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荪及竹荪原种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7630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10242172.9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荪及竹荪原种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培养基主要由黄豆粉、小麦淀粉、胡萝卜粉、ZnSO4、NH4Cl、黄原胶等组成,黄原胶可有效分散非溶物质形成混悬液,避免黄豆粉、小麦淀粉、胡萝卜粉发生沉淀,保证培养基的均匀度;小麦淀粉、胡萝卜粉可有效保持营养供给,维持菌丝正常生长;黄豆粉、ZnSO4、NH4Cl能有效提高菌丝生长速率,促进菌丝延伸。固体培养基上,菌丝浓密,长势好,15‑30d长满。液体原种采用分段式培养,菌丝生物量大,菌丝球分散均匀,数量多。该法具有营养成分来源广泛、工艺简单,菌种萌发快,菌丝延伸能等优势,可用于冬荪竹荪菌种保存、科学研究、工厂生产等领域。

    一种冬荪的高效栽培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58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20762.3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荪的高效栽培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冬荪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栽培筐的选择;(2)栽培料的准备及处理;(3)养菌及出菇管理。本方法使用塑料筐多层种植,可灵活选取种植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种植面积,减少人力劳力投入,且易于集中管理;塑料筐比钢架成本低,比竹木结构架子使用寿命长,可灵活叠加组合摆放。栽培料使用椰砖、细沙,并加入保湿剂,透气保湿效果好,有利于冬荪菌丝的生长。使用芽孢杆菌G22发酵灭菌液处理栽培料及加湿补水,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杂菌污染,控制病害,提高产量。

    一种以松杉木屑为主要基质的食用菌培养基制备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8340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22242.3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松杉木屑为主要基质的食用菌培养基制备技术,从腐朽松杉木材中分离出松节油适应性菌株,并制得由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RM80和苏云芽孢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组成的微生物菌剂。该菌剂具有较高碳氮比适应性,可达40‑60,氮素添加较少,且木屑中α‑蒎烯和β‑蒎烯明显下降,种子发芽指数(GI)>80%,基质无毒性,发酵效果好。接种食用菌后,菌种萌发快,菌丝生长旺盛,生长速率快。该法制备的松木屑培养基适宜食用菌生长,进一步拓宽了菌材供应渠道,缓解食用菌栽培产生的“菌林矛盾”,促进了松杉林木材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种便捷的鲜艳乳菇菌根苗的人工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5640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77518.2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捷的鲜艳乳菇菌根苗的人工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人工制备方法包括将超声处理后的苗木放入培养基质中,将鲜艳乳菇菌剂分层接种在所述苗木根部,对接种后的苗木进行培育,获得所述鲜艳乳菇菌根苗的步骤。本发明使用PBS缓冲液制备鲜艳乳菇菌剂,并将其保存在聚丙烯棕色试剂瓶,使菌剂便于长途运输,并降低污染率,通过优化接种方法和营养液的配方,使菌种能够在基质中快速萌发生长,并增加菌种与苗木根部接触面积。本发明的方法操作便捷,有效提高了菌根苗的合成率和生产效率,对促进鲜艳乳菇菌根的市场化运作和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猴头菇刺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742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823931.4

    申请日:2019-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猴头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猴头菇刺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饮料的制作方法如下:将榨汁后的刺梨渣、麦麸、米糠按重量比55-65%:15-25%:20-30%混匀,配制成培养基,装入玻璃容器内,经120℃高压灭菌1-3小时,冷却至室温,接种猴头菇液体菌种,接种量为5-10%,接种后的培养基在恒温培养室培养至菌丝长满表面,加入与培养基等量的纯净水,浸泡培养基30-60分钟,倾倒出培养基,过滤得混浊汁,离心后得清汁,清汁装入玻璃瓶中,于121℃灭菌3-5分钟即得猴头菇刺梨饮料。本发明制备的猴头菇刺梨饮料口感独特,营养丰富,兼具刺梨和猴头菇的药用价值,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饮料。而且对刺梨渣进行废物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种利用烟杆制备油茶菇培养基的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9249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568802.5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烟杆制备油茶菇培养基的方法和应用,先将烟杆晾晒、粉碎,与EM生物发酵菌液、茶多酚溶液混匀后,堆置发酵制成烟杆发酵料;然后按重量比将棉籽壳30-50%、麦麸15-25%、烟杆发酵料15-35%、甘蔗渣5-15%、豆粕1-5%、王米粉3-8%、石膏1-5%配制成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制棒,接种枝条菌种,经菌丝培养后,移入大棚出菇。本发明制备的培养基栽培油茶菇,与传统木屑培养基相比,菌丝培养时间缩短了15天,且整体菌丝更为洁白浓密,出菇时间更加集中,转潮时间最高可縮短4-5天,杂菌污染率降低5-8%,原料成本节约15-20%,生物转化率提高20-21%,平均产量增加12-13%,整体产量更加稳定。

    一种糖渍油茶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3447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66609.6

    申请日:2019-04-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糖渍油茶菇的制备方法,采用原料预处理→灭菌、灭酶活→糖液调配→真空浸糖→脱糖、滤水→冷冻→真空油炸→真空脱油→风味调制→包装的加工工艺流程。本发明采用真空糖渍,使油茶菇口感独特,而且在处理过程中,温度低、氧气浓度低,油茶菇不易变质;采用-35~-20℃冷冻处理,有效去除油茶菇的呼吸热,防止加工及贮存过程中变质;采用真空油炸、真空脱油工艺,处理时温度及氧气浓度低,能较好地保持油茶菇的营养及风味。本发明制备的糖渍油茶菇,脆香适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风味油茶菇产品的需求,提升了油茶菇的附加值,而且产品携带和食用方便,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一种羊肚菌栽培外援营养源的制备及添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7686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441158.6

    申请日:2017-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B7/00 C05D3/02 C05D5/00 C05F5/002 C05F11/00

    Abstract: 一种羊肚菌外援营养源、制备及添加方法,涉及食用菌种植领域,配方含蔗糖、MgSO4·7H2O、KH2PO4、石灰水上清液、玉米芯。制备方法是将营养源配方成分中的蔗糖、MgSO4·7H2O、KH2PO4混合形成营养液、用石灰水上清液调节营养液pH值为8.8‑9.2之间,将玉米芯置于营养液中浸泡、沥出、灭菌。添加方法时,黑色塑料地膜揭开,外援营养源放置在畦上,再覆盖黑色塑料地膜,继续发菌;适时揭去黑色塑料地膜,将放置的玉米芯去掉,进行出菇管理后采收。本发明利用玉米芯为原料制备外援营养源,配方简单,易于调配及控制,还改变现有技术的作业方式,降低了栽培过程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作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采用本方法完全能达到与现有技术的复杂方法操作下相同的产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