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苜蓿消化率的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225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52705.7

    申请日:2016-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苜蓿消化率的栽培方法,先将种子灭菌除去根瘤菌,再将除去根瘤菌的种子种植在生长过程中不受根瘤菌侵染的栽培基质中,按照常规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管理。通过本发明栽培技术种植的苜蓿,与接种根瘤菌的苜蓿而言,苜蓿的木质素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都明显降低,木质素含量下降了26%,中性洗涤纤维下降了2%,酸洗洗涤纤维下降了2%,苜蓿的表观消化率由51%上升到了69%,使牧草消化率上升了18%,同时保证蛋白质含量没有发生变化。

    一种提高苜蓿根瘤数量和活性的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3787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24784.2

    申请日:2012-0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苜蓿根瘤数量和活性的培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苜蓿种子消毒后,置于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发芽,待发芽3-4天后,移栽至填满石英砂的培养钵中,在移栽的同时进行根瘤菌的接种,用营养液进行浇灌,幼苗生长到10cm左右时再进行一次根瘤菌接种,而后,降低营养液的氮浓度至5mM以下,进行一天营养液一天水的交替性浇灌。本发明可大幅度提高苜蓿根瘤的活性,增加根瘤菌数量,充分发挥根瘤在苜蓿生长中的作用,从而增加苜蓿产量,改善苜蓿品质。

    一种提高苜蓿消化率的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2251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052705.7

    申请日:2016-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苜蓿消化率的栽培方法,先将种子灭菌除去根瘤菌,再将除去根瘤菌的种子种植在生长过程中不受根瘤菌侵染的栽培基质中,按照常规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管理。通过本发明栽培技术种植的苜蓿,与接种根瘤菌的苜蓿而言,苜蓿的木质素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都明显降低,木质素含量下降了26%,中性洗涤纤维下降了2%,酸洗洗涤纤维下降了2%,苜蓿的表观消化率由51%上升到了69%,使牧草消化率上升了18%,同时保证蛋白质含量没有发生变化。

    一种提高苜蓿根瘤数量和活性的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3787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024784.2

    申请日:2012-0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苜蓿根瘤数量和活性的培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苜蓿种子消毒后,置于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发芽,待发芽3-4天后,移栽至填满石英砂的培养钵中,在移栽的同时进行根瘤菌的接种,用营养液进行浇灌,幼苗生长到10cm左右时再进行一次根瘤菌接种,而后,降低营养液的氮浓度至5mM以下,进行一天营养液一天水的交替性浇灌。本发明可大幅度提高苜蓿根瘤的活性,增加根瘤菌数量,充分发挥根瘤在苜蓿生长中的作用,从而增加苜蓿产量,改善苜蓿品质。

    一种新型降水同位素采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38060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224041.8

    申请日:2016-0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0 G01W1/14

    Abstract: 一种新型降水同位素采样装置。主要包括降水收集铝管(1)、拦污网(2)、收集漏斗(3)、浮力球阀(4)、球阀启闭室(5)、输水导管(6)、螺旋通气管(7)、双孔锥形瓶盖(8)、收集瓶(9)、隔热保温箱(10)、双孔瓶盖通气孔(16)、双孔瓶盖进水孔(17)、球阀启闭室出水孔(18)。其主要特征在于利用可靠的浮力球阀和螺旋通气管构造,解决了传统降水采样装置因密封等问题所导致的水样蒸发分馏及污染现象。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造价低廉、操作便捷、适应面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同位素水文监测及气象监测中的大气降水采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