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荪酱的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0121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61167.5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荪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小麦处理;(2)小麦发酵;(3)小麦粉制备;(4)竹荪汁制备;(5)配料汁制备:将花椒碎叶、花椒籽、茴香籽、干香菇,加水煮沸,冷却,过滤,得配料汁;(6)混合发酵:将小麦粉、竹荪汁、配料汁混合发酵制成成品;(7)成品包装。本发明选取竹荪、小麦、黄豆面、香菇、花椒、茴香籽等天然植物原料制备竹荪酱,所得产品口感协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本发明通过竹荪汁的抑菌成分可达到灭菌、防腐的效果,不需要高温、高压等常规灭菌操作,较好保留了竹荪、小麦等的独特口感、风味和营养成份,不需要添加防腐剂,绿色安全,保质期可达12个月。

    一种以松杉木屑为主要基质的食用菌培养基制备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8340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22242.3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松杉木屑为主要基质的食用菌培养基制备技术,从腐朽松杉木材中分离出松节油适应性菌株,并制得由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RM80和苏云芽孢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组成的微生物菌剂。该菌剂具有较高碳氮比适应性,可达40‑60,氮素添加较少,且木屑中α‑蒎烯和β‑蒎烯明显下降,种子发芽指数(GI)>80%,基质无毒性,发酵效果好。接种食用菌后,菌种萌发快,菌丝生长旺盛,生长速率快。该法制备的松木屑培养基适宜食用菌生长,进一步拓宽了菌材供应渠道,缓解食用菌栽培产生的“菌林矛盾”,促进了松杉林木材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种便捷的鲜艳乳菇菌根苗的人工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5640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77518.2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捷的鲜艳乳菇菌根苗的人工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人工制备方法包括将超声处理后的苗木放入培养基质中,将鲜艳乳菇菌剂分层接种在所述苗木根部,对接种后的苗木进行培育,获得所述鲜艳乳菇菌根苗的步骤。本发明使用PBS缓冲液制备鲜艳乳菇菌剂,并将其保存在聚丙烯棕色试剂瓶,使菌剂便于长途运输,并降低污染率,通过优化接种方法和营养液的配方,使菌种能够在基质中快速萌发生长,并增加菌种与苗木根部接触面积。本发明的方法操作便捷,有效提高了菌根苗的合成率和生产效率,对促进鲜艳乳菇菌根的市场化运作和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竹荪菌托多糖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098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57452.7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类的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竹荪菌托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脱脂、粉碎、提取、分离、除蛋白、纯化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是以pH4.5-5.5的富硒茶汤为溶剂对竹荪菌托进行恒温提取;本发明利用茶叶种植的废弃物老叶和竹荪栽培的废弃物菌托提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糖,能提高多糖提取率,对多糖的抗氧化功能有协同增效作用,所提取多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功效更强;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产品安全,可规模化生产,能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一种猴头菇刺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742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823931.4

    申请日:2019-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猴头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猴头菇刺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饮料的制作方法如下:将榨汁后的刺梨渣、麦麸、米糠按重量比55-65%:15-25%:20-30%混匀,配制成培养基,装入玻璃容器内,经120℃高压灭菌1-3小时,冷却至室温,接种猴头菇液体菌种,接种量为5-10%,接种后的培养基在恒温培养室培养至菌丝长满表面,加入与培养基等量的纯净水,浸泡培养基30-60分钟,倾倒出培养基,过滤得混浊汁,离心后得清汁,清汁装入玻璃瓶中,于121℃灭菌3-5分钟即得猴头菇刺梨饮料。本发明制备的猴头菇刺梨饮料口感独特,营养丰富,兼具刺梨和猴头菇的药用价值,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饮料。而且对刺梨渣进行废物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种利用烟杆制备油茶菇培养基的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9249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568802.5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烟杆制备油茶菇培养基的方法和应用,先将烟杆晾晒、粉碎,与EM生物发酵菌液、茶多酚溶液混匀后,堆置发酵制成烟杆发酵料;然后按重量比将棉籽壳30-50%、麦麸15-25%、烟杆发酵料15-35%、甘蔗渣5-15%、豆粕1-5%、王米粉3-8%、石膏1-5%配制成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制棒,接种枝条菌种,经菌丝培养后,移入大棚出菇。本发明制备的培养基栽培油茶菇,与传统木屑培养基相比,菌丝培养时间缩短了15天,且整体菌丝更为洁白浓密,出菇时间更加集中,转潮时间最高可縮短4-5天,杂菌污染率降低5-8%,原料成本节约15-20%,生物转化率提高20-21%,平均产量增加12-13%,整体产量更加稳定。

    一种糖渍油茶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3447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66609.6

    申请日:2019-04-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糖渍油茶菇的制备方法,采用原料预处理→灭菌、灭酶活→糖液调配→真空浸糖→脱糖、滤水→冷冻→真空油炸→真空脱油→风味调制→包装的加工工艺流程。本发明采用真空糖渍,使油茶菇口感独特,而且在处理过程中,温度低、氧气浓度低,油茶菇不易变质;采用-35~-20℃冷冻处理,有效去除油茶菇的呼吸热,防止加工及贮存过程中变质;采用真空油炸、真空脱油工艺,处理时温度及氧气浓度低,能较好地保持油茶菇的营养及风味。本发明制备的糖渍油茶菇,脆香适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风味油茶菇产品的需求,提升了油茶菇的附加值,而且产品携带和食用方便,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