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5284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40377.6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蒲公英不落粒品系的选育方法,该方法选择关山地区风力5级以上自然条件下成熟的野生东北蒲公英种子,按照常规方法在田间播种、除草、间苗、定苗和肥水管理,当野生东北蒲公英植株种子成熟后,对野生东北蒲公英植株进行第一次筛选,具体方法是,用手左右摇动野生东北蒲公英植株二至三次,摇动幅度为左右各15°,第一次筛选后的野生东北蒲公英植株,用吹风机模拟5级自然风速进行第二次筛选,将第二次筛选后野生东北蒲公英植株上仍不落粒的种子进行采收,即获得不落粒蒲公英品系。该不落粒蒲公英品系能够提高蒲公英的不落粒能力,明显降低人工种植蒲公英的种子收获难度,是一种抗逆能力强的蒲公英新品系。
-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33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45494.3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控诱导表达启动子构建的,且单次转座后再转座能力缺失的Tnt1反转录转座子构建植物突变体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去掉烟草Tnt1反转录转座子序列第一个重复区域中间AAGCTTTGGCTATAAAAGGAGAGC序列中TATA四个碱基之前的序列,并将其与诱导表达启动子中的TATA序列融合。将烟草Tnt1反转录转座子序列第二个重复区域中间AAGCTTTGGCTATAAAAGGAGAGC序列中TATA四个碱基突变失去功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简单人工控制,在仅使用有性生殖方法的条件下快速构建可靠的突变体库,满足作物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的要求,为作物的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828584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091326.X
申请日:2014-03-0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土高原坡地混播人工草地建植方法,在黄土高原区域内播种时,将豆科和禾本科牧草进行混播,其中,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以0.3∶0.7的比例进行混播;在混播草地播种时适宜的施肥量为:氮肥(纯N)85kg/hm2,钾肥(K2O)110kg/hm2,磷肥(P2O5)70kg/hm2。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豆科+禾本科牧草搭配,形成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人工草地,事不同类型的草地植被相互结合,可以有效降低黄土区荒山的土壤侵蚀,提高草地物种的丰富程度,在增加生物量的同时,提升草地的自然更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53225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52705.7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苜蓿消化率的栽培方法,先将种子灭菌除去根瘤菌,再将除去根瘤菌的种子种植在生长过程中不受根瘤菌侵染的栽培基质中,按照常规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管理。通过本发明栽培技术种植的苜蓿,与接种根瘤菌的苜蓿而言,苜蓿的木质素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都明显降低,木质素含量下降了26%,中性洗涤纤维下降了2%,酸洗洗涤纤维下降了2%,苜蓿的表观消化率由51%上升到了69%,使牧草消化率上升了18%,同时保证蛋白质含量没有发生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837426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77691.5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青贮饲料霉变的方法,该具体过程为:步骤a,收割青贮饲料原料,在青贮饲料的原料的营养成分和产量最高的时期,是最适宜的收割时期;步骤b,将青贮饲料切碎;根据饲喂家畜的不同,切成不同的长度;步骤c,将青贮饲料的原料装窖;步骤d,将装窖后的青贮饲料原料密封压实;步骤e,对青贮饲料的养分、水分和温度变化状态进行检测;步骤f,对青贮饲料的颜色、气味和手感变化进行检测。本发明提高了青贮饲料的检出率,能及时方便快捷的给养殖人员信息,及时除去这些发霉变质的饲料,以免影响到优质的青贮饲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160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13966.X
申请日:2024-01-2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旱作农业区紫花苜蓿与糜子保护播种栽培方法,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包含以下步骤:S1:种子选择;S2:4月下旬播种紫花苜蓿;S3:5月下旬紫花苜蓿出苗后,按照1行糜子保护播种2行紫花苜蓿的播种模式,在紫花苜蓿株行中间播种糜子;S4:以5cm留茬高度于7月上旬和9月中旬进行两次刈割;S5:在10℃黑暗条件下,用引发液和种衣剂处理种子;S6:待次年7月上旬,紫花苜蓿第三茬刈割后,再次播种糜子种子,待9月中旬刈割。本发明的紫花苜蓿与糜子保护播种方法可显著提高旱作农业区饲草总产量、增加生产收益,还具有改善土壤微环境优化土壤氮循环等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34782.7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53 , C12N15/11 , C12Q1/6895 , C12Q1/68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藏北嵩草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以藏北嵩草为材料,运用RT‑qPCR技术结合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内参基因稳定性分析软件对13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geNorm软件计算得出适合藏北嵩草不同处理和组织最适合内参基因数目为2个。综合4个软件的分析结果,筛选出不同处理和组织下中稳定性最好的2个内参基因为藏北嵩草ACTIN和GAPDH。本发明填补了藏北嵩草不同处理、不同组织中没有稳定内参基因的技术空白,可为进一步研究藏北嵩草关键功能基因提供参考和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提供有效的校正工具;本发明提出的检测引物具有特异性,大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
-
公开(公告)号:CN11284622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28843.2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紫花苜蓿提取物合成纳米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割赛迪10号紫花苜蓿开花末期的地上部分,在105℃条件下杀青30min,65℃烘干1~2d,用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获得苜蓿草粉,室温密封袋保存;取1g的苜蓿草粉于室温中,用乙醇浸泡30~60min,超声反应条件下反应10~30min。常温过滤定容至50mL;将AgNO3与苜蓿总黄酮提取液,按照体积比为1:2,450rpm转速下常温避光搅拌30min,之后在常温下避光放置1~3d,制得粒径大小为50nm左右。本发明制备过程具有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不需要任何添加剂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