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声弹性耦合的无砟道床与路基层间缺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4769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307957.6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弹性耦合的无砟道床与路基层间缺陷检测方法,涉及高速铁路无砟道床与路基结构损伤的无损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无砟道床与路基层间缺陷的典型分布特征,并利用无砟道床与路基层间缺陷的典型分布特征构建层间缺陷数值模型检测数据库;设置基于声弹性耦合的现场检测装置,并利用基于声弹性耦合的现场检测装置获取清洗后的层间检测声压信号;根据层间缺陷数值模型检测数据库和清洗后的层间检测声压信号,确定无砟道床与路基层间缺陷的检测结果。本发明利用基于声弹性耦合的现场检测装置对无砟道床与路基层间缺陷进行检测,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节省了检测成本,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沉降囊式注浆抬升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242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106080.5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沉降囊式注浆抬升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抬升量H;步骤2:计算抬升力T,根据抬升力和聚氨酯膨胀力的关系,计算膨胀性聚氨酯配置密度ρ;步骤3:布设注浆抬升孔、注浆填充孔和观察孔;步骤4:安装注浆囊管、注浆填充管和观察管;步骤5:按照预先设计布置监测控制点,对线路高程、线路线形进行监控;步骤6:配置膨胀性聚氨酯,进行注浆抬升;步骤7:进行注浆填充;步骤8:拆除注浆囊管、注浆填充管和观察管,封闭钻孔部位,即完成注浆抬升修复;本发明提出了抬升力和聚氨酯配置密度的计算公式;创新了抬升工艺,工序简单,设备轻便化,可实现天窗内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沉降快速精确抬升修复。

    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沉降囊式注浆抬升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242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06080.5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沉降囊式注浆抬升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抬升量H;步骤2:计算抬升力T,根据抬升力和聚氨酯膨胀力的关系,计算膨胀性聚氨酯配置密度ρ;步骤3:布设注浆抬升孔、注浆填充孔和观察孔;步骤4:安装注浆囊管、注浆填充管和观察管;步骤5:按照预先设计布置监测控制点,对线路高程、线路线形进行监控;步骤6:配置膨胀性聚氨酯,进行注浆抬升;步骤7:进行注浆填充;步骤8:拆除注浆囊管、注浆填充管和观察管,封闭钻孔部位,即完成注浆抬升修复;本发明提出了抬升力和聚氨酯配置密度的计算公式;创新了抬升工艺,工序简单,设备轻便化,可实现天窗内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沉降快速精确抬升修复。

    一种级配碎石中单孔注浆扩散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7785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148492.0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级配碎石中单孔注浆扩散试验装置,包括注浆系统、注浆试样模具、监测系统,所述注浆系统由注浆泵、浆液桶、注浆管组成;所述注浆试样模具由注浆腔体、密封夹具、支架、浆液收集器组成,所述监测系统由高清CCD相机、相机支架、图像处理计算机构成;本发明利用该试验装置,可实时观测注浆动态,模拟不同浆液密度、不同注浆压力、不同注浆量情况下,双组分聚氨酯注浆料在不同压实度的级配碎石中扩散过程,得到双组分聚氨酯在级配碎石中的扩散形态,为在级配碎石中进行聚氨酯注浆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一种基于声弹性耦合的无砟道床与路基层间缺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476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307957.6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弹性耦合的无砟道床与路基层间缺陷检测方法,涉及高速铁路无砟道床与路基结构损伤的无损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无砟道床与路基层间缺陷的典型分布特征,并利用无砟道床与路基层间缺陷的典型分布特征构建层间缺陷数值模型检测数据库;设置基于声弹性耦合的现场检测装置,并利用基于声弹性耦合的现场检测装置获取清洗后的层间检测声压信号;根据层间缺陷数值模型检测数据库和清洗后的层间检测声压信号,确定无砟道床与路基层间缺陷的检测结果。本发明利用基于声弹性耦合的现场检测装置对无砟道床与路基层间缺陷进行检测,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节省了检测成本,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种泡沫轻质土浇筑侧模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864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350706.5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轻质土浇筑侧模及施工方法,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钢管立柱,还包括一端与钢管立柱上部铰接,另一端固定于地基的可伸缩斜撑;相邻钢管立柱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伸缩连杆;相邻钢管立柱之间设置有铁丝网片,铁丝网片靠近浇筑侧设置有土工膜;本发明具有较高的重复利用率、较好的密封性和保水性,有效解决了泡沫轻质土失水塌陷和漏浆问题,保障了泡沫轻质土施工质量。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复合加筋预应力基床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065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210002100.2

    申请日:2022-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复合加筋预应力基床结构及施工方法,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基床表层、基床底层上部和基床底层下部;侧面设置有面板,面板下部设置有条形基础;基床表层为级配碎石制备,上部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筋形成防翻浆格室;基础表层底部设置有防排水层,防排水层从一侧向另一侧倾斜;防排水层位于下部一侧对应面板处设置有排水孔;基床底层上部为掺杂短纤维的泡沫轻质土制备,其内部设置有土工格栅;基床底层下部为泡沫轻质土制备;本发明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减小路基沉降、翻浆冒泥等病害,提高施工效率,减小建设开支和运维成本,适应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在特殊土区域及过渡段的建造需求。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复合加筋预应力基床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065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002100.2

    申请日:2022-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复合加筋预应力基床结构及施工方法,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基床表层、基床底层上部和基床底层下部;侧面设置有面板,面板下部设置有条形基础;基床表层为级配碎石制备,上部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筋形成防翻浆格室;基础表层底部设置有防排水层,防排水层从一侧向另一侧倾斜;防排水层位于下部一侧对应面板处设置有排水孔;基床底层上部为掺杂短纤维的泡沫轻质土制备,其内部设置有土工格栅;基床底层下部为泡沫轻质土制备;本发明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减小路基沉降、翻浆冒泥等病害,提高施工效率,减小建设开支和运维成本,适应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在特殊土区域及过渡段的建造需求。

    加筋土工结构在多场耦合作用下的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206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136366.8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加筋土工结构在多场耦合作用下的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室内大型动三轴试验难以模拟多场耦合及实际边界条件的技术问题。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工况模拟装置和测量装置;工况模拟装置包括:支撑单元,用于支撑加筋土工结构;竖向加载单元,包括加载板以及驱动加载板的驱动机构;横向约束单元,包括约束板以及对约束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干湿循环控制单元,包括水循环机构以及烘干机构;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距单元,用于测量竖向位移;第二测距单元,用于测量横向位移;压力监测单元,用于测量加筋土工结构承受的压力;状态监测单元,用于测量加筋土工结构的加速度、温度和含水率中的任意几个。

    双块式无砟轨道支承层机械抬升及注浆加固快速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8939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27573.5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支承层机械抬升及注浆加固快速修复方法,从上至下包括道床板、支承层和级配碎石层,所述方法主要包括前期准备、机械抬升、注浆加固、后期监测四个步骤。首先利用全站仪和电子水准仪确定目标抬升板的抬升高度,然后采用机械抬升将轨道板抬升至预定高度,采用分步抬升法将目标抬升板达到预定高度后,利用注浆工装将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料注入支承层与基床级配碎石层之间,待灌浆料达到初凝强度后,拆除工装,恢复线路平顺性。本发明能经济有效地解决双块式无砟轨道在复杂环境下的过度沉降的问题,能够在天窗点能够快速完成,整治后的线路平顺性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养护维修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