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33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25560.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领域,提供一种在不均匀光照条件下的骨/填料级配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设备,方法包括:基于骨/填料图像的红色通道的每个像素值减去对应位置蓝色通道和绿色通道中较大值,确定骨/填料灰度图像的像素值;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将骨/填料灰度图像二值化,确定消除骨/填料阴影的二值化图像;基于连通域算法提取二值化图像中每个骨/填料,确定每个骨/填料面积、周长、内接圆半径和外接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大小;基于每个骨/填料面积、周长、内接圆半径和外接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大小输入预先构建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每个骨/填料粒径大小,完成骨/填料级配检测;本发明能够对不均匀光照条件下的骨/填料进行精确的智能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3777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15515.8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8/2411 , G06F18/27 , G06F18/214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数据与知识双驱动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获取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段的路基沉降多源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将所述预处理后的路基沉降多源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所述训练集建立SVR支持向量机最优基评估器和BP神经网络最优基评估器;之后,基于所述最优基评估器构建多因素B‑S‑N模型,所述多因素B‑S‑N模型包括SVR支持向量机的强评估器、BP神经网络的强评估器和输出模块;最后,将所述测试集输入所述多因素B‑S‑N模型,得到路基沉降预测结果。实现了在复杂自然环境中更为精准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能够迅速掌握路基的变形状况,及时进行应对补救。
-
公开(公告)号:CN11380242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106080.5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沉降囊式注浆抬升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抬升量H;步骤2:计算抬升力T,根据抬升力和聚氨酯膨胀力的关系,计算膨胀性聚氨酯配置密度ρ;步骤3:布设注浆抬升孔、注浆填充孔和观察孔;步骤4:安装注浆囊管、注浆填充管和观察管;步骤5:按照预先设计布置监测控制点,对线路高程、线路线形进行监控;步骤6:配置膨胀性聚氨酯,进行注浆抬升;步骤7:进行注浆填充;步骤8:拆除注浆囊管、注浆填充管和观察管,封闭钻孔部位,即完成注浆抬升修复;本发明提出了抬升力和聚氨酯配置密度的计算公式;创新了抬升工艺,工序简单,设备轻便化,可实现天窗内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沉降快速精确抬升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380242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06080.5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沉降囊式注浆抬升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抬升量H;步骤2:计算抬升力T,根据抬升力和聚氨酯膨胀力的关系,计算膨胀性聚氨酯配置密度ρ;步骤3:布设注浆抬升孔、注浆填充孔和观察孔;步骤4:安装注浆囊管、注浆填充管和观察管;步骤5:按照预先设计布置监测控制点,对线路高程、线路线形进行监控;步骤6:配置膨胀性聚氨酯,进行注浆抬升;步骤7:进行注浆填充;步骤8:拆除注浆囊管、注浆填充管和观察管,封闭钻孔部位,即完成注浆抬升修复;本发明提出了抬升力和聚氨酯配置密度的计算公式;创新了抬升工艺,工序简单,设备轻便化,可实现天窗内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沉降快速精确抬升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47618.1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7/16 , G06F17/18 , G06N7/01 , G06T17/00 , G06F18/2411 , G06F18/2413 , G06F18/27 , G06N3/0499 , G06N3/08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观位移监测的加筋挡土墙加筋失效判定方法,包括:S1、确定现场加筋挡土墙监测点的表观位移,进行现场勘察;S2、采用克里金方法进行筛选、分类、插补和整合;S3、构建加筋挡土墙理论模型,确定筋材弹性模量的理论分布范围;S4、加筋挡土墙理论模型数值仿真分析,得到目标位移的相应分析结果;S5、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学习分层筋材弹性模量—表层监测点位移之间的映射关系;S6、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反演得到分层筋材的弹性模量;S7、分析筋材弹性模量与土体弹性模量的相对关系,预测是否发生拔出失效。本发明能够精确捕捉挡土墙的实际工作状态,实现对加筋挡土墙稳定性进行全面评估和失效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0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07832.1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8/2433 , B61L23/04 , G06F18/21 , G06F18/241 , G06F18/10 , G06N5/022 , G06N3/0455 , G06N3/0442 , G06F17/1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工程建设运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异常值判识的边缘设备监测频率多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铁路基础设施监测知识图谱;收集铁路基础设施监测数据,在边缘设备部署模型,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分别采用考虑时间新鲜度的序列异常值判别模型和基于傅里叶与蒙特卡罗的异常值判别模型进行异常判别;利用知识图谱对需判别的当前监测数据查找异常值判别阈值,根据阈值判断结果,进行边缘设备监测频率控制;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解决以往云端计算方法中监测数据传输产生时延的问题,实现物联网多类别数据的异常值判别,通过多级层次化判别方法进行验证,有效降低监测系统伪异常报警概率,提高监测效率和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8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28776.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序相关性分析的边坡岩土体参数反演方法,属于土木工程运营维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充分考虑了边坡岩土材料参数的时间序列变化和空间相关性,提升边坡岩土体参数反演的准确性。通过结合现场监测数据与地质勘探信息,采用正算法构建岩土参数的解空间,并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SDMOM)对解空间进行高效优化,确保材料参数的时空一致性和合理性,采用元启发算法快速求解参数反演问题,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减少了计算时间,进一步降低了由感知系统误差带来的对位移反演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3198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23784.1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铁路轨道安全监测方法,属于铁路轨道监测技术领域,包括:S1获取待监测钢轨的截面惯性矩;S2粘贴若干反光标识片;S3:安置高频相机;S4:初步分割若干反光标识区域;S5:对相邻反光标识区域的连接区域的像素点进行精确分割,并根据反光标识片的形心像素点的坐标对反光标识片的相对位置进行存储记录;S6:生成相邻轨枕之间钢轨的位移数据图;获取相邻轨枕之间钢轨的实际最大位移、最大列车应力、轮轨力、振动加速度以及轮重减载率;S8:对监测到的轮轨力、振动加速度以及轮重减载率进行实时监测。本发明的监测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测量精度高,提高了评判结果的全面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411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78749.X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物理信息数据联合驱动的泡沫轻质土路基性能预测方法,属于材料学领域,本发明考虑了孔隙率和孔径的影响。柯西应力与轴向拉伸、侧向拉伸、孔隙率与孔径之间的本构关系由SP‑ANN构建。在确定输入变量的范围后进行建模,并模拟泡沫在压缩和拉伸下的力学响应,构建数据集。两个ANN使用这些数据并进行训练,使用PR‑ANN通过其他三个输入来预测侧向拉伸值,然后SP‑ANN使用它作为其输入预测柯西应力,并对模型进行评估和使用。最后,建立泡沫轻质土路基材料性能预测方法,通过三个输入变量工程师就能获得路基泡沫轻质土的材料性能,为高性能泡沫轻质土路基智能设计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16324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490416.X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铁路两用气泡土现场配置施工作业装置,属于气泡土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运输车体、设置在运输车体上的配料拌合输送设备以及传感自反馈模块;配料拌合输送设备用于现场配置气泡液和水泥浆液,并将气泡液和水泥浆液混合形成气泡土浆液;传感自反馈模块用于调节水泥浆液的温度,降低水泥浆液的水化温度,避免气泡因温度升高而消泡的问题;传感自反馈模块还用于检测气泡土浆液的气泡密度,在气泡密度较高或较低时,对气泡土浆液进行补气或补浆,从而在施工现场及时检测和调整气泡土施工质量,相较于现有的检测方法,气泡土的检测和调整方便、及时,有效提高气泡土的施工质量,缩短气泡土的施工周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