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保形入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3217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368979.9

    申请日:2012-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7/04 F02K3/075 F02K3/077 Y02T50/671 Y10T137/05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保形入口装置。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入口装置包括:适于包围至少一排旋转的风扇叶片的风扇导管,该风扇导管具有圆形的前区,并且限定了第一入口平面;以及包围风扇导管的外部导管,该外部导管包括:在第一入口平面处的第一前区形状,其与风扇导管的外部以协作的方式限定了空气可从中穿过的至少一个瓣区;以及在沿轴向位于前端下游的第二入口平面处的第二前区形状,其是圆形的,并且其与风扇导管的外部以协作的方式限定了空气可从中穿过的环状空间。

    基于抽吸装置的主动间隙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95603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480008045.1

    申请日:2014-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11/20 F01D11/24 F05D2260/606

    Abstract: 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10)的间隙控制装置,包括:环形涡轮壳体(48),其具有相对的内和外表面(49、51);环形歧管(M),其环绕涡轮壳体(48)的一部分,歧管(M)包括:与歧管(M)和涡轮壳体(48)的外表面(51)流体连通的入口(74),以及出口(52);以及旁通管(84),其具有联接至出口(52)的上游端(86)、联接至低压槽的下游端以及布置于上游与下游端之间的阀(92),阀(92)在阻止上游与下游端之间的流动的第一位置与许可上游与下游端之间的流动的第二位置之间可选择地移动。还提供了相应的控制涡轮间隙的方法。

    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保形入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32173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210368979.9

    申请日:2012-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7/04 F02K3/075 F02K3/077 Y02T50/671 Y10T137/05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保形入口装置。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入口装置包括:适于包围至少一排旋转的风扇叶片的风扇导管,该风扇导管具有圆形的前区,并且限定了第一入口平面;以及包围风扇导管的外部导管,该外部导管包括:在第一入口平面处的第一前区形状,其与风扇导管的外部以协作的方式限定了空气可从中穿过的至少一个瓣区;以及在沿轴向位于前端下游的第二入口平面处的第二前区形状,其是圆形的,并且其与风扇导管的外部以协作的方式限定了空气可从中穿过的环状空间。

    高速飞行器飞行技术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5268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355327.6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飞行器飞行技术。一种高超音速推进发动机包括:涡轮发动机,其包括以串流顺序布置的压缩机区段、燃烧区段和涡轮区段,该涡轮发动机限定压缩机区段上游的涡轮发动机入口,以及涡轮区段下游的涡轮发动机排气口;管道组件,其限定具有大致环形形状并围绕涡轮发动机延伸的旁通管道、位于旁通管道下游并且至少部分地在涡轮发动机排气口后方的后燃室,以及至少部分地位于旁通管道和涡轮发动机入口前方的入口区段;以及入口预冷器,其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管道组件的入口区段内并且在涡轮发动机入口、旁通管道、或两者上游,以用于冷却通过管道组件的入口区段提供至涡轮发动机入口、旁通管道、或两者的气流。

    基于抽吸装置的主动间隙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956035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80008045.1

    申请日:2014-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11/20 F01D11/24 F05D2260/606

    Abstract: 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10)的间隙控制装置,包括:环形涡轮壳体(48),其具有相对的内和外表面(49、51);环形歧管(M),其环绕涡轮壳体(48)的一部分,歧管(M)包括:与歧管(M)和涡轮壳体(48)的外表面(51)流体连通的入口(74),以及出口(52);以及旁通管(84),其具有联接至出口(52)的上游端(86)、联接至低压槽的下游端以及布置于上游与下游端之间的阀(92),阀(92)在阻止上游与下游端之间的流动的第一位置与许可上游与下游端之间的流动的第二位置之间可选择地移动。还提供了相应的控制涡轮间隙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