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驱动装置、机器人及机器人的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4671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059932.2

    申请日:2016-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电驱动装置,具备对被驱动部件进行驱动的多个压电驱动部,上述多个压电驱动部分别具有:振动板;压电振动体,其设置于上述振动板;以及接触部件,其能够与上述被驱动部件接触,上述多个压电驱动部分类为第一压电驱动部组和第二压电驱动部组,上述第一压电驱动部组具有的多个压电驱动部的各接触部件被配置在相对于上述被驱动部件的移动中心轴或移动中心线呈对称的位置,上述第二压电驱动部组所具有的多个压电驱动部的各接触部件被配置在相对于上述被驱动部件的移动中心轴或移动中心线呈对称的位置,上述第一压电驱动部组的上述各接触部件按压上述被驱动部件的时机和上述第二压电驱动部组的上述各接触部件按压上述被驱动部件的时机不同。

    压电致动器以及机器人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0587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510280226.6

    申请日:2015-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电致动器以及机器人。在该压电致动器中,具备压电元件、具有设置有压电元件的主体部、固定部、连结主体部和固定部的连结部的振动板、以及固定振动板的第一部件,通过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夹着固定部,来将固定部固定于第一部件。另外,在振动板的厚度方向,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厚度分别比固定部的厚度厚。另外,在从振动板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主体部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边,振动板在主体部的一对边中的一个边具有多个连结部。

    压电驱动装置、马达、机器人、以及泵

    公开(公告)号:CN106877733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611089232.4

    申请日:2016-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电驱动装置、马达、机器人、以及泵,该压电驱动装置,能够通过确定由于按压而产生的接触部的变形量来实现输出特性的稳定化。压电驱动装置包括:基板,其具有固定部以及设置有压电元件且被固定部支承的振动体部(12);以及接触部(20),其与被驱动体(4)接触并将振动体部的动作传递至被驱动体(4),接触部设置于振动体部的长边方向上的端部(12a),接触部(20)未被被驱动体按压时的端部(12a)与接触部的前端(20a)之间的距离(LX0)、和接触部被被驱动体按压时的端部(12a)与前端(20a)之间的距离(LX1)之差(δx)小于振动体部(12)被驱动的情况下的长边方向的全振幅(X0)。

    机器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38288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510653909.1

    申请日:2015-10-10

    Inventor: 荒川丰 宫泽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在机器人的臂内供布线通过的空间不足的情况。机器人具备第一臂部以及第二臂部。该机器人具备:第一驱动部,其设置于第一臂部内,并且使第一臂部绕第一轴转动;以及第二驱动部,其设置于第一臂部内,并且使第二臂部绕第二轴转动。而且,第一驱动部以及第二驱动部的至少一方包含压电体。

    机器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3828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653909.1

    申请日:2015-10-10

    Inventor: 荒川丰 宫泽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在机器人的臂内供布线通过的空间不足的情况。机器人具备第一臂部以及第二臂部。该机器人具备:第一驱动部,其设置于第一臂部内,并且使第一臂部绕第一轴转动;以及第二驱动部,其设置于第一臂部内,并且使第二臂部绕第二轴转动。而且,第一驱动部以及第二驱动部的至少一方包含压电体。

    力检测装置、机器人、电子部件输送装置以及检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9667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583871.0

    申请日:2014-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力检测装置、机器人、电子部件输送装置、电子部件检查装置以及部件加工装置。所述力检测装置具备:第一基部;第二基部;元件,其被设置在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之间,根据外力来输出电荷;转换电路,其将从元件输出的电荷转换为电压;补偿用转换电路,其对转换电路进行温度补偿;温度传感器,其检测转换电路的温度;以及外力运算电路,其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从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和从补偿用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来运算外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