeq/Gcf(a)作为控制参量的疲劳分层模型,采用该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模型参数C和m和γ;(5)采用参数确定的疲劳分层模型预测疲劳分层扩展速率。本发明利用通过有限试验数据建立的复合材料疲劳分层模型预测其它应力比和纤维桥接作用下的疲劳分层扩展速率,可显著缩短试验周期,降低试验费用。

    一种棒状试件的高温拉压疲劳试验夹具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2059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63241.6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棒状试件的高温拉压疲劳试验夹具,包括螺纹连接在试件两端的结构相同的连杆,连杆与试件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试件的内螺纹孔,连杆的另一端用于与试验机接头连接。还包括能够螺纹连接在试件上的螺母,螺母能够与内螺纹孔的端面相抵。本发明还提供棒状试件的高温拉压疲劳试验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试验夹具,消除螺纹间隙;冷却介质在冷却管内循环流动;闭合加热炉,塞入石棉加强保温;步骤S4、启动疲劳试验机,完成试验。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的试验夹具在进行高温拉压疲劳试验时容易存在螺纹间隙再次复现而造成试验不准确的问题。

    一种改进的复合材料层合板I/II混合型层间断裂韧性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148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00867.4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复合材料层合板I/II混合型层间断裂韧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不同界面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试样;(2)开展不同模式混合比下的I/II混合型分层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等间隔地选取若干个分层长度,中断原有的加载进行一定卸载-再加载过程,得到相应分层长度下试验件的刚度;(3)计算试样在不同分层长度下的弯曲模量;(4)通过拟合获得弯曲模量曲线Ef(a);(5)通过公式计算得到I/II混合型分层层间断裂韧性;(6)对比采用标准中原方法和改进方法获得的层间断裂韧性数据,验证改进测试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本发明可准确表征复合材料多向层合板I/II混合型断裂韧性,应用范围广,避免层间性能的错误表征;同时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模拟隧道开挖对桩基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108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781106.8

    申请日:2018-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隧道开挖对桩基影响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体装置,包括试验箱体和地层结构;桩基模型,具有桩身和呈尖锥形的桩靴;隧道开挖模拟装置,包括中空的不锈钢筒、多个橡胶环以及多个钢杆,每个所述钢杆具有用于拉拽的牵拉端,通过拉拽所述牵拉端能够将与钢杆对应的橡胶环逐个从所述模型箱中牵拉出;量测装置,包括激光器、计算机、支架以及至少两个工业相机,所述工业相机用于采集所述桩基模型经照射的视场内的地层结构在变形前后的图像数据,所述计算机与所述工业相机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图像数据获得所述地层结构中的透明土的土体颗粒的移动变化规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拟隧道开挖对桩基影响的试验方法。

    模拟隧道开挖对上覆建筑物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618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81093.4

    申请日:2018-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隧道开挖对上覆建筑物影响的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与地层系统,包括模型箱与地层结构;所述地层结构上具有用于放置建筑物模型的预定位置;隧道模拟系统,由中空螺纹杆和螺纹套筒构成;电动机系统,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且设置有内螺纹的螺旋套管、以及电动机;变形监测系统,包括三脚架、计算机以及至少两个工业高速摄相装置;所述工业高速摄相装置安装在所述三脚架上,用于采集被放置在预定位置处的建筑物模型变形前后的三维视频图像数据,所述计算机与所述工业高速摄相装置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三维视频图像数据获得所述建筑物模型在预定位置处的三维位移场和应变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拟隧道开挖对上覆建筑物影响的试验方法。

    一种装配式环形人行立交

    公开(公告)号:CN106946135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0288124.8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配式环形人行立交,包括环道,该环道上连接有至少两个上下支路,所述环道上覆盖有雨棚,在所述环道上环向设有开口朝上的传送安装槽,该传送安装槽内铺设有传送系统,该传送系统下方的传送安装槽内设有环向传输驱动系统,该环向传输驱动系统带动所述传送系统环向运转,在所述环道上对应每个所述上下支路分别设有缓冲区,该缓冲区跨设在所述传送安装槽上并连接所述上下支路,所述传送系统从该缓冲区下方穿过。采用该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环形人行立交的显著效果是,能辅助行人通行,缩短通行时间;传送系统和传输驱动系统结构简单,重量轻,占地面积小,适于在人行立交桥上安装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