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8093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1120228.5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紫花苜蓿耐盐性的种子引发方法,属于牧草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通过制备碳酸氧化镧[La2O2(CO3)]纳米引发液‑种子采集与处理‑引发紫花苜蓿种子‑种子萌发培养对紫花苜蓿种子进行引发培养。本发明方法通过使用碳酸氧化镧纳米溶液对紫花苜蓿种子进行引发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强了紫花苜蓿的耐盐性,表现出高效、快速的盐害缓解能力,缩短了育种周期。本发明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牧草耐盐栽培地燃眉之急;对于紫花苜蓿在土壤盐渍化地区大范围推广栽培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为纳米碳酸氧化镧在牧草植物尤其是紫花苜蓿上的应用及提高其耐盐性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160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13966.X
申请日:2024-01-2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旱作农业区紫花苜蓿与糜子保护播种栽培方法,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包含以下步骤:S1:种子选择;S2:4月下旬播种紫花苜蓿;S3:5月下旬紫花苜蓿出苗后,按照1行糜子保护播种2行紫花苜蓿的播种模式,在紫花苜蓿株行中间播种糜子;S4:以5cm留茬高度于7月上旬和9月中旬进行两次刈割;S5:在10℃黑暗条件下,用引发液和种衣剂处理种子;S6:待次年7月上旬,紫花苜蓿第三茬刈割后,再次播种糜子种子,待9月中旬刈割。本发明的紫花苜蓿与糜子保护播种方法可显著提高旱作农业区饲草总产量、增加生产收益,还具有改善土壤微环境优化土壤氮循环等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8093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120228.5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紫花苜蓿耐盐性的种子引发方法,属于牧草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通过制备碳酸氧化镧[La2O2(CO3)]纳米引发液‑种子采集与处理‑引发紫花苜蓿种子‑种子萌发培养对紫花苜蓿种子进行引发培养。本发明方法通过使用碳酸氧化镧纳米溶液对紫花苜蓿种子进行引发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强了紫花苜蓿的耐盐性,表现出高效、快速的盐害缓解能力,缩短了育种周期。本发明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牧草耐盐栽培地燃眉之急;对于紫花苜蓿在土壤盐渍化地区大范围推广栽培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为纳米碳酸氧化镧在牧草植物尤其是紫花苜蓿上的应用及提高其耐盐性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23358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254361.4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果园专用羊粪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羊粪为主要发酵原料,通过加入菜籽饼和秸秆作为辅料进行发酵,通过合理的物料配比与高效的发酵堆肥工艺,提高了堆肥产品中的有机质含量。同时,未采用有机化学产品,对环境友好,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有机肥料来源广泛,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并降低环境污染风险,采用该制备方法能够明显缩短了发酵周期,同时显著提高有机质含量,可有效提高水果(如猕猴桃)的品质、口感和产量,维生素C的含量和平均产量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1196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02367.X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北方青贮玉米一年两收的栽培方法,包括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任一早熟青贮玉米品种种子,根据历年的日均气温记录,确定日均温度达到12~16℃的日期,并在该日期前30~35天在人工温室中用育苗盒进行播种育苗;在早熟青贮玉米吐丝20‑30天,即在青贮玉米乳熟末期进行第一茬收获;立即对耕地进行翻耕、平整、起垄,播种新的适宜当地生长的任一青贮玉米种子,在乳熟末期进行第二茬收获。本发明一方面可在我国北方实现一个自然年内实现两季青贮玉米的种植和收获,提高土地的光、热、水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为大型养殖场提供充足的饲草料,并解决大型养殖场畜粪的转化与利用,显著提高了种植、养殖环节的经济利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12227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31699.X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G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共生植物根系多室分根培养的装置,由多室主体和底座组成;多室主体为箱状结构,箱状结构的底板设有若干空气通孔,箱状结构内设有隔板,隔板与箱状结构的底板垂直,隔板将箱状结构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分根室,隔板上边设有由下向上的扩径的锥形结构,锥形结构设有分根通孔,锥形结构空间通过分根通孔与分根室连通,箱状结构底板设有卡槽,卡槽与隔板位置对应,箱状结构底板设有支撑结构;底座为与支撑结构配合的凹槽结构,凹槽结构内设有与卡槽配合的挡板,凹槽结构的槽壁高度小于支撑结构的高度。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根箱装置中密封性差、易交叉污染、成本高和结构复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807295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584224.1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G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共生植物根系多室分根培养的装置,由多室主体和底座组成;多室主体为箱状结构,箱状结构的底板设有若干空气通孔,箱状结构内设有隔板,隔板与箱状结构的底板垂直,隔板将箱状结构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分根室,隔板上边设有由下向上的扩径的锥形结构,锥形结构设有分根通孔,锥形结构空间通过分根通孔与分根室连通,箱状结构底板设有卡槽,卡槽与隔板位置对应,箱状结构底板设有支撑结构;底座为与支撑结构配合的凹槽结构,凹槽结构内设有与卡槽配合的挡板,凹槽结构的槽壁高度小于支撑结构的高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根箱装置中密封性差、易交叉污染、成本高和结构复杂等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