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业蒸气的热电联产储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236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716409.7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产工业蒸气的热电联产储能系统,包括压气机、预冷器、冷却器与储气罐、低温熔盐罐;高温熔盐罐,进口与预冷器的第二出口连接,高温熔盐罐内用于储存高温熔融盐;中温水罐,出口与冷却器的第二进口连接,中温水罐内储存有中温高压水;工业蒸汽供给组件,分别与高温熔盐罐的出口、冷却器的第二出口连接,用于通过压气机产生的压缩热加热中温高压水,使中温高压水变为高温工业蒸气。本发明能够利用用电低谷期冗余电力驱动压气机产生的压缩热加热中温高压水,使中温高压水变为高温工业蒸气,向工业园区持续供给高温工业蒸气,避免在储能过程中能量转化较为单一,提高了系统能量利用率。

    生产工业蒸气的热电联产储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23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16409.7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产工业蒸气的热电联产储能系统,包括压气机、预冷器、冷却器与储气罐、低温熔盐罐;高温熔盐罐,进口与预冷器的第二出口连接,高温熔盐罐内用于储存高温熔融盐;中温水罐,出口与冷却器的第二进口连接,中温水罐内储存有中温高压水;工业蒸汽供给组件,分别与高温熔盐罐的出口、冷却器的第二出口连接,用于通过压气机产生的压缩热加热中温高压水,使中温高压水变为高温工业蒸气。本发明能够利用用电低谷期冗余电力驱动压气机产生的压缩热加热中温高压水,使中温高压水变为高温工业蒸气,向工业园区持续供给高温工业蒸气,避免在储能过程中能量转化较为单一,提高了系统能量利用率。

    基于轮盘应力快速评估的燃气轮机安全启动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7032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0480843.0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轮盘应力快速评估的燃气轮机安全启动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启动燃气轮机的进气参数以及轮盘温度场向量;基于获取的进气参数以及轮盘温度场向量,采用预训练好的应力分析预测模型获得预出现的轮盘最大应力值;基于所述预出现的轮盘最大应力值和预设轮盘安全应力区间的比较结果,实现燃气轮机安全启动;其中,所述应力分析预测模型为神经网络模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构建了参数自动控制的燃气轮机快速安全启动方法,可实现对轮盘应力的控制,进而能够保障燃气轮机机组在启动过程中的运行安全。

    一种水下扑翼能量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8828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14110.0

    申请日:2024-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属于能量采集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平台,其上固定有导轨,导轨的一侧环绕设有外齿条,运动模块包括发电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扑翼组件,扑翼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导轨的扑翼,驱动组件连接在扑翼上,发电组件包括:发电机以及连接在发电机转子上的发电齿轮,发电机连接在扑翼上,发电齿轮与外齿条啮合,本发明能够利用水流推动扑翼在直线段导轨以及弧度小于180°的弧形段导轨上移动,驱动组件主动带动运动模块沿弧度大于180°的弧形段导轨移动,实现扑翼在水平面上循环移动,利用外齿条、发电齿轮使得发电机的转子旋转进行能量采集,在一个运动周期内能够尽可能多的采集能量,提高扑翼能量采集装置的性能。

    一种燃气轮机拉杆转子测试系统及其开放集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294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09740.4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拉杆转子测试系统及其开放集故障诊断方法,该测试系统包括驱动控制系统、拉杆转子主体系统、支撑系统以及测量系统。系统运行时,驱动控制系统用以驱动拉杆转子主体系统并控制转速和整个系统的运行安全性,测量系统用以测量和解析拉杆转子主体系统的振动位移信号。本发明针对燃气轮机拉杆转子,通过设计和搭建测试系统,实现对运行振动信号的精确测量,获得多种故障类型和多种运行工况的大量测试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共享最大均值差异的方法,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开放集故障诊断,为燃气轮机拉杆转子系统的故障诊断应用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扑翼能量采集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88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84800.6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属于流场能量采集技术领域。该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导轨、滑块和扑翼叶片,导轨固定设置在主体框架上,导轨滑动连接滑块,滑块滑动连接扑翼叶片,扑翼能量采集装置还包括:锁止机构和两个凸起件;锁止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块上,锁止机构的动作端固定连接所述扑翼叶片,用以保持扑翼叶片的角度锁定,能够使所述扑翼叶片受到定向来流时,扑翼叶片带动滑块沿导轨进行移动;两个凸起件分别固定设置在主体框架的上下两端。提供的扑翼能量采集装置避免了伺服电机克服来流阻力导致消耗大量能量的问题,保证了扑翼能量采集装置的安全性。

    基于Graph-Based GAN的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通道设计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9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83507.7

    申请日:2023-12-09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Graph‑Based GAN的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通道设计优化方法,属于叶片冷却技术领域。包括:首先进行参数化模型,确定待优化的设计变量以及各参数的约束方程,并采用参数化的建模方式生成不同的冷却通道。其次在设计参数空间内采样生成满足模型约束条件的结构,并计算获得模型物理场。接着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完成数据的筛选和信息的前处理。然后搭建多种物理场预测模型,实现从设计变量和网格节点信息到物理场信息的直接映射。之后搭建基于Graph‑Based GAN的生成对抗模型,实现从采样到冷却通道模型的连续映射。最后结合生成对抗模型和多种物理场预测模型,得到优化目标与冷却通道形状之间的梯度信息,采用梯度下降法优化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设计参数值。

    一种基于CGAN的燃气轮机密封结构形状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3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22600.X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GAN的燃气轮机密封结构形状优化方法,属于密封结构设计领域。该方法首先对密封结构的几何形状进行参数化表示,并批量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以获取流场分布参数和性能评价参数,通过对数据的筛选预处理作为训练样本。然后建立基于深度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密封结构流场预测模型,实现流场分布参数和性能评价参数的准确预测。接着提出基于CGAN的密封结构生成模型,以样本的性能评价参数和密封结构形状的描述作为真实标签输入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进行网络训练,实现对燃气轮机密封结构形状的准确生成。最后设置真实标签的取值范围作为约束条件,采用优化方法进行寻优,以获取满足工程需要的优化密封结构形状。

    一种吸附式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28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71052.8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附式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所述吸附式二氧化碳储能系统设置有储热组件、二氧化碳捕集吸附装置、吸收式制冷组件、储能组件、二氧化碳驱油组件以及释能组件;其中,储能时,火电机组输出的废气经过处理后,其热量一部分被储能组件储存,另一部分热量提供给吸收式制冷组件产生冷量提供给所需用户;失去热量的废气进入二氧化碳捕集吸附装置,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捕集吸附保存,被吸附的二氧化碳可利用储热组件中储存的热量解吸附并分别进入储能组件、释能组件完成储能、释能工作。本发明可降低占地面积;能够实现火电机组的废热、废气利用,将能量储存或转化为冷量提供给所需用户。

    一种两级风力发电机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1742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59207.6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风力发电机装置,采用了两级叶轮结构、连续变速调节、灵活转向切换和振动抑制等技术手段,以提高风能的利用效率、扩大适用风速范围,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振动抑制能力。该装置包括第一级叶轮、风速风向测量装置、第二级叶轮、变桨装置、第一导流罩、机舱主体、第二导流罩、偏航装置和塔架;进一步的机舱主体内包含第一级叶轮转子、增速箱、第一联轴器、连续变速箱、第二联轴器、发电机、第三联轴器、正反换向器、第四联轴器、平行轴齿轮箱和第二级叶轮转子。本发明适用于风力发电领域,为更高效、可靠和持续的风能转化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