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35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79552.8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有机液态氢载体的氢发动机能量管理系统及车辆,包括发动机系统、后处理系统和供氢系统;后处理系统与发动机系统连通,供氢系统分别与发动机系统和后处理系统连通;其中,供氢系统包括多重换热循环总路,多重换热循环总路包括相互连通的预热管路和辅热管路;预热管路上设置有储油箱,储油箱内储存有氢液;供氢系统和发动机系统共用部分预热管路,使氢液通过预热管路流经发动机系统上的缸盖和缸体,与缸盖和缸体进行热量交换,以预热氢液同时冷却发动机系统。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系统,解决了现有发动机能量管理系统难以耦合发动机的热量输出和放氢过程的热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75787.0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燃式发动机爆震状态诊断及分级控制的方法,1、采集点燃式发动机气缸压力信号并采用信号处理模块对燃烧状态进行分析;2、基于信号处理模块的分析结果,对燃烧状态进行判定,并对爆震强度进行定义;3、通过爆震传感器检测点燃式发动机的振动并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通过对电压信号处理,得到相应的爆震特征频率,基于气缸压力信号,对爆震特征频率进行分级,得到相应的爆震阈值;4、建立爆震强度信号和爆震阈值的映射关系;5、建立各爆震阈值对应相应的点火时刻推后步长关系;6、判断当前爆震信号是否超过对应的爆震阈值,并将点火时刻推后相应步长。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目前爆震传感器信号未分级、抑制爆震控制策略粗放等问题,同时提高点燃式发动机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22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87006.9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模态低压燃气发电机组应急注气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低压燃气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基于发动机转速,确定低压燃气发电机组的当前运行工况是稳态运行工况还是瞬态运行工况;根据稳态运行工况,控制低压燃气发电机组切换至第一控制模式,并控制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通过低压气主供路进入低压燃气发电机组中的发动机内;根据瞬态运行工况,控制低压燃气发电机组切换至第二控制模式,并控制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通过低压气主供路、空气通过应急空气旁路、以及燃气通过应急燃气旁路进入低压燃气发电机组中的发动机内。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解决了低压燃气发电机组的控制模式单一以及气体供给滞后导致响应性能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062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03013.9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外循环系统的内燃机及工作方法,包括与内燃机的进气道和排气道连通的外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包括进气加热组件、排气组件和连接组件;进气加热组件通过连接管路与内燃机的进气道和/或排气组件连通;进气加热组件通过风机向系统内输送并加热进气空气;排气组件具有排气管和安装于排气管排气端的排气后处理器;进气加热组件和/或内燃气的排气道输出的气体经过排气后处理器处理后排放;连接组件连接进气加热组件和排气组件。本发明的内燃机通过进气道和排气道外接有外循环系统,该外循环系统可以在内燃机不运转时循环工作,在进行进气加热或者排气加热时实现对进气空气的大幅度升温,从而改善内燃机的冷启动性能并降低冷启动过程中的有害排放,并帮助实现低压缩比发动机的压燃的工作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8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44996.5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全温域协同优化的尾气后处理系统、总成及方法,系统包括:多区宽温复合还原系统,包括至少两个SCR系统;其中,多个SCR系统配置有不同的还原剂,使得多个SCR系统具有多段不同的温度工作区;其中,多个SCR系统所对应的温度工作区不存在温度交集和/或温度间隔,以共同组合形成连续的全温域覆盖区;多个SCR系统根据尾排通路内的尾气的排气温度交替或同时在各自对应的温度工作区内进行催化还原反应,以实现在全工况下高效转化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建立了新的更为优化和高度集成的甲醇发动机后处理体系,并确保尾气后处理系统在全工况下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1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33911.6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缸盖结构及发动机,用于装配到气缸上,缸盖和所述气缸之间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充填有进行涡流运动的混合气,所述缸盖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调流槽,所述调流槽被配置为增强所述混合气的涡流运动;其中,沿所述混合气的涡流运动方向,所述调流槽的入口端至出口端的开口缩小。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缸盖结构,在不影响发动机进气流通能力和压缩比等性能的同时提升混合气形成的速度和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40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20461.7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单向加热多重变温的冷起动系统及方法,适用于甲醇发动机,系统包括:顺次连通的热源发生模组、持续变温模组和间歇变温模组,所述持续变温模组与所述甲醇发动机连通组成冷却液主热回路,所述间歇变温模组与所述甲醇发动机连通组成进气辅热通路;所述持续变温模组包括换热器,所述间歇变温模组包括间歇变温体,所述间歇变温体被配置为储存并间歇释放热量,以在不同时段内预热所述进气辅热通路中的气体;所述换热器分别与所述热源发生模组和所述间歇变温体连通。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系统,同一燃料系统产生的热量能够同时保证冷却液、甲醇和空气均得到有效预热,并且减少了瞬时热量损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