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28340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621934.X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声子晶体隔振器及浮置板轨道隔振设备,涉及隔振设备领域;该声子晶体隔振器包括:多组隔振元胞;多组隔振元胞沿振源的振动方向排布,且相邻两组隔振元胞弹性连接;隔振元胞包括基体组件和至少两组振子环组件,振子环组件套设于基体组件上,且振子环组件能够相对于基体组件振动,每组振子环组件的固有振动频率均不相同。弹性波与振子环组件反向共振耦合,一组隔振元胞上设置至少两组固有频率不同的振子环组件与基体组件连接,使得该声子晶体隔振器对应出现至少两组的带隙,因此扩大了声子晶体隔振器的吸收弹性波的频率范围,提升了隔振效果。浮置板轨道隔振设备包括上述声子晶体隔振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73363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0506358.7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B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系统的防爬装置,以轨道的延伸方向为纵向,在平行于轨道面的平面内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为横向,其中,所述防爬装置包括至少一对呈横向对称布置的防爬器,所述防爬器包括防爬基座和传力垫,所述防爬基座设置在所述钢轨的底部且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轨枕之间,所述防爬基座的纵向两侧端面分别与相邻的两条所述轨枕的纵向端面贴合相抵,所述传力垫连接在所述防爬基座的上端,所述传力垫对称地贴合在所述钢轨的两侧侧面及底部。采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铁路轨道防爬装置防爬效果差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9245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91821.6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单元轨道板的减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沿单元轨道板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布置有若干横向加强筋,沿单元轨道板的宽度方向等间隔布置有若干纵向加强筋;步骤2:根据单元轨道板的使用环境所需的带隙频率和/或带宽要求分别设置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的宽度和厚度;步骤3:将横向加强筋与纵向加强筋连接形成布筋层。本发明的单元轨道板的减振方法,实现无限周期布筋。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05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51837.8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振和能量采集特性的轨枕,包括轨枕主体以及设置在轨枕主体内的减振集能组件,减振集能组件包括钢制箱室以及设置在钢制箱室内的钢管、质量块、弹簧、阻尼器和压电单元;钢管呈竖直布置,其上下两端分别与钢制箱室的顶板和底板刚性连接;质量块与钢管滑动连接,弹簧的上端与质量块的下表面刚性连接,弹簧的下端与钢制箱室的底板刚性连接;阻尼器对称地设有两个,阻尼器的上端与质量块的下表面刚性连接,阻尼器的下端与钢制箱室的底板刚性连接;压电单元设置在质量块的上表面,且与轨枕外部的整流器电连接。采用本发明,既能实现对传至轨枕振动的控制,使下传至道床的振动得到很好的衰减,还能实现振动能量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73363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06358.7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B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系统的防爬装置,以轨道的延伸方向为纵向,在平行于轨道面的平面内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为横向,其中,所述防爬装置包括至少一对呈横向对称布置的防爬器,所述防爬器包括防爬基座和传力垫,所述防爬基座设置在所述钢轨的底部且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轨枕之间,所述防爬基座的纵向两侧端面分别与相邻的两条所述轨枕的纵向端面贴合相抵,所述传力垫连接在所述防爬基座的上端,所述传力垫对称地贴合在所述钢轨的两侧侧面及底部。采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铁路轨道防爬装置防爬效果差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8352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04116.7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史海欧 , 尹华拓 , 罗信伟 , 农兴中 , 刘堂辉 , 涂勤明 , 刘文武 , 李平 , 黄辉 , 吴嘉 , 孙元广 , 王仲林 , 姬霖 , 祝朋玮 , 潘鹏 , 欧熙 , 龙泽贤
IPC: E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无砟轨道长轨枕,包括长轨枕本体,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承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轨枕本体上设置有预留孔、预埋套管和预应力钢丝,其中,所述预留孔设置在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侧面,并贯穿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侧面;所述预埋套管设置在承轨面的下方;所述预应力钢丝纵向贯穿所述长轨枕本体,并且所述预应力钢丝的两端均伸出至所述长轨枕本体的两端。本发明能增强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粘结性能,提高了无砟轨道结构横向承载力,并且能进一步增强轨枕与混凝土道床板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04922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0962344.6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约废水池的轨行区排水结构,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处为A处,在所述单坡线路上与所述V坡线路的最低点的横向对应点处为B处,在所述V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纵向排水沟,在所述单坡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纵向排水沟,在所述单坡线路内的水由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排出,在所述A处的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与在所述B处的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由线路间横向排水沟连通,在所述V坡线路内的水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纵向排水沟、所述A处、所述线路间横向排水沟、所述B处、所述第二纵向排水沟之后排出。可不在V坡线路最低点(A处)设置废水池,不设抽水泵,减少了使用面积的占用,节约了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97976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1910096726.2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越防淹门的新型轨道系统,包括道床块、防淹门门框、轨枕、钢轨以及扣件,所述防淹门门框横跨所述道床块且设有左右两个钢轨槽,所述轨枕设于所述防淹门门框两侧的所述道床块上,所述钢轨穿过所述钢轨槽并架设在所述轨枕上,所述扣件成对地设于所述轨枕上并扣紧所述钢轨所述防淹门门框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所述轨枕;所述扣件包括特制扣件和常规扣件,所述特制扣件设于所述钢轨槽上,所述常规扣件设于所述轨枕上,所述特制扣件与所述常规扣件的间距不大于700mm。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越防淹门的新型轨道系统,防淹门门槛处扣件间距符合正线轨道运营规范,有效地避免了因扣件间距过大造成的钢轨不稳定及打火花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613607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310201282.0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阮莹 , 冯剑冰 , 黄德亮 , 党红玲 , 罗信伟 , 黄文新 , 张标 , 温寿辉 , 黄国庆 , 张长生 , 王岭 , 李平 , 刘文武 , 尹华拓 , 刘堂辉 , 祝朋玮 , 赖晨翔 , 王明昃 , 赵晨
IPC: E0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黑洞能量聚集效应的吸振装置及系统,由声学黑洞聚集装置、橡胶包覆层、空心钢柱和若干金属传动杆组成,由空心钢柱和橡胶包覆层组成动力吸振器,基于声学黑洞聚集装置的声学黑洞能量聚集效应,将钢轨振动的能量聚集,从而放大受控点振幅,通过金属传动杆连接声学黑洞聚集装置和动力吸振器,将声学黑洞聚集装置收集的钢轨振动通过金属传动杆传导至动力吸振器上,从而增强了动力吸振器的谐振效果,起到降低钢轨振动的效果,进而提高钢轨动力吸振器的振动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18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87978.1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输入的桥上无缝线路的结构设计参数,所述结构设计参数包括桥梁结构设计参数、轨道结构设计参数和桥跨布置参数;利用所述结构设计参数进行参数化建模,得到桥上无缝线路有限元模型。上述方法采用了参数化建模方法,可以快速、便捷地得到桥上无缝线路在不同结构设计参数下的有限元模型,既避免了重复性建模工作,缩短了设计周期,又可实现对桥上无缝线路的高效、高精度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